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邮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的适用程度。为保证建筑电气工程的有效建设,提升其智能化水平,需要在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的建设中优化节能设计,以此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环保的相关需求。基于此,本文将对建筑电气智能化及节能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电气;智能化;节能设计
1建筑电气智能化及节能设计的重要意义
目前,智能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领航者,主要是借助现代建筑、信息化技术等优势,构建完善的信息设施应用系统,为人们呈现一种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的建筑环境,通过智能化系统即可完成建筑整体的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变配电系统等监控,但是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智能建筑在很多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对此,加强建筑智能化及节能设计的研究非常必要,依据智能建筑的具体建设需求和要求,全面分析影响其智能化和节能性的要素,以节能、高效为核心设计理念,有效降低建筑整体的能源消耗,从而提升建筑的社会效益和应用价值。
2建筑电气智能化及节能设计遵循的原则
2.1实用性
建筑物的主要用途就是最大程度地提升人们的居住质量,因此人们在挑选建筑物时,往往关注的焦点都是建筑物自身的使用性能和使用价值。所以,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要将建筑的实用性放在第一位。
2.2节能性
节能是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核心,故而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必须要保证最基本的特性。对此,在开展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前,要全面掌握建筑物各功能电气损耗的实际情况,科学管控所有不相关电力的消耗情况。
2.3差异性
不同建筑物的结构和内部布置都会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建筑电气节能设计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建筑物采取不一样的设计思路,以满足建筑物自身的实际需求。建筑电气设计工作为建筑工程内部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不断地提升了建筑工程的使用质量。在开展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工作时,需确保所有设计工作均能满足电气的使用要求,使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工作真正的发挥作用。不仅如此,还需在高度重视设计方案质量和实效性的同时,也要合理地选择电气设备的型号,以实现对电气设备的不断优化和升级,从而高效地提升电能的使用率。
3 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3.1 监控体系不健全
随着我国在建筑工程智能化技术领域相关方面的技术应用,智能化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由于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起步较晚,相关的问题随着技术应用程度的加深有了一定的显现,其中监控体系不健全是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问题的重要方面。其一般表现为以下两点:(1)电气工程师的技术水平有限,就现阶段设计师的技术程度而言,大部分工程师的技术程度不足以对节能技术进行很好的利用;(2)部分技术方案的可操作性不强,进而形成资源的浪费,并为后续的工作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3.2 电气设备的配套性不强
现阶段的智能化电气设备在研究、开发以及生产方面处于智能化领域的薄弱环节,为保证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有效运用,需要通过配套性电气设备设计程度的同步提升,为节能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保障。由于配套性设备在自动化、智能化效果方面的程度不强,会形成节能技术应用的阻碍,进而降低智能化建筑的节能效果,因此,若加大智能化节能设备本身的研发力度,可以有效提升智能化建筑的节能效果,并通过节能设备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智能化建筑的整体水平。
4 建筑电气智能化及节能设计要点
4.1 优化电气节能自动化设计
为保证电气节能自动化设计的有效优化,需要通过创新安全控制体系,实现对其整体运营能力的有效优化。为此,需要对安全控制平台进行有效的升级,如通过人工自动识别体系进行设备的安装,进而为发现问题的实时性提供渠道。此外,通过自动化设备的预警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的综合运作,使自动化技术渗透到现有设备应用的各个领域,进而为设备的实际应用节省更多电能。除此之外,需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网络进行优化。例如,在进行智能化消防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的有效覆盖,通过对网络系统的有效控制实现每个设备的独立操作,进而减少操作程序,实现人力、物力的合理优化。对于智能化设备的选择,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通过应用环境以及设备公用的有效参考,提升设备应用的程度,这就需要从业人员通过有效的学习与实践经验的积累,最大化地发挥智能化节能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效能。
4.2 健全智能化控制体系
为使智能化建筑节能工程实现有效的控制目标,需要通过智能化控制体系的构建提升智能化技术的节能效果,通过对人员、资源、设备的合理调配,提升智能化运行效率,进而发挥智能化技术的最佳使用效果。为此,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强化:(1)优化智能控制网络,这需要项目负责人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相关的建筑工程可以通过聘请专业的人员参与项目建设,进而保证控制体系的有效执行,如在智能空调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对收发器以及操作系统进行有效的优化设计,进而在路由器以及控制系统中提升各部件的协调运作能力;(2)对于智能化控制策略进行完善,为降低故障以及事故出现的可能性,需要强化在电气运转过程中的监控,尝试将人工智能识别融入项目的运转过程中,进而对项目运转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问题进行监控;(3)运用智能化技术提升设备的预警能力,在视频监控以及门禁控制等方面,强化智能化技能设计的应用,以此提升项目标准,推动设备的有效升级。
4.3 给排水系统智能化设计
通过智能化设计,能够实现给排水系统潜污泵,生活水泵,消防水泵故障警报、状态检测、水箱液位自动监视,给排水系统智能化设计可以实现对自然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并监视系统的运行状态,根据建筑具体情况合理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收集的雨水科学运用在园林绿化、建筑清洁等方面,这样使雨水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4.4 安保系统智能化设计
安保系统能够为人们打造安全可靠的建筑环境,通常安保系统包括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电子巡视等现代化设备,作为建筑管理的重要部分,对其进行智能化设计成为行业关注焦点,需要设计人员从建筑整体角度出发,保证安保系统设计的完整性、合理性,并且具备易操作、集成化的应用效果,从而对建筑整体安全性起到保护作用。同时,需要设计人员加大智能化设计的应用力度,尽可能地覆盖到安保系统的每个设计细节,从而设计出高品质的智能化安保系统。对于一些大型企业的楼宇建筑而言,往往对安保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对不同建筑物所在区域设计出不同的监控中心,或者对建筑物总体进行综合性监控,不仅要保证每个监控系统能够稳定、独立运行,还要保证能够进行统一化管理和控制,将各监控子系统进行有效连接,形成全方位、多功能的自动化防范系统,同时要以一套完善的安全技术防控体系作为支撑,保证安全系统运行更加智能化。
5 结束语
为保证智能化技术的有效落实,使智能化技术的环保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的提升,需要在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统筹规划以及制度建设,提升设计团队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并通过对节能技术的深入研究,加深节能技术在智能化体系中的应用程度,进而推动智能化建设的节能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博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年版与2014年版电气专业条文对比分析[J].现代建筑电气,2021,12(02):63-68.
[2]贺继胜.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J].四川水泥,2021(03):71-72.
[3]李毅.智能家居系统能耗分析及节能策略研究[J].建筑电气,2021,40(02):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