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肖伟君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肖伟君
[导读] 摘要:对于传统的建筑给排水设计模式而言,设计阶段并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信息系统,因此一旦发生数据变更,则可能造成难以控制的资源浪费。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1
        摘要:对于传统的建筑给排水设计模式而言,设计阶段并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信息系统,因此一旦发生数据变更,则可能造成难以控制的资源浪费。同时传统的设计模式存在效率低下、效果不理想的弊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用BIM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难题,显著提升设计的可靠性。因此,对建筑给排水工程中BIM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实例进行分析研究,成为重要的现实课题。
        关键词:BIM;建筑给排水;应用
        引言
        在我国传统的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管道细部设计中,主要运用二维设计与建模,而建模中的数据信息非常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用于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设计中,而BIM技术就是常用的技术之一。BIM技术利用建筑物外观信息进行内容建模,形成了一种更加精确可靠的计算机工程建模技术,能够对给排水系统连接管道施工的一些具体设计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系统计算,从而使工程施工图更直观、全面地向公众展示,更好地指导施工人员对给排水管道进行施工建设。
        1BIM技术特点
        (1)可视化。BIM技术进行设计可以实现三维模型建立,直观性较强,在设计中能够真实的体现出设备、管线、位置、高度等多个方面标准,各个角度和方向都能够准确的确定。这样可以使得设计、施工人员深入了解各个部分,避免在施工中出现碰撞的情况,提高工程水平。
        (2)一体化。BIM设计能够实现综合性、协同性的设计,可以实现多个专业一致性分析,达到共享设计标准,可以防止在施工中出现各个专业冲突的情况,提高设计总体水平。该种设计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设计水平,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期,产生更高的综合效益。
        (3)参数化。通过参数化建模的方式,使得原本抽象的二维图形和复杂的数据可以直观地通过三维形式反映出来,能够反映出不同角度、方向的设计情况。此外,还能够结合实际工程的需要来进行参数的修改,如管径、尺寸、高度等实现自动调整和布置,模拟各个结构部分,也就是仿真设计,提高设计水平。
        2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2.1参数化设计
        BIM系统需要分析和解决的一些数据模型,根据建筑本身的特点,其中包含相应的数据表、二维视图与三维视图等形式,然后对相应的数据模型进行分析与整理。如果实际情况发生了一些改变,相应的数据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将对建筑的平面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此时,相关人员需要对相应参数进行适当调整。当相关人员利用BIM系统设计相应给排水工程参数时,这会大大提高相应的工作效率。具体表现为:利用BIM系统进行参数化设计时,可以将这部分信息快速导入计算机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提高效率。此外,参数化设计可以以模型的形式呈现,使数据分析更加直观。除此之外,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使用Excel,操作技术不是很大,数据可以得到及时更新。因此,在将BIM技术应用于参数化设计时,大多数人使用Excel作为工具,这样不仅可以帮助相关人员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并且会大大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2.2可视化设计
        在基于CAD技术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设计前需要对平面图和三维图进行校核。然而,因为信息零碎、数据采集的细节不全面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BIM技术的应用可以避免三维立体图像的失真。但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由于工程类型和设计方法不一样,应采用BIM技术进行科学地给排水设计,准确把握了解建筑的主体状况,确保系统整体结构之间的衔接,优化给排水系统的施工。然后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范化的图形绘制,从而使设计更为方便,这对提高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工程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2.2.1设备可操作性可视化
        建筑给排水中应用BIM技术可以提前检查建筑设备空间的合理性。以某生活给水机房的BIM模型为例,应用BIM技术可以检验机房的操作空间是否合理,优化管道支架。通过工作集的制作,设定不同的施工路线,制作各种设备的安装动画,并不断调整,寻找最优的设备安装工艺与位置。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该方法更直观、清晰。
        2.2.2机电管道碰撞检测可视化
        机电管道碰撞检测可视化是将各种专业模型组装成一个完整的BIM模型,使机电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碰撞点以三维可视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在BIM模型中,可以在真实的三维空间中提前找到碰撞点,由专业人员找到模型中不合理的部分及调整碰撞点后,导出CAD图纸。
        2.3材料表自动统计
        给排水系统统计值有误时,设计人员必须对已完成的设计图纸进行修改和更改,必须重新编制整个统计值数据库。因为设计工作不能改动,一旦出现问题,就必须进行新的设计。因此项目策划单位经常使用BIM技术来改善这一问题,因为BIM有着很多的总计值的数据库,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在编制给排水系统的统计值时具有大量的统计数据支持,从而使项目统计值在清算过程中准确无误,提高了工程计算能力。此外,BIM技术的设计和改进系统的设计费用预算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既减少工程预算,也节约了成本。
        2.4管线综合设计
        BIM可以直接反映三维管道系统集成后的管道净空高度。在BIM模型建立管道系统模型的每一个过程中,管道系统模型所呈现的三维管道系统模型展示的是建筑给排水管道的最真实运行状态。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师在绘图中不仅能够实时观察到三维模型图中管道发生的各种碰撞冲突现象,而且还能够在三维绘图模型制作完毕后,采用碰撞检测的方法和功能,或者是利用其他检测软件对管道进行软碰撞、硬碰撞的综合检测。其中,硬碰撞指的是碰撞冲突发生在某种物理的意义上,软碰撞指的是设计师使用检测器对空间、安装以及检修的软件进行校核。通过三维模型可以实时检测BIM三维给排水管道的碰撞冲突,并及时向其他建筑给排水管线设计师进行反馈,保证设计修改和综合设计调整的准确性、及时性,进一步完善建筑给排水管线的综合设计。
        2.5安装模拟演示
        这项技术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的施工队伍,施工设计提供了相应的战略指导,使施工队伍在施工过程中更加合乎事理、科学。但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经常存在施工环境困难的问题。像给排水管道安装不整齐、底数大、吊装面积大、施工单位在这种工作环境中互不相让等,都会造成工期延误和资源使用不当。施工图设计应采用BIM三维设计,充分演示施工过程。能够向技术人员演示不同的施工阶段演示事实。根据论证结果,制定适合初步设计装配工艺,根据目前的情况安排适当的安装工艺。之后我们要求技术工人按照原配套流程开始施工,防止给排水工程设计变更,这样既节约了资源,同时又抬高了工作效能。
        结语
        建筑给排水工程项目中,BIM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然而,我国在BIM技术的设计、应用和推广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发展。因此,在未来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相关人员需加强对BIM应用的研究,充分重视BIM技术对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性,使BIM技术有更广泛的应用,从而促进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亚宁.BIM数字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策略[J].信息通信,2020(6):90-91.
        [2]谭智.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7(12):128-129.
        [3]倪恺.浅析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优势与发展方向[J].中国金属通报,2018(11):200-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