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迪元置业有限公司
摘要:一般建筑工程规模都是比较大的,同时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建筑工程也具有了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特点。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诞生出了管线综合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管线综合布置技术能够在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缩短施工的工期以及避免返工,从而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排布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关键词: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排布
在建筑安装工程中,预留预埋各类孔洞和管线是整个安装工程最基础的步骤。机电管线的预留预埋,是指机电专业在结构构件上进行的前期施工,后期需要补打孔洞时会影响结构,甚至破坏结构,同时增加不必要的工程量。因此,在前期的预留预埋工作中,确保预留预埋位置及规格的准确性,特别是不出现漏埋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预留预埋分为预留和预埋两部分,根据所在位置可分为在剪力墙预留预埋、柱预埋和楼板预留预埋,按照专业划分可以细分为暖通空调、强电、弱电、消防、给排水等专业。由于机电安装涉及专业多,每个专业又细分为若干小项,且每个小项分开绘制图纸,因此要将某一部位的预留预埋全部施工完毕,需要查阅每一张图纸上所有涉及预留预埋的内容,然后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预留预埋施工。
1常用管线综合技术
首先是单线综合。单线综合技术其指的是常规的传统层面上的综合管线技术,大多经过运用制图程序,且使用单线的方式在平面图形上表示管线的铺设方案。其次是双线综合。首先,对平面管线图来说,其要求设计人员有较强CAD专业能力,这样才能绘制出图层和系统清晰的效果图;其次,施工人员在遇到机房等管线较为集中的施工区时,需要在综合考虑空间布局的基础上才能开展双线绘制工作,也可以先从单线绘制入手,再对将其进行完善,这样才能促进管线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
2管线综合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中的运用
2.1电气专业的预留预埋
电气专业的预留预埋的管线及点位最多,涉及内容最复杂,很容易出现遗漏,需要特别熟悉图纸,明确敷设方式,做好预留预埋。要与土建专业协调,及时对各层防雷引下线进行焊接工作,并按照图纸要求在筏板上通过板面主筋焊接形成接地网。通过柱子主筋作防雷引下线,要将各处主筋的两根钢筋用红色涂料做上记号。在每层对该柱子主筋绑扎接头按工艺要求作跨接焊接处理,一直到顶层,然后用图纸要求规格的镀锌圆钢与图纸要求的柱子主筋焊接引出屋面,做成防雷网。在筏板基础上的防雷网需要焊接上下两层板筋,而当防雷网与柱子承台相遇时,底筋上的防雷网会因为承台钢筋过于密集而难以焊接,因此,需要在承台钢筋绑扎的同时,机电施工人员就应该进行该处的接地网焊接。所有消防和生活用水泵房,各类设备房、电梯基础、厕所以及强弱电井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等电位连接。配电房和发电机房墙体的一周还需要进行接地网的焊接,并在设计要求的位置进行预留接地扁铁。所有的金属出户管道都要进行等电位焊接,需要在结构施工时进行接地扁铁的预埋。超过30m的建筑需要对金属外门窗进行接地。在进行电管预埋时,要明确每种类型的电管需要什么类型的管材,不可混用。在混凝土墙上安装的配电箱,要提前让厂家明确各类配电箱的规格大小,在进行预留的时候能准确定位尺寸。各类开关、灯具的定位及标高要准确,预埋定位不准会影响后期安装定位,影响美观。
所有的机电专业预埋管线、明敷管线在穿越沉降缝和伸缩缝时,都应该使用可活动连接,并且外露的各类软管应统一做法,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做到美观。所有预埋管要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暗配的管线应该沿最短路线敷设,并尽量减少弯曲和交叉。楼板内同一位置最多只能有两根管线交叉,三根及以上的管交叉时会影响楼板结构。预埋的线盒要固定牢固,线盒里的填料应封堵好,填充料的大小要与线盒大小一致,土建封模后要再次检查线盒固定是否牢固,是否与土建的对拉螺栓相碰,发现相碰要及时调整。
2.2明确施工具体流程
对于企业的项目部门而言,其要在施工单位开展管线布置工作前制定一套完善可行的施工流程,这样才能为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首先,对施工过程中不同施工专业的要求与施工图加以整理与规划,之后把规划完毕的设计图和作业现场的真实状况加以对照,且在电脑中构建立体模型,以此分析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管理人员还要结合3D模型来对施工的图纸进行再一次的修改,只有修改后的图纸经过专业人员的审批和签字,才能作为施工参考依据。其次,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管道路线与其他路线冲突的现象,那么就要对图纸进行再次的设计、建模、会审、签字、施工等步骤,这样才能顺利完成管道工程的安装。对于管线的布置而言,其要以平面定位为基础准则,且科学谋划管线间的距离。另外,还应当对管线敷设的次序进行明确,这样才不会产生管线交叉或冲突的现象,进而发挥管线安装的性能优势。
2.3依据施工现场状况加以调节
对于建筑机电设施安装来说,建筑不一样,作业现场的条件也存在差别,那么就需要管线设计人员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和分析,然后再建立完善的3D模型为后期的施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对于管道铺设位置的施工模型而言,相关负责人要结合施工的要求来对管线的布置和日后的维修预留一定的空间,同时还要对管线的长度和管线之间的间距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才能为管线后期的养护和检修工作提供便利。对于装饰吊顶施工过程而言,其不仅要将吊顶的高度和主次龙骨的位置安装合理,而且要确保其存在一定的美观度。对于施工环境而言,不同的施工环境要使用不同材质的管线。项目管理人员只有在施工开展前期对现场的数据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多次的数据计算,才能选择最合适的管道材料。此外,技术人员还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结语
不断做好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的方案优化工作,对于有效的确保管线布置的合理性,促进机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有效的提高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认识与了解管线综合布置概述和管线综合布置基本原则,进而从考虑装饰吊顶与维修空间、考虑工程造价与配件尺寸以及视情况合理运用公用支架三个方面来合理的使用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确保能够充分的发挥出管线布置的作用,避免出现重新施工的现象,缩短工程施工周期,节约管线的布设成本,确保给建筑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吕知鑫.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信息平台构建[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71-74.
[2]张健,黄洁,苏涛永.BIM在大型公建项目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建筑科学,2019,35(1):45-50.
[3]丁洪华.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管线综合布置技术的应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3(3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