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应用分析 王妍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王妍
[导读] 摘要:现如今,节能环保显然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门话题,在此情况下,电厂应将电能利用效率的提高视为发展的重要目标,以期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中科企业管理(辽宁)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现如今,节能环保显然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门话题,在此情况下,电厂应将电能利用效率的提高视为发展的重要目标,以期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电厂机组在实际运行之中,应对热能予以转化,使其能够变为电能,并有效利用余热为供电系统的实际运作予以能源保障。通过对热能和电能的有效运用,可以为电厂节能环保工作的开展铺垫好扎实基础。
        关键词:节能降耗;热能;动力工程;运用
        1热能和动力工程理论概述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指以工程热物理科学中一个方向。其主要是通过工程学、机械原理、力学、计算机技术等工程学相关技术理论的发散性运用,集中针对生产热能过程中出现的能量转换过程进行科学化计量、管控、优化,并以此达到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减少能量整体损耗的目的。同时,通过对动力工程相关理论在内燃机以及动力机械等动力系统中的科学应用,提高热能等其他能量转换为动能的转换效率,降低整体的能量损耗。
        2 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运用存在的问题
        2.1 节流调节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热电厂普遍通过控制汽轮机运作功率,来达到调节电力输出功率的目的。但是,在控制汽轮机运作功率的工作中,同样会造成大量能源以及电力的流失,最终导致电厂节流调节工作的实际效果并不显著。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电厂本身对节流调节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各个系统领域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统一调节,同时对整个系统工程中各个能量转化过程中工程运作数据以及能量调控数据掌握不够全面、准确。最终导致整个节流调节过程中,电厂整个系统工程相互衔接配合上出现调节矛盾冲突,进而导致各个系统运转环节中出现严重的能量流失,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电厂整体运作效率。
        2.2 控制热能损耗方面存在的问题
        电厂运作过程中出现能量转换最多的就是热能的转换,而热能的特性又决定了其本身就更易损耗流失。因此,控制热能损耗一直都是电厂节能降耗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电厂多个运作环节中都会涉及热能的转换和传递,在这一过程中,上一个环节汇总损耗的热能可能会累加到下一环节中。在这一过程中,这种热能过剩情况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话,很有可能会造成某一环节的重热现象出现,继而可能引起整个运行系统的能量失衡,引发更大问题。
        2.3 解决湿气损耗方面的运用
        热电厂中汽轮机承担了热能转化为动能,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最后环节,因此,提高汽轮机的能量转化效率,同样也是节能降耗工作的重点。而跳汽轮机运作效率最大的障碍就在于湿气损耗对设备运作效率方面的不良影响。由于蒸汽中液态水的含量不能得到准确有效的计算和控制,导致对汽轮机工作条件的控制和调节工作无法有效开展,进而影响汽轮机节能降耗工作效率,同时增加了电厂整体电能生产成本
        3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运用
        对电厂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运用来说,可以通过选择科学调频方案、废水余热回收利用、减小锅炉蒸汽损失等方面,使能源可以获得有效节约,从而真正达到节能降耗目的。浅谈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运用方式,具体内容体现如下。
        3.1 选择科学调频方案
        对电厂而言,若想使节能环保的目标得以实现,就应重视对科学调频方案的选择,使其能够为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运用提供切实辅助,以早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通常状况下,频率调速是通过定子电源所产生的频率来对频率实施改速的。

同时这一方式还具有效率高、耗能少、范围大等诸多优势特征,对电厂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是非常有利的,且该方式对严谨性较差的设备也较为适用,电流在运用过程中,运行会相对稳定,且效率也极高。所以说,针对上述状况,相关工作人员务必要依据电网实际频率,对调频方案进行科学选择,以促进热能与动力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从而使电能生产效率获得显著提高。
        3.2废水余热回收利用
        对废水余热的回收利用,对电厂节能降耗也是尤为有帮助的,在除氧器运作时,若对蒸汽予以排放,那么质量与热能两者都会受到严重损失。所以,针对此情况,可借助冷却器的应用,对热能损失予以降低,以更好地防止某些失误情况的产生。另外,对排污而言,连续、定期排污为排污的主要方式,若想对排污效果予以确保,则应通过扩容实施降压,该方式能够对污水进行二次利用。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弊端,如实际回收效率偏低,浪费能量等,电厂在对排污实施排放时,不仅会大量浪费废水余热,也会对周遭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对该项技术实施研究,以实现对余热的有效存放,进而使能源的利用效率能够得以提高,最终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
        3.3减小锅炉蒸汽损失
        蒸汽是在锅炉之中产生的,在结束动叶栅做功后,脱离机组入至凝汽系统之中主要是借助余下动能来达成的,该部分蒸汽所存在的余下动能,为机组之中没能及时转化的能量,一般将其称之为“余速损失”。若想使蒸汽损失得以降低,那么相关工作人员则应时时关注仪表状态,了解指示情况,一旦发现压力过低,亦或者温度过低状况的存在,就要立刻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温度及压力予以升高。当温度较低时,会对液态水气化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做功效率产生阻碍,所以应对其温度予以保证。再者,还应对做功的连续状态加以确保,以及对蒸汽的输出性、与稳定性进行控制。除此之外,对该行业发展趋势的了解也是绝不容忽视的,这样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推动电力企业获得切实发展。对电力企业来说,还应及时更新设备、以及技术等,确保其使用性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小蒸汽传输所造成的阻力,以及机械摩擦而造成的损失,从而使电厂节能降耗的目的可以达到。
        3.4提高调压环节技术含量,提高调压机组工作效率
        电厂在日常经营运作的时候,还应该不断的提高调压环节的而技术含量,才能有效的增强调压机组的效率。这主要是因为电厂在运作的时候要进行压力的调节,最终达到满负荷运转的状态。这个时候,如果机组承担的负荷过多,那么就需要进行动态的调整,提高其调压工作的质量。这也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能够分析机组正常运作过程中的机械分析,明确机组运作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影响因素,最终有效的提高调压环节的技术水平。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大气污染的严重性,如何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如何进行节能降耗的优化已经日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要内容。电厂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支柱,更加需要在节能减排中做出应用贡献。因此,我们必须从其影响因素入手,探索更好的发展路径,让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运用发挥更大的价值与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雪.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 [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21):30-32.
        [2] 陈亮.谈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运用 [J].山西建筑,2017,43(17):178-179.
        [3] 马勃.探究热能动力工程在锅炉方面的发展[J].智能城市,2017(11):174.4
        [4] 汪洋.新形势下电厂锅炉应用在热能动力的发展与创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2):197.
        [5] 强睿,韩文娟.浅议热能动力工程中的热力学物理量[J].能源与环境,2017(4):32-33+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