建筑工程招投标问题及解决对策 刘勇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刘勇
[导读] 摘要:中国建设工程招标,虽然经过十五、六年的发展,但相关法律并不完美,因此建设工程招投标的监管部门对投标单位无法进行全面的、有实效的监督管理,很多的违规甚至违法的行为在整个招投标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都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各种问题不但未能使之消失,甚至愈演愈烈。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河北三河  065201
        摘要:中国建设工程招标,虽然经过十五、六年的发展,但相关法律并不完美,因此建设工程招投标的监管部门对投标单位无法进行全面的、有实效的监督管理,很多的违规甚至违法的行为在整个招投标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都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各种问题不但未能使之消失,甚至愈演愈烈。现阶段招投标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给招投标制度有效的运行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严重限制了招投标制度在我国建设工程市场中的有效推广以及广泛应用。综上,本论文针对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还具有很大的现实研究意义。
        1国内建设工程招投标的现状
        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涉及面广,尽管当前我们国家针对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己经相对健全,但是由于该制度在我国适用年限较短,整个行业的技术操作水平整体还偏低。目前我国的招投标工作还很随意,管理松散,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经常出现违规操作,同时,目前的建设工程招投标未能完全市场化,政府一些部门经常插手干预,更加加深腐败现象。不得不承认,当前我国的招投标过程以及相关的管理都存在大量的问题。上文所述的的有标底招标和最低价招标方法都不完善,不能完全满足现阶段我国的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
        2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
        2.1招标行为不规范
        招标行为不规范体现在在公开的建设工程建设方为了个人的利益违规违法,做出的具体招标行为不规范:比如滥用职权、超越职权、弄虚作假进行不当的干预限制;还存在建设单位对应该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使用邀请招标的,不公开的招标,这样就人为的把一些投标方限制在门槛外;还存在利用职务之便违规的限价压价。
        2.2投标方存在的问题
        (1)投标书不规范
        投标方为了应付评比,常常应试一样专门针对招标文件中的评分方法进行研究,但是依据这种方式根本无法保证方案设计的实用性。这种技术标书制定的设计与方案的编制方法,是根本无法体现出工程项目的特点和难点,纯理论性的设计方案和项目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2)项目管理差强人意
        投标方出具的投标文件会标明一个实力强大的的项目管理团队。然而,在投标方真正的中标后,投标文件上的管理团队却没能实际到岗。实质上为了提高中标概率,投标人会在投标书中自行虚构一些管理人员。同时,还存在投标的报价与项目管理存在脱节,由于投标方计算的报价所体现的只是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中工程量的造价的钱数,根本没能结合实际情况,依照实际的施工图纸与施工方案逐一详细的计算得出一个准确的报价,所以投标方在前期投标书中对项目价格的估计可能会与实际花费出现偏差。
        2.3中介机构存在的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中介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一种被忽视。使得我国的招投标中介业务存在许多问题:缺少相关中介机构、现有的中介机构本身就不规范、中介与政府管理部门之前界限不明,伴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许多官员通过所谓的中介参与招投标活动。政府和相关的中介组织的和机构的这些违法违规行为,损坏和限制了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和社会性。
        3建设工程招投标问题的解决对策
        3.1推行合理低价中标办法
        (1)质量终身负责制与项目法人责任制并行
        要保证合理低价中标方法的顺利实施与推广,就要完善各种市场法制法规,确定公平的市场竞争原则,尤其是要建立项目法人制和责任终身制。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可以使项目法人的负责人不采取行政手段进行竞争,而遵循市场机制的运行;使得他们会聘请监理专家来进行项目管理;使得他们不以领导者的意志,而改按工程合同来进行项目管理。另外各级监管机构也应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质量的控制。
        (2)严禁转包、制约分包
