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三局 山西太原 030002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建设项目特点,论述了强化该类型项目施工准备、过程管控以及经验总结三个阶段中组建项目部、选择分包队伍、编制安全方案、安全教育培训、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内容,提供了加强该类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措施和建议
引言:工程建设板块包含房建、市政、公路等施工领域,涉及项目较多、分布较广,存在深基坑、高脚手架、人孔挖孔、模板、起重吊装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分包队伍不固定、流动频繁,农民工较多、素质较差,管理难度较大,一旦管理不善,极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设备损毁,影响资质、信誉、安全生产许可证。如何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是需要安全管理人员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进行探讨分析。
一、强化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准备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
(一)组建好施工项目部,重点用好“三类人员”
组建好项目部、选择好项目管理团队,是项目能否顺利完成安全生产目标,取得良好经济、品牌效益的关键手段。一个成熟的项目管理团队,在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和项目安全员三类人员的构建上,应该是“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沟通顺畅、相对稳定”,“既有经验,又有干劲,老中青配伍较好”。
(二)选好专业分包、劳务分包施工队伍,厘清各方安全责任
首先,要核验分包队伍的证照,包括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等,作为最基本准入条件,严禁与无资质的队伍合作,更要严防借用他人资质的行为;其次,要核验分包队伍的信誉和业绩,是否有类似项目的施工经历和经验、是否能出色完成施工任务;还要核验分包队伍的施工能力,包括各类作业人员是否齐全,特殊工种是否有证,施工机具配备是否合理;最后还要核验,分包队伍是否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满足以上条件的前提下,优先选择成本低的作业队伍。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建立合格分包队伍名录和“黑名单”,动态更新完善,及时剔除不符合要求的队伍,条件允许应尽可能与分包队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避免频繁变动。
(三)编好各种施工安全方案,确保项目安全生产“有章可循”
一是编制好安全管理措施。涉及到项目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组织机构设置、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费用使用、安全文明施工等各个方面。二是编制好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必须采用“三相五线”系统,严格执行“三级配电、两级漏保”“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保”,特别是对于经常性操作的开关箱,还需遵循漏电动作电流小于30毫安和动作时间小于0.1秒规定。三是编制好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安全方案。进场前,要列出危大工程清单,并逐一编制专项安全方案。四是履行好“编制--审核--批准”手续。
二、强化工程建设项目过程管控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
(一)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
项目部要有针对性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这既是做好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也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最根本措施。同时,项目部要严格实施作业人员安全技术交底工作,通过交底让作业人员了解和掌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这也工程建设项目必不可少的环节。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可以与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同时开展,未经交底、交底后未签字确认的严禁上岗。
(二)强化全过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一是全面开展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法、危险性可操作性研究等,采用这些方法进行辨识,务必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二是科学评定风险等级。采用合适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风险等级,目前主要使用LEC法,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风险等级不是一层不变的,要根据实际随时进行调整。三是有效管控风险。要降低风险,可以采取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或减轻事故后果的一些措施,其中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减轻事故后果措施主要包括个体防护措施、应急措施。
(三)强化应急准备和处突能力
一是要根据“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中辨识、评价出的主要事故风险,编制有针对性应急预案,工程建设项目要以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为主。二是开展应急资源调查,摸清项目应急物资。建立项目应急领导机构和兼职应急队伍通讯录,提前取得政府应急部门、项目所在地应急救援机构的联系方式,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及时取得联系。三是要开展应急培训和实战演练。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职工应急知识,提升作业人员在事故初期化解险情和自救互救的能力。通过演练,检验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强化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由“要我安全”转换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由依靠“制度管安全”上升为职工主动安全的根本路径。强化安全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作用,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如学习宣贯安全文化手册,开展“安全生产月”暨“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安全生产法》宣传周活动、《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隐患随手拍”、“网络传安全”活动。要广泛开展标准化项目建设,吸收借鉴同类型其他项目要先进有益做法,提升安全文明施工水平,明确作业现场围护、封闭管理、作业场地、“五牌一图”、“风险告知牌”、材料堆放和库房、临时用电、临边防护、机械裸露部位防护、现场消防设施设置等内容。通过开展安全活动、现场安全标准化建设,提升项目现场安全文化,使广大作业人员能够处于安全文明施工氛围内,达到切实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的目的。
三、强化工程建设项目经验总结是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
做好项目安全生产工作要善于从生产安全事故和未遂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在安全管理中,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进行事故处理时要遵循“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查清原因、处理责任人、落实整改措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相关人员受到教育,能够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虽然生产安全事故和未遂事故给项目造成损失、带来不良影响,但辩证看待,这些事故无疑也是一笔宝贵的经验财富,反思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会给我们带来思想深处的警醒和安全意识的提升,从以往经验看,往往发生过事故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员安全意识、安全素质都相对强,安全管理也相对更严格,反之,长年安全形势平稳,极易滋生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盲目乐观心态。因此要经常性反思项目生产过程出现的事故和未遂事故,做到“前事不忘”,才能成为“后事之师”,查漏补缺,真正实现安全工作理念从重目标、重结果向重细节、重过程转变。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学习先进安全管理经验,既要向同行业优秀单位学习,也要向本单位优秀项目学习,创新安全管理手段,整体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今后更好指导同类型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
结束语:工程建设项目危险性相对较大,需要采用系统性安全思维来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强化施工准备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强化过程管控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强化经验总结是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三个环节”统一构成了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整体,同向发力、缺一不可。随着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项目安全管理理念需要不断更新,安全管理方式需要不断完善,才能最终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