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二十一世纪已经是知识经济所占据的时代,而创新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必须要具备且遵循的发展原则,已经成为该时代的灵魂。本文就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进行研究,从多个主体出发探索企业生存的途径。
关键词:知识经济;企业管理;创新管理;可持续发展
1、前言
所谓的知识经济,实际上就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来产生经济效益的模式,我们通过知识、信息这样的一些基础驱动力来使得经济进行发展。因此,知识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以及使用之上而产生的,它的可持续性相对于工业化经济、农业化经济会更强、更稳定、对于人们的生活条件来说改善程度也将会更大。对于企业管理创新而言,科学和经济之间相互渗透,各创新主体认识到知识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才更为关键。
2、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对于企业的管理影响来说具有多面性,一般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第一点是资源环境的变化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资源环境变化以后企业的管理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因为经济的增长不再是单纯的依靠实体经济来产生,而依赖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经济增长起到的巨大作用是由内而外对企业的管理发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能够对企业的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新的课题和新的发展方向[1]。第二点则是由于技术环境的变化对于企业管理而造成的影响。现如今,我国的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快,高科技、大数据等手段的应用在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发展也已经趋于完善和范围全覆盖,这样的发展趋势要求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含量必须随之增加,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因此就要加大企业对于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可能性和保障性,而且当加大了企业提供产品的难度后,相应经济和管理的复杂程度也会明显提升,这就需要专业化的知识经济来进行补充和完善,专业化的工作人员来协助管理。第三方面是由于高科技对于企业管理的变革和发展还能够提供相应的保障,一些虚拟企业:网上淘宝、网上经营等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对于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如今我们的生活中就能够看出电商的出现对于实体经济、实体市场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当这些影响出现之后市场环境变化对于企业的管理的影响也就会随之产生。企业顾客所需要的是产品、服务和信息一体化,因此企业在这样的要求必须要围绕产品本身来进行市场经济能力的提升,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经济也会使得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战略有所改变,只有在国家政策的允许范围内,结合实际情况和利用高科技技术,才能够使得知识经济更好地作用于企业管理和发展[2]。
3、面向知识经济的企业管理创新主体
3.1企业家
企业家是面向知识经济的企业创新主体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是属于创新管理的主导,无论是借助自己的想法,还是他人的想法进行创新管理,他都具有最高统治的支配地位。企业家在创新管理的过程中有属于创新管理活动的中枢,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总是能够从宏观的战略层面来把控制个体企业的创新走向,确立目标使得自身的管理创意能够更切合实地的落实下去,有助于企业长治久安的发展。但企业家作为管理主体的统领,还需要积极吸取他人的意见,听取中间层和下层群众的意见反馈,以此更好地了解企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3.2内企业家
内企业家(Entrepreneurship)这一概念最早是美国学者提出的,相对于企业家和知识工人而言更难理解,主要指的是在企业内部处于决策层和基层中间的协调过度人员,该类人员一般处于管理岗位,帮助企业家作出决策,制定发展战略方针。由于他们所具备较强的头脑在企业管理中起到的创新动力非常大,属于知识型人才[3]。
内企业家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属于中坚力量,和企业家相比所彰显的特点和自身的工作能力也是不同的。首先内企业家具备隐蔽性,这是因为内企业家一般都处于企业决策和基层之间的工作岗位上,创新行为会比较隐蔽。而且由于长时间从事某一方面的管理实践,创新成功率比较高,但是创立创新管理的创意和和实施性比较隐蔽。内企业家会根据企业发展的情况来确定创新的原则,然后根据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因此他们所做出的决策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第二点是由于内企业家所具备务实性,因为管理创新本身就是一种科学性的行为,需要通过对大量数据的调查、基于大量实际情况的总结来提出实事求是的工作任务和需求,将知识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来说具有较大帮助。第三点是内企业家自身所具备的战役性,因为一般来说内企业家的创意和创新方案都是针对某一管理部门某一项目来提出来的,涉及到企业的整体战略性方针改革,也需要从企业自身的系统出发来进行创作,因此内企业家自身的特点和创新行为所具备承上启下的地位是长久不变的,这就像是一场长期持续的战役,内企业家这种中坚力量的知识型人才需要持久作战,并保持充分的活力以攻坚克难[4]。
3.3知识工人
知识工人在于企业中的地位,相当于是边缘化的地位,它仅仅属于操作层管理,也只限于创新领域的边缘,所形成的创新意向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和细小,但是知识工人成为一个群体,并作为管理创新的主体是非常具有潜力的,因为他们的知识经济所引发企业管理的新变化,需要小组工作,同事之间相互合作来进行信息水平的传递,因此,他们能够更实际的接触到管理之间出现的问题,彼此为反思来进行创新管理模式的研究,另一方面,群体性的知识工人还具备提炼,综合和实施管理创意的价值,能够从实际中来发现问题,产生一些朦胧的想法,然后经过反复的体验,最终确定为管理创意。
4、结束语
由此可见,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加强自身的创新管理,从企业主体出发,从思想根源和发展眼界上进行战略性的改革创新措施落实,将企业家、内企业家和知识工人这三类主体紧紧团结在一起,追求本质上思想管理的先进性、智能性和优化性,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扬眉.让创新联合体助力“从0到1”[N].中国科学报,2021-03-10(001).
[2]冯金强.企业创新能力视角下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江西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20,33(07):48-51.
[3]马美英.推动国有企业成为新一代技术创新主体[N].湖南日报,2020-07-16(005).
[4]陈东敏.知识经济与创新[N].中国科学报,2012-10-29(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