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恒晟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广西桂林 541199
摘要: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逐渐增大,三峡、南水北调等一系列工程的实现,为人们的便利生活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动力,也充分地体现了水利工程的重要程度。但是,与此同时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方面的问题也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因为水利工程设计不科学而导致的环境破坏现象和自身的项目功能无法正常发挥的现象十分严重,不利于整体的发展。因此,国家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明确指出,需要大力推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从而保证水利工程设计和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持续发展性.
关键词: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环境影响评价
引言
在水利工程修建和运行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对所处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施工期影响主要的是污染物的排放和生态破坏,而运行期影响主要是生态影响,不管是污染排放不当还是生态破坏,其对环境的影响都是不可逆的,因此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时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以将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破坏控制在环境可接受范围内,从而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
1、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
水利工程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水利工程本身也具备相当的环境改善功能,但其修建和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改变也是存在的,因此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时,如果没有协调好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就可能导致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甚至引起自然灾害。因此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时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就显得尤为的重要。水利工程自古至今都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工程,人们一直在为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而不断努力。从大禹治水、都江堰等众多的古代优秀水利工程建设开始,人们开始了多年如一日的水利工程改造。南水北调的实现使得南北方的水资源得到了平衡,既解决了南方的洪水问题,也解决了北方缺水的严重问题,从水资源的角度进行了平衡,也促进了南北方经济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水利工程在抗洪减灾、储存水资源、发电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工作细节中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工作,如果某一部分的工作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个工程的进行产生影响,也有可能造成生命财产的威胁以及对于生态环境方面的污染影响。因此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着重做好施工质量的掌控的工作,也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做好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分析的工作,也是更好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所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在水利工程进行中需要对于生态环境进行适应性的分析工作,使得在工程进行中减少对于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减少对于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的破坏,做到更为详细的施工方案的落实,也使得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2、正确的认识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生态环境中的各元素都是互相影响、互相依托的,水利工程作为一个人工建设工程,其存在必然会打破原有生态环境的平衡,但是水利工程本身又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提高生态水平、保持水土等重要的生态作用,例如调节水资源利用,在河流枯水期,可以通过水利工程的调节增加下泄流量,有效改善下游河道的生态环境,因此不是说水利工程会导致原有生态平衡被破坏,就不能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而是要全面的协调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减少和避免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共同推挤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工程规划和建设时,要清楚的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是生态环境,要以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为前提,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利用水资源,合理的发挥出水利工程的作用,树立尊重自然环境、顺应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的基本观念.国家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明确指出,需要大力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从而保证水利工程设计和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持续发展性,在长期的工作中秉承绿色发展的工作核心,做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工作。
3、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3.1环境影响评价的指导思想
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需要进行环境评价的基本工作,使得水利工程对于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化,加强对于环境协调性方面的评估工作,将自然环境、河流生态环境的认证融入到其中,从而确立更为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方案。
3.2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在以下评价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工作。第一,战略性原则。水利工程的规划、实施、效益的发挥是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因此在水利工程的设计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具有长远性的工作特征,需要根据整个生态环境的基本功能做好全面的分析和战略性的规划,对于整体的运营和后续的工作做好充分地认识,以保证后期工作的稳定性。第二,协调发展的工作原则,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需要做好对于环境适宜度和承受能力的分析工作,从而保证在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以及水利工程施工设计工作的协调性,保证工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适度的。第三,开发与保护并行的原则,工程项目中对于区域环境、水资源的影响是不可逆的,因此需要在设计和开发中做好影响的充分评估的工作,从而减少环境的破坏,做好相应预防措施。例如,原生态区、饮水区、繁殖区等保护措施具有针对性,符合当下生态环境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工程施工之前要做好针对性的区域调查工作,对于附近饮用水源、珍稀动植物资源、名胜古迹等做到基本的摸查工作,使得后期的施工工作进行更加具有时效性。基于对于水利生态工程项目的核算评估的效果,需要对于经济损失等进行分析,并设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补偿的方案。
4、技术规划和设计阶段的环境评估工作流程
4.1环境工程规划中的环境影响声明和环境评估工作
环境管理的工作已经充分的融入到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因此需要在环境影响报告中对于设计阶段进行严格的评估。根据现行的主要规定,将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技术和规划方面的延伸,从而获得环境影响声明的批准,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在此过程中作为环境执法的重要依据显得十分重要,服务于整体的管理工作。
4.2规划设计各阶段环境评估要点分析
环境影响评估的目的是将环境保护和工程进行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客观的服务于环境保护工作。第一,需要在技术规划和设计的每个阶段进行环境评估工作的处理,对于潜在的环境问题和持续的环境影响进行充分的分析。第二,在可行性研究的工作中,需要进行大型环境影响项目的集中审查工作,从而打破某一方面对于环境影响分析的局限性,使得报告的工作内容更加全面。在对于项目中的环保措施进行分析中,需要增强保护措施的针对性,从而增强报告的深度。
结语
水利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它的主要目的是合理控制和利用水资源,借以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并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所以做好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就是对水资源、对生态环境最好的保护,同时也是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吴志刚.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环境影响评价探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2):137+139.
[2]邹书郇,刘思韬.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环境影响评价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09):118-119.
[3]许彦.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环境影响评价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7,29(03):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