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进厚管线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201315
摘要:国内很多城市都开展或即将开展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建立起城市地下管线档案资料,但由城市地下管线为动态变化的系统,会由于城市新建、改建、扩建及维修工程施工而发生改变。本文对地下给水管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工作难点进行分析,并对测量技术要求和主要内容进行论述,最后就城市地下给水管线难点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地下给排水;竣工测量;解决方案
1引言
开展好城市地下给排水管线竣工测量工作,可以为城市地下管线档案资料进行完善,特别是对发生改变的地下管线,需要将原来的地下管线图或数据进行更改,保证地下给排水管线数据资料与实际情况相符,本文结合上海松江区供排水管理所测绘项目,对如何进行地下给排水管线竣工测量过程中存在问题和重难点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案提供依据,可以进一步提高测量准确性。
2城市地下给水管线管理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分析
2.1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给排水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可以保证居民正常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需要,及时排放污水,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需要与城市其它基础设施同步施工建设。但受到历史原因与其它因素的影响,城市地下给排水管线图纸和数据资料存在缺损问题,地下管线位置和高程准确度也不高,不利于城市给水管线高效管理,也会对城市供水管线改造与维修带来困难,主要表示在如下几个方面:1)旧城区地下给水管线敷设使用时间较长,管线组成部分复杂,竣工图纸采取手绘方式,没有采用精准的测量设备,使得给水管线资料不够全面和准确,档案资料在借阅和使用时容易产生损坏,为老旧给排水管线改造带来更多的困难,由于提供的位置信息不准而造成的管线损坏事件较为常见,会使给水管线出现破裂而影响正常供水。2)给排水管线时效性差,很多给排水管线资料都没有将改造施工造成的管线位置和高程改变进行更新,这是由于城市给排水管线设计、施工和测绘相互间的没有进行有效沟通,施工方只注重完成施工任务,没有对管线竣工测量给予足够的重视,测绘单位不能了解地下给水管线实际情况,无法对管线建立起准确的测控网,绘制出的地下给排水管线竣工图准确性较差,很多给排水管线都是原来施工单位提供的,根据原始资料进行测量施工会导致管线破裂等问题,可利用的价值并不高。同时,施工单位不具备较高测量水平,没有及时报规划部门进行验线,还存在私自改变设计图纸和没按规划图定位等问题,施工完成后也没按实际情况进行竣工测量,这就导致竣工图与实际不符。
2.2测绘工作难点
给排水管线测绘项目位于上海松江主城区,管线分布范围广,测绘数据处理难度和质量控制比较大。管道所经区域道路经过多次改造与敷设,管线位置与高程已经发生改变,原来的竣工图参考价值并不高。管线敷设区域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石块及建筑残留物等,同时地下埋设大量的废弃金属管线及电缆,地下介质极不均匀,海拔低,平均海拔1-6米(吴淞高程系)对探测设备性能要求高。业主方对测绘数据精度有着很高的要求,管道弯曲处和隐蔽处管线定位的数据成果要精准,要求绘制1:500专业管线图且提交的数据成果要符合动态数据库管理系统录入的要求。
3地下给排水管线竣工测量技术要求和主要内容
3.1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建立起测量精度合适、密度适中且点位不容易受到外界破坏的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可以有效提高地下给排水管线竣工测量效率与质量。测绘工作需要结合相关技术要求与规 定来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将三、四等控制点和Ⅰ、Ⅱ导线点作为测量数据的起算点。城市给排水管线大多沿着道路方向进行敷设,导线测量同样要沿着道路方面进行布设,可以布设为Ⅲ级导线,结合建立完成的城市基本控制网数据,这样可以降低布设工作量。高程控制将原有的三等水准点作为起算点,再按照四等水准技术要求开展测绘工作,导线及水准测量都需要应用附和线路。
3.2 管线特征点的测绘
给排水管线测绘是对管线特征点进行测定来实现的,将管线起止点、井室中心线、转折点、管径变化点和附属设备等作为特征点。特征点的测量是把每个等级控制点作为基础条件,采用全站仪等测绘设备,以极坐标法来对平面位置进行施测,应用电磁波三角高程法来对每个特征点高程进行测量,得到线管埋深和管顶高程值,这样就能建立起地下给排水管线特征点的三维坐标,可以更好地达到测量精度的要求,可以进一步提高测绘效率和质量。但由于特征点测量精度要高于地面其它点,需要采用对中杆来配合高程测量。
3.3未覆土地下给排水管线施测
应该以边施工边测量作为施测的基本原则,但地下给排水管线施工工期短,施工完成后需要及时进行填埋,为了更加准确地体现出地下管线真实性,需在要没有进行覆盖以前进行测绘,才能更好保证施测数据的准确性。在施工作业现场对管线进行复测,控制点会受到施工作业现场复杂因素影响而遭到破坏,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控制点进行保护。
3.4已覆土地下给排水管线施测
