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53
摘要: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不但要实现基本的给排水功能,同时也要确保建筑物的美观性,由此设计工程师需基于工程建设理念及后期建设用料与维护等,应实施集成化分析,弥补设计方案的不足,基于此,本文对建筑给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措施
1 建筑给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地下室污水提升困难
目前,住宅建筑结构物经常会设置地下室夹层。为了提升地下室污水,《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要求设计污水池,且污水池体积应大于功率最大的水泵5min的抽水量。这种做法施工难度大,施工成本高,且污水池池盖密封性较差,容易污染室内环境。
1.2 排水管和通气管设计不当
建筑结构中的排气管和通气管设计不科学不仅会引起排水管道堵塞、有害气体扩散,还会提高维修难度,如排水沟和排水管道结合处无水封装置,有害气体会沿管道渗进室内;卫生间排水管选择普通的PVC管,水流在管道中流动容易出现噪声,并顺着管道传播。
1.3 原材料质量存在缺陷
在进行任何一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都会从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工程整体的质量,对于给排水技术施工质量来说同样也是如此。在传统的原材料选购过程中,部分企业或者单位可能会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而选择一些质量相对来说存在一定缺陷的材料,若是此类材料进入到了施工现场那么整体工程的质量都会受到对应的影响。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对应的采购人员应当在采购的时候就严格地按照对应的标准和规范来进行采购。并且在给排水技术的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必须选择符合规范和标准的质量,若是选择了质量不过关的材料那么自然而然就容易出现破裂堵塞等一系列的问题,居民的生活质量直线下降。对于产生这种情况的工程,若是后续想要对其进行维护和修理那么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以及精力,对于公司的信誉也会产生一系列不好的影响。
1.4 排水管的噪音太大
现有的铸铁管正在被新的塑料管所代替,这种材料相对较轻且便宜,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和易操作性,相对更适合于排水管,但UPVC管在排水时有噪音。这比传统的铸铁管高约10dB,这将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尤其是厨房和浴室的管子。
2 提高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措施
2.1 冷凝水排放
社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中,生活品质成为人们追求的方向,部分地区已经实现空调普及,并成为一种必需品。但在空调优化居住环境的同时,因此产生的排水问题也对生活造成一定困扰。安设空调时,一般会发生设备排水未能与冷凝水对应的管道连接,导致出现随意排放的现象,影响外部墙体。此外,由空调产生的冷凝水会被相应管道采集起来,但如果气候温度低于零度,会出现结霜的情况,冷凝水无法及时收集,便会从设备外机下滴落,影响下层居民。空调在调节温度时,形成的凝结水可能会影响楼层间的排水故障。所以,在排水系统规划设计中,应针对此问题加以考量,土建工程中,便把安设空调的预留板归纳其中,此外,确保凝结水可正常排出。而对于结霜问题,可在外机下方,加设地漏,用于排出除霜水。同时,冷凝水管需趋近于空调孔,方便居民安设。
2.2 管道敷设
首先,立管设置。一方面,卫生间区域实际可用面积不大的经济类住宅或个别没有使用远传水表的中高档建筑,均能把立管安在楼梯间,放置于预留出的管道井内,各类水管都可安排在此空间内。借此使卫生间应用面积增加。另外,排水立管可放在该空间的墙角,确保排水正常。另一方面,安设远传水表住房,可在卫生间中,加设管道井,并把线路全部放于此空间中。该种设计不仅能保障卫生间应用效果,还可借助特殊材料,降低排水时的音量,避免干扰居民正常生活。
其次,给水支管。通常建筑设计中,居住类用房的此种支管的直径不会超过32mm,所以建议把支管进行隐蔽设置。可安放于各楼层之间的平层内,管槽则基于管材,直径扩大10mm,管槽的深度需达到管材的一半,并将管材镶嵌在槽内,借助专用卡夹将其固定。此种布设结构中,需尽可能减少配件,避免各根管材之间的衔接位置,出现渗漏的情况。因而,若无法避免使用配件,需配备专门的铜质零件,确保安设的质量。另外,还可将管线安排在墙体中,土建作业期间,开设管槽。但此种做法容易降低墙体荷载水平,所以,如果要使用该种布设方式,必须和土建结构设计师沟通,可敷设在踢脚线区域。
最后,排水管:此管道系统中的横管需安排在本层,一旦出现渗漏,不会对邻居造成影响,而维修期间不会造成干扰。所以,厨房中排水横管通常安排在本层楼板中,和立管连接,并去除该空间中的地漏。而卫生间的排水设计,需和土建结构设计师研讨,能建设成下沉结构,把卫生间内的平面降低350mm,横管则敷设于下沉部分内。暗埋工作中,必须保证质量,通过验收才能进行地面处理,尽量消除隐患。地面建设部分应使用煤灰等合适的轻质材料,或借助砖架搭设预制板。同时,还需实施防水处理,特别是在下沉部分的周遭墙体和地面衔接的区域,可根据常规屋面处理方式,继而避免发生渗漏时破坏墙体,引发更大的问题。此空间的防水材料能应用改性沥青的卷材,同时需合理选择所有排水配件,以免管材对接处出现渗漏,形成积水。
2.3 树立良好的设计理念
建筑给排水方案不仅要满足其功能要求,还应尽可能达到技术和经济的最优化。但给排水设计影响因素较多,在设计时不可能考虑全部因素,但要把握住基本的设计理念:整体性、经济性、服务业主并兼顾社会效益。
2.3.1整体性
一个建筑结构物正常投入使用,必须结构、电气、暖通、给排水等专业共同协调工作。在进行给排水设计前要及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但不能仅仅专注于本专业,还应及时与其他专业的设计人员及时沟通,互相配合,避免不同专业方案间存在冲突,影响建筑物的整体功能。
2.3.2服务业主并兼顾社会效益
服务业主是给排水设计人员的职责,故方案确定前应当理解业主要求,并在满足强制性标准的基础上尽量听取甲方意见及建议。但是服务业主并不代表可以盲从,社会效益(如,环保、节能等)也是建筑给排水设计应当考虑的因素。
2.4 加强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在传统的施工过程中会存在部分施工人员没达到对应要求的技术水平就上岗,若是在给排水技术施工过程中存在这样的施工人员那么整体工程的开展以及进程就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一般此类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无法按照对应的流程和标准来进行操作,那么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也就非常高。为了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就应当选择对应施工人员对其对应的专业水平以及知识水平进行考核,一般来说技术人员的选择需要先通过对应的考核和审批,只有专业素质极强的人员才能够进入到企业中进行工作,并且同时还需要对于一些已经入职的技术人员提供定期的培训,以此来有效加强其自身的技术水平,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过此类培训地开展也能够有效加强其水平的实时性,在不同的情况下能够做出不同的创新。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关建筑企业应该提高对给排水设计的重视程度,意识到给排水设计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遵循相应的设计理念,坚持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进行给排水的合理设计;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解决其中存在的隐患问题,保障给排水设计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傅清祥.现阶段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其相关意见分析[J].散装水泥,2020(06):64-65.
[2]暨珍.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12):59-60.
[3]余海宁.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