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 云南临沧 677000
摘要: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为了保证可靠的施工质量,要注重安全监督工作的落实,将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贯穿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加强对参建主体、管理主体的法律约束作用,保证安全生产,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本文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策略。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前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近些年的不断崛起,大量的水利工程也由此应运而生,建设水利工程是创造更高经济效益、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针对质量安全的问题,要落实有效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措施,结合水利工程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等特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严格把控,发挥出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有效作用,提高工程建设安全性。
一、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征分析
(一)专业性
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体现了较强的专业性特征,因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直接决定了民计民生,整个工程环节复杂,施工周期长,施工规模大,必须要将专业性的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各个环节,才能够保证可靠的建设质量。水利工程建设中涉及到水库建设、农田水利、农村安全饮水等多种项目,必须要由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监督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加强对建设质量的控制和监督管理,发挥出专业能力,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不断的探索,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贯穿到整个工程建设全过程中,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符合施工标准质量要求,强化工程的建设安全性,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率和综合效益[1]。
(二)复杂性
和普通的建筑工程项目不同,水利工程建设较为复杂,因此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也同样体现了复杂性的特征,需要经历复杂、繁琐的监督管理程序。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不仅涉及到村庄、乡镇、某一地区,甚至会与其他国家之间形成必要的联系,因此建设水利工程项目要求多方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完成水利工程的建设,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可靠质量。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要考虑到较长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周期,以及广泛的范围特点,当遇到恶劣的地势条件、气候条件等问题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受到重重阻碍,导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难以展开和顺利运行。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水利工程的施工难度大、施工范围广泛,很多的工程均处于分散形态,例如水库工程、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出现了点多面广的特点,因此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难度大、过程复杂[2]。
二、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
水利工程的建筑规模庞大,通常涉及到较长的施工周期,由大量的人员参与到施工作业当中,容易发生管理不到位、管理混乱的问题,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为了建立起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理体系,要首先发挥出网络监督体系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先进互联网、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构建起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网络监督体系和质量管理标准化制度,保证各个单位主体均能够真正地参与到工程的建设施工各环节当中,对不同主体的权限、责任范围等进行明确的划分,确定权限职责,避免出现责任主体模糊的问题,共享水利工程建筑的相关信息,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综合效率,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可靠,落实高效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3]。
(二)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
对于质量问题的防范要依托制度依据展开各项工作,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构建中,同样要结合实际的施工环节,建立起完善、健全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提高建筑质量,防范建筑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以免工程施工进度受到负面影响,导致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甚至形成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威胁,降低了企业的信誉度和良好形象。施工企业必须要在质量管理制度方面加强建设,结合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的降雨干扰问题,防范质量隐患的发生,特别是一些地区中存在的强降雨现象,将会直接给基坑、围堰等部位埋下严重的质量隐患。企业要考虑到进入雨季之后的安全生产需求,加强对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的严格控制,设置合理的施工预案,构建起一支防汛抢险组织队伍,加强对天气变化、气候状况的密切关注。做好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工作,储备完善的物资设施,定期对高空防雷、机电设备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雨季之后同样需要对所有的设备进行重点的检查,保证所有的设备性能稳定、合格,才能够继续进行施工作业。发生于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安全事故问题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例如常见的机械伤害、高空坠落、火灾、物体打击、触电、食物中毒等,针对此类安全事故问题,水利工程的施工单位要组建起一支应急救援队伍,对于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问题,做好应急预案工作,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救援计划,及时地进行安全事故问题的处理,避免安全事故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提高施工质量[4]。
(三)落实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
以全生命周期为主线,构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设计初期,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完成了初稿设计之后,设计人员要做好检查工作,对于方案的相关内容进行充分的分析,深入了解方案的具体内容,确定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超出可接受范围的危害,保证设计方案与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要求之间相契合。若是发生了施工过程中的异常问题,则应立即更改具体的设计方案,初审完成之后,在方案的二审活动中,由设计部门研讨具体的方案,保证方案的内容与实际相符合,施工部门对方案进行三审,对于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掌握,保证方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要进行充分的考量,建立起施工控制系统,并且严格地将控制系统执行和落实到实际。建立控制系统时,要结合设计方案的具体内容,将施工标准规范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规范、合理的设计施工台账,对于不同施工作业的环节要采取有效的实施施工技术的方法,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施工期间要了解的注意事项形成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于操作手法要强调规范性、安全性,避免因质量问题对整体的施工质量带来负面影响。若是在某一施工环节发生了失控状态或相关问题,要立即地做好问题的分析和处理,将应急预案启动,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远程监控等方式,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实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全过程贯穿质量管控措施[5]。
结论: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涉及到大量的复杂技术,施工环节多,施工规模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问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加强对工程质量重视,同时建立安全风险问题的发生几率,避免出现安全事故问题。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控制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整体施工安全,采取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益,为我国的水利工程行业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陈丽,栾媛,等.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探究[J].科技风,2020(25):130-131.
[2]金秀实.水利工程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05):238-240.
[3]王军平.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问题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04):92-93.
[4]李昕.水利工程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地下水,2020,42(01):263-264.
[5]徐得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6):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