针对给水管线竣工已经填埋完成后的管线,外业测量工作主要有地下管线探查和特征点测量,而对于新期施工完成但没有在覆土进行竣工测量的给排水管线,在覆土前应该采用同定地形点或邻近控制点,以距离交会方法来决定特征点位,再制作出明显的标识,在进行测量时来进行还原,利用全站仪来进行测量,可以更好提高测量效率,还更加准确地体现出地下管线真实埋设情况。尤其是对管线变径、变深管段或转折点,需要进行深入了解以后再进行测量工作,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漏测和弄错节点连接等问题。
对于已经竣工多年的地下给排水管线,应该先跟管线运营方进行联系,获取到管线竣工图纸或测绘资料,再组织测量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再结合图纸中标注的井位和管位移,打开现场发现的所有井室,对管径、位置和埋深等数据进行测量。地下给排水管线具有不可预见性,对地下管线进行测量要采取高精度的测量设备,测量人员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工作经验,根据实际测量情况来应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可以采用实地和仪器相结合的探查方法,可以更为清楚地查清地下管线实际敷设情况,获取到管线在地面上的投影,确定管线埋深和位置,了解地下管线规格、材质和附属设施。地下管线点有线路特征点、附属物中心点。可以将管线划分为明显管线、隐蔽管线两类,采用实地调查法对明显管线进行测量,物探法对隐蔽地下管线进行测量,为了获取到准确地管线位置和埋深,可以采用高精度探测仪器或挖探坑等方式。完在地下管线探测工作以后,地面合适位置对地下管线特征点进行标记,再开展后续的测量工作。
4城市地下给水管线难点问题解决方案
4.1深入学习相关技术要求,合理划分测绘小组
为了确保该工程的成果质量,施工前对进入上海市松江区排水管道测绘的有关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规程》及《质量控制要求》中的有关技术要求。对于测绘区域广的问题,将工作组分成探查组、测量组、室内数据处理组、质量检查组等小组。作业小组严格按照《规程》及《质量控制要求》的要求,对全部成果进行室内100%的检查,野外条件下需要根据规范要求比例进行质量抽样检查,详细准确地作好记录,与验收成果同时交给项目部管理人员。建立质量三级检查制度:互查(20%)、项目检查(5%)、公司检查(1%),经过三级核对及专业公司审图,针对检查存在的测量质量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如果有需要应该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核对。如果管线施工图纸发现改变,应该将变化数据与信息数据库保持同步,如果外业检查与核实数据不存在差别,再形成最后的排水管道总图。复测比例不可低于总数5%,隐蔽管线点开挖验证不低于1%(由松江供排水管理所完成)。对所有录入的数据,小组进行100%的校核,确保成果质量。
4.2采用高性能测绘仪器设备
受到待测绘区域地理环境和施工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选用具有较高探查性能的测绘仪器。选用测量稳定性高、功能齐全和高分辨率的测绘仪器,引进4台RD8000探测仪和2台PL-960探测仪,在辅以拓普康GTS-102N全站仪三台、苏光S3水准仪一台、瑞士徕卡公司生产LeicaGPS(RTK)两台,可以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测绘环境,可以根据测绘计划来有条不紊的开展测绘任务。4.3严格控制测绘精度
为了更好地保证给排水管道测绘的精度,与业主签订合同中要求地下给排水隐蔽工程测量精度平面限差值为0 .1H,埋深限差不超过0.15H,明显管线埋测误差不超过±2.5cm,上述中H为地下给排水管线埋设深度值 ,单位为m。平面测量误差值得超过±5.0cm,高程不超过±3.0cm,在地下给排水管线转变部位应该在弧度起止点及中点中设置观测点,如果弧度比较大或存在不规则弯曲状态,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测量点,这样可以更好体现出管线弯曲特点。在地下给排水管线隐蔽部位,应该采用高精度定位测绘仪器来确定水平分量差值,如果隐蔽管线走向变化较大或存在突变问题 ,需要利用交会、逼近法进行准确定位或对剖面进行探查。
5结语
综上所述,应该加强对城市地下给排水管线竣工测量管理工作,在进行新建、改建地下管线时,应该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提交的竣工图纸符合实际情况。加强对地下给排水管线的动态管理,及时更改管线档案资料,这样可以降低管线测量工作。还应该结合具体的测量项目实际情况,对测绘工作难点进行分析并制定解决方案,保证测量资料的真实性,实用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胡东来. 基于云模型的地下管线测量质量分析与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20.
[2]邹兵.智慧城市中地下管线的测量方法及质量控制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08):101-102+105.
[3]伍雅晴,张健雄.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42(06):201-202+204.
[4]王斐. 阜蒙县地下管线测量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9.
[5]刘占秋.浅谈地下给水管线测量的方法及质量控制[J].门窗,2018(0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