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配电网低电压分析及治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王亮亮
[导读] 摘要:供电电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客户的用电安全,也影响着供电公司的企业形象。
        国网唐山市曹妃甸区供电公司  河北唐山  063200
        摘要:供电电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客户的用电安全,也影响着供电公司的企业形象。针对农村供电台区供电半径长、负荷季节性、周期性变化大等诸多特点,单纯依靠农网改造已无法快速有效解决农网低电压问题,造成农村供电优质服务压力很大。
        关键词:低压;线损管理;问题;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用电需求不断增加,截至2018年底,我国的全年发电量达到7万亿千瓦,同比增长8.4%,并且占全球发电量的25%。因此,为了保证我国社会电力供应的可靠高效,需要改善供电线路的损耗问题。但是,在供电线路方面,我国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供电损耗主要包括输送电线路损耗和设备运行损耗,目前的供电损耗量较大,随着“西电东送”等相关工程的推进,电网覆盖和运输能力进一步加强,损耗也随之增多,为解决该问题,电力输送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工程,需加强对降低供电线路电压损耗的相关研究,以补齐短板,促进国内电力事业进步。
        1含义
        线损主要是指线路损耗,具体含义是电力在通过线路输送过程中引发的能量损耗。线损包含内容相对广泛,不仅是指线路的损耗,供电网中对应的用电设备、变电设备、输电设备等在电力配送中产生的电能损耗统称线损,例如,架空线路电阻损耗、铁芯损耗等。线损管理则是通过相应的技术、措施、方法实现对线损的有限管理,以此降低线损,提高线路运行质量的措施。
        2配电线路降低损耗的特性
        电能传输用户是一项烦琐的流程,涉及电厂运营、输电路传输以及后续电力部门的监督和管理等等环节,而且在此过程中也需要应用大量的配电原件,虽然单个配件元件的阻值较小,其产生的线损也可能不是很大,但是众多元件相加则是一个较大的数目,其产生的线损也是一个较大的值。基于线损的存在不仅会对电能的传输效率产生抑制,同时还会对供电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减少配电线路上的损耗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降低配电线路损耗不仅能够为居民节省日常生活中的用电费用,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强化供电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通过减少配电线路的损耗,还能够最大限度上规避因电力发电所给周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而进一步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此外,通过合理的应用节能降耗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民生,使电能消耗的成果真正惠及千家万户,与此同时,电力行业引进电能降耗技术,也是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的号召,降低损耗,绿色生产。鉴于此,在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深入的背景下,电力部门需要清晰地认识到配电线路降低损耗的重要意义和其给社会产生的积极效用,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贯彻落实配电线路节能降损技术,以此来为构建和谐文明社会、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等等提供有效支撑。
        3农网低电压现状分析
        农网低电压的形成,一是受改造资金、山区地形等条件限制,让山区部分台区不同程度存在超供电半径供电现象。二是对设备管理水平不高,如配电变压器分接位置不合适、供电台区因各相负荷分布不平衡、无功补偿安装设备运行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电压质量不达标。三是农村在迎峰度夏、春节返乡等期间用电负荷迅增,导致部分变压器台区和线路超负荷运行,从而产生低电压。
        4治理措施
        4.1提高供电线路的输电容量
        降低供电线路电压损耗的方法有很多种,通过提高供电线路的输电容量来降低电压损耗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例如,在通过架空线路的方式进行长距离、大容量的电能输送过程中,运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方式比交流输电线路方式的线路损耗更小。同等电压的情况下,直流电比交流电的输电容量高2~5倍,并且在输电功率相等的情况下,输电变换器的损耗也是直流电更小。因此,直流电比交流电的输电损耗更小,我国也普遍使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进行长距离、高容量的输电作业。

降低供电线路损耗的方式有很多,首先,最常用的方式是通过提高电压增加线路的传输容量,此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输电过程中的相对损耗量;其次,可以使用耐高温的导线材料,从材料上降低损耗,特别是当前经济效益最好的铝包钢导线,其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并且该材质的导线损耗情况较好。
        4.2加强智能电网构建,提高运维检修水平
        在科学技术推动下,智能电网成为主流趋势,智能电网在构建中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能够有效降低线损,提高电力管理效率。首先,要加大智能电网投入资金,在电网升级改造中采用最新的电力设备和元件,有效降低设备损耗。在导线选取方面,也要根据电力需求以及电力负荷予以确立;其次,做好配送线路运维检修工作,通过线路及时减损降低由于线路问题引发的损耗。再次,做好电力配送点的合理规划,确定合理的供电半径,实现半径内电力损耗的最小化。线损与输送距离有一定的关系,通过电网结构的合理布局能够有效降低线损。通过网络重构能够提高电力企业的经验效益,实现区域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电网结构合理优化也是电力系统优化升级的基础保障,对实现网损率的下降具有重要意义。
        4.3完善管理手段,加强系统监测
        充分利用配网大数据平台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对低电压情况动态掌控,提升业扩报装查勘准确性,平衡台区三相负荷,防止低电压产生;在新装客户业扩报装查勘环节,必须结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查看新装客户所属台区三相电流曲线,确定客户接户线所接相线,降低因三相不平衡导致线路产生低电压;制定配电台区负荷平衡度考核办法,改善配变经济运行水平,降低损耗,改善电压质量。
        4.4科学运用无功补偿方法,提高供电输送功率
        在供电系统中,如只有电阻性负荷,则功率因数为1。但是供电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需要很多其他电气设备的介入,才能保证供电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而这类电气设备如变压器、电动机、电焊机、电弧炉等都会使得供电线路的无功损耗增加。而这种无功损耗的增加也就会使得供电线路下游的电压降低,增加了供电线路的理论损耗情况。因此,很多工程项目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使用电容器无功补偿的方案来提高功率因素,达到提高供电效率、减少损耗的目的。
        4.5建立客户档案,确保精准施策
        围绕存量低电压客户与增量低电压客户开展现场核查工作,建立低电压客户档案;建立低电压治理里程碑计划,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倒排月度推进计划,并将实际完成情况纳入部门或个人绩效考核;建立低电压治理销号制度,并以台区为考核单元,只有“真正、真实”并已全部解决才能纳入低电压销号范畴,对以前按形象进度考核的,如即将完成、近期完成的低电压客户均纳入“未解决”的范畴。
        结束语
        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作,具有一定季节性和时段性等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反复治理。只有通过分析不同低电压原因,制定差异化管控办法,才能有的放矢,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而不能单纯地全部依靠等待农网改造,必须加强日常运维,及时调整三相负荷。针对敏感客户短期内无法通过网改解决的,可采用在线路中后段安装自动调压装置的方式,提升客户侧供电电压质量,以避免客户投诉,有效治理低电压。
        参考文献
        [1]余露.配电网运行中的故障及解决措施探讨[J].科技风,2019(32):163.
        [2]杨敏.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及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措施[J].湖北农机化,2019(21):30.
        [3]刘继明.农村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及防护措施[J].农村电气化,2019(10):33-34.
        [4]康鑫.低压配电网故障分析及其消除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15):243-244.
        [5]李浩然.低压微电网综合保护策略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