        有的施工单位凭借低价中标之后,通常会将工程再转包给更低层次的施工单位或其他个体施工队,并从中赚取差价,坐收管理费。对于合理分包问题,如果在投标时已通过审查,那么可以在监理单位的监管下,可以进行。但是对于那种违法的转包问题,监管单位
        是不允许其发生的,并且还应当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3)强化资格预审
        在诸多的投标人中,肯定是良萎不齐。在招投标开始前,业主应当对这些投标人进行充分调查与分析,强调资格预审。这样不仅能够将那些没有承包能力的承包商排除在外,还能够减少招标成本。因此,必须严把投标人的资格预审工作,欢迎那些既有能力,信誉又良好的单位来参加竞标。


        3.2合理设置评标办法
        以投标人分经济部分、技术部分、商务部分等三个部分报送投标文件的招标文件举例如下,其评标方法的分值也需要分成这三个部分,其分值设定应依据下述原则:
        (1)按权重匹配原则设置评标办法
        权重匹配原则就是指项目工程在经济、技术和商务的部分的得分能占三个部分总分值的百分比是多少,或其权重应与工程实际情况相匹配。
        (2)按偏离匹配原则设置评标办法
        正常设定全部比拦标价的投标报价少的平均值为基准价,等于或者是比基准价稍微少一点的得分最高,要是比基准价报价过于低的就也许会被扣分,比基准价过于高的也一样就被扣分,如果是偏高偏低的程度一样的,比基准价过于高的会被扣的分更加多。
        (3)按分值匹配原则设置评标办法
        分值匹配原则就是对投标文件任何一部分的分值的设定,都要去注意当折合“每分值多少钱”时,每部分都要基本相等。
        (4)按分项匹配原则设置评标办法
        评分分项的设置一定要同项目的真实情况相适应。相对重要的分项要占更高的比例,相对不太重要的分项应占低一些的比例。
        (5)按前后呼应原则设置评标办法
        在评标方法的评分对分值有设定的,就需要在投标须知明确的提出要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报送,对有具体格式要求的需要在文件中给出格式。评分中没有设置评分,不需要提交投标文件,也没有格式。
        3.4加强评标专家管理
        (1)强化对专家的评标行为监督,借助现场录像和监督以及其它有效方式,评价专家的评标态度和质量;
        (2)力保专家遵守保密原则,从专家的选取到告知到加入评委会等过程进行严厉的把关;
        (3)实行持证上岗,强化对评标专家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对评标过程中没有责任心,缺乏认真态度的专家,以及职业道德素质不达标的专家都应当严惩,对违规操作的专家应取消资格、及时清理出评委会。
        3.5规范招标行业的代理行为
        首先,要对代理机构的资质进行严格的确认。代理机构的成立要严格遵守《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在市场准入制度上要严格把关。
        其次,代理机构成立之后仍要定期的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尤其是管理规范代理机构的行为。对那些串投、以假乱真、提供虚假标书,以及那些资格不达标的代理机构应当建立清除制度。
        再次,创建诚信管理系统,增强他们的诚信意识,用诚信管理系统来制约他们的行为,为招投标活动的诚信进行,净化建筑市场的竞争环境提供条件。
        最后,为相关员工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包括业务、职业道德等方面,以增强员工的整体素养,提升代理机构的专业技能。此外,也可以通过行业自律或者建立行业准则,保证整个招投标市场的运行秩序。
        3.6加强法制监督
        (1)打破地方保护
        区域保护现象的存在会限制建筑市场的有序运行,也会给重大建设工程的实施带来重大影响,是一种落后的保护主义。一般来说,众多的不法行为以及腐败现象,全部都是由于地保护伞下滋生。所以地方的各级别各部门的领导,都需要注意,摆正态度,全面意识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弊端。
        (2)加强执法监管力度
        做好下列的五部分的服务与监督:一是对招投标方式的服务和监督;二是对招投标的产生办法的监督;三要对招标评委的数量和评委占各个专业的比例情况进行的监督;四是要监管投标人的数量和加强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五要认真审核将公布的招标信息和邀书。
        建议纪检监察人员、招标采购办监管人员参与招标要做到“三不”:第一,不签字;第二,不做评委;第三,不收评标费。
        结束语
        本文首先立足于建设工程招投标理论,分析了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马壮.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居舍,2020(32):63-64+80.
        [2]胡旺,龚爱民.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决策探索(中),2020(01):21-23.
        [3]薛洪.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中常见问题和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 (31):193-194.
        [4]陈珂.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剖析[J].纳税,2019,13(27):250+ 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