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设备的管理及改进方法 黄俊杰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黄俊杰
[导读] 摘要:大力发展工程机械设计的软件制造和工业自动化制造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广西西能自动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大力发展工程机械设计的软件制造和工业自动化制造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应用先进的机械设计、开发、制造和生产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机械生产经营效率,逐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机械工程;设备;管理;改进方法
        1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的现实意义
        1.1延长机械设备应用寿命
        现代工程施工较多,施工环境存在较多的变化与不确定性,如一些现代工程项目需要在温差较大的环境下作业,或在一些潮湿、冰冻等环境下作业,部分机械设备的作业环境较为恶劣,会导致设备故障频发,影响机械设备的应用寿命。因此,采取科学的机械设备管理措施与维护措施,有助于降低环境因素对设备寿命的影响。由于现代工程机械设备投资较大,延长其应用寿命,可以降低企业设备成本。
        1.2有助于保障工程进度
        机械设备的性能、作业效率直接关系工程进度,一旦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无法运行,项目施工进度就会受到重要影响。为此,应做好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切实减少与避免机械设备故障的出现,为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提供条件,降低设备故障导致的工期延误风险。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应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机械设计技术水平的落后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差
        目前,我国电子科学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机械设计与应用自动化产业还远远落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国机械设计的产业创新及其应用自动化技术相对落后,主要是CAD/CAM技术的应用不广泛,因此,我国机械设计及其应用自动化产业发展还处于产业发展的中期阶段,缺乏进一步的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技术水平落后,自主创新能力差,导致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不能充分应用于实践。机械设计技术的缺乏制约了我国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工业发展。
        2.2工程机械设备配置不合理
        在开展工程建设施工时,需要借助于众多类型的机械设备来完成。由于各类机械设备的价格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需要做好相应的配置管理,使总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另外,根据不同的施工场景,所需要的机械设备配置也有所不同,要合理规划机械设备的管理,以达到优化建设成本的目标。但从实际工作中看,目前的机械设备配置中存在较大的问题。如在工程建设中,往往会采购一批价格较为昂贵、使用频率较低的机械设备;另外针对某些使用频率较高的机械设备,则往往采用租赁的方式进行使用,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使得租赁成本远超设备的购买成本。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如不能爱用科学化的机械设备配置方法,将会极大提高工程建设的总成本,不利于实施可持续的施工任务。
        2.3操作与应用不规范
        缺乏可操作性强的操作制度,许多操作人员在应用设备、使用设备的过程中不重视规范,一些错误操作导致设备出现了不必要的磨损、老化与故障。部分员工是短期工,操作技能偏弱,违规操作的问题较多;加上项目施工赶进度,大部分机械设备处于长时间、高负荷运行状态,容易引发设备事故。


        3机械工程设备管理的改进方法
        3.1引入标准化管理思维,构建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管理需要依托完善的、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制度要求,规范机械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在进行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时,如果不具备有效的管理制度与体系,就无法为标准化管理提供支持,从而影响设备管理效果。基于此,在工程施工中,需要依据机械类型、人员与施工要求,编制科学的设备管理制度,使其渗透到机械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如设备选型、采购、日常维护、保养、设备操作、设备报废等。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应体现标准化与规范化,确保设备管理人员与维护人员能够按照制度要求,科学管理和维护设备。比如,在制度中明确要求设备操作人员填写日常维护记录、设备运转状况记录、相关费用记录等,通过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对机械设备的维修状况、保养状况、运行时间与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作业计划、维修管理等提供可靠依据。
        3.2规范工程机械设备的施工操作
        首先,要强化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企业要重视日常的技术培训,通过技术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能力,使其能够全面掌握施工操作的方法。针对施工人员忽视安全生产的状况,可定期举办违规操作危害性的讲座,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彻底杜绝所存在的侥幸思想,坚持规范操作,避免产生各类安全事故。其次,完善机械设备施工管理制度。可以建立并实施“两人一机”制度,将一名工人员与一名技术人员化为同一小组,技术人员要随时基于施工人员以专业化指导,如施工人员出现操作不当及忽视施工安全等情况,技术人员要及时提醒并纠正此类行为,提升工程机械设备操作的效率及安全。最后,建立起安全事故应急及处罚机制。施工企业在建立起应急机制后,可提升安全事故的救援速度,以最快的效率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针对导致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要深入调查,给予责任人及实际操作人员严厉的处罚,起到警示全体工作人员的作用,使施工人员能够主动遵守操作规范,从源头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3.3不断优化技术,实现高质量生产的全流程自动化管理模式
        机械制造及生产自动化技术应用企业,能否取得科技成果,主要取决于企业是否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实现生产自动化。同时,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它应用于机械设计制造生产自动化,其应用目的主要是直接提高企业生产过程和工作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的大幅度减少,提高效率,适用于许多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因此,该技术可以直接提高企业生产过程的效率,是企业自动化生产技术的最大发展。它还可以直接改善企业生产工艺,促进安全生产的逐步提高,减少企业员工日常工作中的安全生产隐患,提高我国制造机械行业日常工作的安全生产水平。然而,基于对我国制造业总体发展状况的分析,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还不能完全实现。因此,我国机械设计与产品自动化制造技术的综合应用还没有达到其目标。因此,要实现我国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健康发展,我国企业应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优化技术加以改进,实现高质量生产的全过程自动化管理模式,从而实现企业质量和生产管理效率的实质性提高,同时促进整个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结论
        工程机械设备是实施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性条件,为确保机械设备使用效率,应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要依据工程建设的规模及标准,选择最为合适的机械设备。为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需制定出严格的工程机械设备操作标准,强化施工人员管理,从源头避免出现安全事故。此外还要构建起信息化机械设备管理系统,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发挥出工程机械设备的作用,使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薇.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方农机,2019,050(003):128,143.
        [2]张钟钦.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与应对策略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000(006):37-38.
        [3]夏伟云.工程机械设备智能化管理工作策略[J].中国设备工程,2020(24):24-26.
        [4]刘庆.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策略[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24):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