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正欣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于公路交通设施建设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由于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在质量控制方面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建设企业必须要针对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工作加以关注,全面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目前,公路工程项目日益增加,为了提高公路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公路工程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工作。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沥青路面施工建设是其中的关键技术,既能确保路面的平整性与道路的通畅性,又可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因此,在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注重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1沥青路面的优点
1.1沥青路面施工成本控制更有效
从成本上分析,在实际的公路施工作业环境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能够更高效率地对施工材料进行应用,也就是说,对控制施工成本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也使得这种公路施工方式更容易得到大范围推广。
1.2沥青路面公路工程安全性更高
从安全性上分析,由于沥青路面具有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耐疲劳性,同时良好的抓地力也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更好地接触到路面,减少甚至避免了车辆滑行等问题,因此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路工程和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1.3沥青路面公路工程后续维护更简单
公路工程是一项长期使用的项目,要让公路工程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维持一个相对更加理想的状态,就需要在公路的后期维护上进行不断投入和把关。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在后期维护方面有更高效率的表现,维护流程更加方便和简单,同时也有效地控制了维护成本。
2 沥青路面施工的特点
2.1 沥青路面施工具有模糊性
在分析路面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的方面,实际操作中有的时候比较难以分辨哪些是主要影响因素,哪些是次要影响因素,主要影响因素和次要影响因素之间的界限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2.2 影响沥青路面施工的因素很多
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材料、施工机械、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等都有可能影响到沥青路面施工,进而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往往需要综合地、全面地、立体地分析沥青路面施工中技术问题的影响因素。
2.3 沥青路面施工具有实时性
高度的机械化使得沥青路面施工效率很高,进度很快,这就要求一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任何的质量问题,都需要尽快地、及时地进行解决,避免因为不合格的沥青路面而浪费过多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甚至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相关施工人员需要重视施工过程中问题解决的实时性。
3 公路工程中沥青路面施工主要技术分析
3.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沥青路面施工前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原材料的准备工作,包括使用的沥青、矿粉和石屑等。在采购这些材料时要保证其具备生产合格证和相关部门的质量验收证明等,并且要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签订材料供应合同,从根本上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材料进场时还要做好质量验收工作,安排专业的质检人员对材料进行检验。不仅要检查材料的数量和种类等,还要对其生产日期、质检报告等进行检查,再将其送至专业质检部门进行检验,确认其质量符合要求之后才可以进场。其中要特别注意检查粗集料和细集料,避免在施工时发现材料不合适。其次要做好机械设备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前对将要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修,保证其能够正常运行,特别是运输设备、拌和设备、洒油车等,一方面要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相关配件是否齐全等,另一方面是要做好调试和养护工作,避免施工过程中机具出现问题而影响施工质量和工期。
3.2 混合料配比技术
施工企业必须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开始前,按照要求做好沥青混合料的配比与搅拌工作。在搅拌混合料时,按照沥青集料颗粒的实际情况,调整冷料仓的转速。沥青混合料搅拌完成后,质量检验人员应该及时的采取抽提实验与马歇尔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沥青混合料质量的抽检工作,然后根据实际的检测数据,测算混合料压实的效果,为后续沥青路面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
3.3 沥青混合料运输技术
施工企业在运输沥青混合料时,必须使用吨位相对较大的运输车辆,同时做好运输过程中的保温与防污工作,避免因为运输途中出现问题,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在沥青混合料运输的过程中,运输人员应该采取不断移动运输车辆的方式,降低集料发生离析的现象。在沥青混合料运输至施工现场后,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根据沥青路面摊铺的标准和规范,合理的开展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作业。
3.4 沥青路面摊铺技术
混合料进入施工现场后,一般都会直接应用到摊铺施工中,其摊铺速度应严格控制,最好以2~6m/s的速度进行,摊铺厚度必须均匀。在摊铺过程中,必须有专业人员在现场组织施工,如无特殊情况,施工应连续进行。当摊铺施工工作完成后,应以现行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为标准,对路面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当发现混合料摊铺不均或有散落问题时,应第一时间进行修补,如有必要应进行重新摊铺,这项工作做完后再进行一次检查,确保施工质量达标。在该环节施工中,通常会用到的扭绕式钢丝直径为6mm,拉力为800N,钢丝支架的位置设定间距通常为5m,此种设置对控制摊铺质量方面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3.5 碾压技术
在摊铺机器作业结束后,压路机会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工作,其主要分成初压、复压和终压3个阶段。在初压阶段,由2台大吨位双钢轮压路机完成2次静压作业,压路机的碾压速度一般在1.5~2km/h,且压路机需要从两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需要确保有20cm以上宽度的重叠区域。在复压阶段,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及时检查路面平整度,及时调整其中的问题,避免碾压路线和碾压方向发生变化,且初压后,压路机应进行3~5次振动复压,复压时,碾压速度一般在2.5~3km/h。在终压阶段,脚轮压路机需要完成2次终压,碾压速度一般在4~6km/h,相邻碾压带应控制10~20cm的重叠宽度,整个碾压作业过程中的压路机不能中途停顿、急转弯等。
3.6 沥青路面的压实技术和接缝施工技术
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当中,要着重关注混合料配合和压实,这两道工序是相辅相成、互为影响的。如果沥青混合料配比合理,但没有压实路面,就降低了沥青路面的质量。这是因为压实路面可以使得路面更紧密,混合料的缝隙更小,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在实际施工的时候,沥青路面通常都会出现纵横不一的缝隙,对公路的质量水平影响很大,可以通过接缝施工技术来解决。对于纵向的缝隙,可以通过两台摊铺机进行连接,采取梯队联合作业,使用热接缝进行压实;对于横向的缝隙,可以采取平接缝的方式,通过锯缝机来切割和铲除。这两种解决方式都是为了能够缩小接缝处的裂缝,提高沥青路面的紧实度,进一步提升沥青路面的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中,我国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社会各界越来越注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这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因此,在公路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沥青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提高公路路面的使用性能,减少后期维护费用的投入,建设高质量的公路工程项目,为人们的出行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霍振国.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J].居舍,2021(08):42-43.
[2]李臻.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21(06):217-218.
[3]姚景武.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分析[J].居业,2021(0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