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白瑞娇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白瑞娇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 机电工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质量和效率对建筑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而BIM技术是建筑机电工程建设中重要的技术之一, 对机电工程的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
        身份证号码:13052519910201XXXX  河北邢台  054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 机电工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质量和效率对建筑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而BIM技术是建筑机电工程建设中重要的技术之一, 对机电工程的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文章主要阐述BIM技术的主要特点, 并详细阐述了该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 希望为相关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 机电工程; 建筑工程; 应用
        BIM技术通过建立信息模型将工程建设中的多个项目进行有效的结合, 使施工人员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施工的具体情况, 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 为提升建筑的质量和施工的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动建筑事业的健康发展。
        1BIM技术概述
        1.1 BIM技术概念
        BIM技术就是建筑信息模型,通俗来讲,是将建筑工程各阶段的工程信息输入模型,可以为实际施工提供参考,实现提升建筑质量的目的,在三维技术的协同下,可以实现收集工程数据来对施工建筑物进行实物模拟,最后,建立统一的工程数据模型。
        1.2 BIM技术的特点
        (1)可视性:传统的设计图纸都是平面图,都是有设计人员绘制出来的,但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增加,设计图纸涉及的面也越来越广,相关人员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这不仅会拖慢工程设计进度,还会使出现纰漏的概率增加。BIM技术则可以将工程设计方案以图像形式展现出来,具有可视化的特点,更便于找到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2)模拟性:BIM技术的一大特点就是具有模拟行,可以通过模型的建立对整个机电安装工程进行模拟,并据此来验证工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判断出工程设计方案是否可行。
        (3)协调性。当前大多数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工程量都很大,为了保证工期,需要多个施工团队配合施工,但不同施工团队如何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整个工程是工程管理方比较头疼的问题。BIM技术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对施工内容和施工环节进行整合,对施工顺序进行合理设计,保障工程管理的协调性和施工效率。
        (4)信息全面性。在整个机电安装工程中,所涉及的数据是非常多的,利用BIM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统一管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信息查询来实时了解工程进度、检查工程质量,降低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发生率。
        (5)周期全面性。机电安装工程的环节较多,利用BIM技术可以进行进度查询,了解整个工程的建设情况,提升工程质量,展现出BIM技术的周期全面性。
        2 BIM技术应用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重要意义
        2.1 模拟整个工程项目,为施工提供有效指导
        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应用BIM技术可以实现对整个项目的模拟,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模型的检查分析发现平常不易察觉的问题,可以实时进行调整,实现工程施工方案的精准设计,同时,为整个施工提供有效的指导。
        2.2 确保工程质量,节约施工成本
        BIM技术可以实现对工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人员可以依照数据模型,结合现场的施工情况合理运用施工技术,保证工程质量。同时,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使用率,对建筑材料进行精细预算,在为采购人员提供采购依据的同时,可降低工程成本,实现工程效益的提升。
        2.3 优化项目管理流程
        建筑机电工程具有工程量大、周期长等特点,因此,工程管理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它对工程效率有着很大影响。将BIM技术应用到整个工程管理工作中,可以提高各环节、各施工单位的协调性,通过数据分析还可以对整个项目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实现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
        3建筑机电施工安装工程中BIM的应用
        3.1 项目施工准备工作和现场布设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机电安装工程中需要现场的布设, 布设内容是选择施工中合适的运输工具、最佳的运输路径、在工程施工中需要的水电和网络的问题、原材料安放地区等。BIM技术在现场布设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能够构建符合工程规定的三维模拟图形, 对施工中提供所需要的原材料使用情况、水电使用情况等。此外。BIM技术能够和GIS技术联合使用。

相关的工作人员将一些地理信息系统所需要的数据录入到BIM的参数模型中, 将这些数据转化成施工现场所需要的数据之一, 不仅实现工作环节的缩短,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时间。
        3.2 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1) 重复建模法。相关的设计人员提供平面的设计图纸, 之后在BIM的协助下建立和平面图纸相对应的三维立体模型。该种模型建立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特点, 即使用的范围广、效果很好。但是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即三维模型建立的程序结构比较复杂, 操作性相对较难。
        (2) 直接建模法。在BIM技术的协助下, 工程设计的初期阶段进行建模工作, 正式施工之后将完善的模型直接在工程中使用。该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重复建模的步骤, 但是其缺点是在进行交接和转换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复杂性, 难度也比较大。两种形式的建模法,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有BIM技术转换的过程。所以, 应该采取科学的手段和措施对BIM中的数据进行及时更新和修订, 保证其能贯彻到建筑机电工程安装够工程的始末, 同时提升BIM数据库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3.3 深化及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在工程施工之前需要结合工程建设的特点对设计方案进行深化和优化, 提升施工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而BIM技术能够实现该功能。施工过程中需要涉及水、电、暖和一些网络线路, 在BIM技术的协助下能够更加快捷和方便的找到施工点, 同时促进建筑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向着优化的方向发展。
        3.4 BIM技术在管线设计与机电设备测试中应用
        在具体的机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管线的碰撞问题, 而BIM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 BIM技术能够促进技术流程的优化, 技术工作者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施工流程的优化, 了解施工中的数据, 制定机电工程施工图纸。该技术在设计流程中使用能够实现智能模型取代传统图纸设计的目的, 能够更好地表现出机电工程安装的详细环节。在管线设计施工过程中, BIM技术能够为工作者提供参考的数据, 帮助测试管线碰撞设计。在测试的过程中, 将使用到的材料、工具等进行详细的记录, 为以后的机电安装工作提供参考和保证。
        3.5 施工模拟中的应用
        在施工模拟的过程中可以使用BIM技术, 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将BIM技术技术使用在建筑机电施工安装工程的虚拟化工作中。施工模拟具有一定的优点, 即帮助施工单位模仿真实的施工过程, 进而获得机电数据、器械器材等方面的信息, 而且这些信息和实际的数据信息相仿。施工模拟的过程通过动画的形式播放, 帮助施工人员及时发现项目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3.6 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可应用于施工进度的管理, 其能够提高建筑机电安全工程前期计划和实际施工过程的契合度。在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 BIM技术能够构建出4D-BIM技术模型, 该模型的精确度更高, 是当前合理调控工程进度和资源配备的重要的方式。此外, 工作人员需要在模型的帮助下对工作量进行评估和划分, 对工程的环节进行合理的控制。
        3.7 在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在BIM技术协助现能够对施工的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将BIM数据和施工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对比能清楚地看到劳务进行和工程量之间的关系, 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监控。此外, 重视对BIM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完善, 尽可能还原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为施工结束后的结算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3.8 在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应用
        如果工期比较长、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和工序比较复杂, 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管理和控制有一定的难度, 则应使用BIM技术。使用BIM技术能够使工作人员高效快速模拟施工的流程, 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信息数据。在施工工序环节, BIM技术能够实现工序的优化, 同时对关键的环节及时进行监督和管理, 为提升工程建筑施工的质量奠定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工程施工带来了很大的技术支持。一方面,提高工程施工设计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工程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完成了成本的压缩,很大程度上为做好机电安装工程打下了良好基础,推动了建筑机电安装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斌.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
        [2] 王鹏飞,王含含.试述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000(002):3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