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84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工程的地质勘查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是建设企业开展工程项目施工的前期重要环节,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与安全。本文针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当中,由水文地质问题造成的危害,以及水文地质问题的处理措施展开探究分析,以期能够为提高工程地质勘察效率与准确性,确保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安全稳定进行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工程施工;地质勘查;水文地质问题
引言
通过对施工范围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的考察和分析,掌握地下水的走向特征和运动规律,深刻的影响着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水文地质条件是整个工程勘察工作的重点之一。有效的掌握工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对避免工程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在逐渐增大,工程建设的技术难度也变得更加复杂,这就要求地质勘查工作要切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工程勘测手段,加强水文地质勘察,避免水文地质问题对整个工程项目的不利影响,水文地质勘测是整个工程施工前期工作的重点,正视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和危害,水文地质问题的勘测是整个工程勘察工作的重要内容,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取决于水文地质因素是否符合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
1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重要性
在实际的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中,要对地下水情况进行重点的勘查,要针对地下水的水位情况进行重点勘查,可以将勘查的结果与现有的数据进行比对,一旦发现地下水水位出现异常就要进行及时的反馈,地下水的情况直接影响着施工场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对于基础的建设至关重要。所以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只要完成的比较好,有利于保障建筑物的稳定,同时也能够为工程的防护工作提供一定的支持。
2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
2.1岩土水理性质危害
其一,岩土体具备软化性。地下水位以上的岩土体由于地下水上升而被浸入之后,通常会对其力学强度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岩土体硬度降低,逐渐软化;特别是在地层中有膨胀土层、泥岩等容易软化岩土体,更容易在岩层内形成软弱夹层,当软弱夹层附近有临空面的情况下会严重削弱了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对工程施工而言,需要根据松散岩土、坚硬岩石两类来区别岩土体的透水性,松散岩土的颗粒越粗越均匀,其透水性能就越高;坚硬岩石的裂隙或者岩溶发育程度越好,其透水性就越高。在工程施工期间,往往运用渗透系数来表示去透水性能,通过开展抽水试验或压水试验来获取渗透系数,从而为设计人员设计工程提供重要参考。其二,岩土具备解崩性。其含义是指岩土体受地下水作用而逐渐湿化,造成其内部颗粒连接强度降低甚至消失,岩土体因此崩散解体,会对工程施工造成极大危害。不同类型的岩土体其解崩性也因此不同,往往受岩土体自身的颗粒成分、结构关系等因素影响,设计人员要按照沿途类型,来准确评定且解崩性能。其三,岩土具备给水性。其含义是指保水岩土在只受重力的作用下,所能够自由流出的水量,一般用给水度进行表示。通常给水度越高,工程施工场地便可以在更短时间内梳干水分,减小施工周期[1]。其四,岩土具备膨胀性。岩土在吸水之后其体积会增大,反之其体积会减小,容易出现裂缝、基坑隆起等现象。在开展工程地质水文勘察工作期间,应当针对岩土体的胀缩性予以分析及评价,优化设计方式,努力规范施工,从而提高施工安全与质量。
2.2地下水位升降变化
地下水是水文地质中核心的因素,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而且造成地下水位变化的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通常情况下,地下水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季节或者时间的推移都会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的都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不过对于工程建筑而言,一旦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对工程造成影响。
首先,如果地下水水位升高,势必会导致土壤被地下水侵蚀,可能会导致土壤出现盐碱化,导致土壤本身的特性遭到破坏,这样一来就势必会导致土壤无法承载上面的建筑物,并且如果侵蚀的程度进一步的加大,很可能出现塌方,这样势必会给工程造成影响[2]。另外,地下水水位的过度下降也会对工程建设造成影响,地下水水位的下降会导致地面出现下沉的情况,会直接导致地面的形态发生变化,对工程的施工带来不利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引起地下水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大多是人为因素,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只要进行规范的操作,就可能避免地下水位下降。
2.3地下水动水压力的影响
在具体施工环节,自然条件下的地下水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影响较小,但是一旦出现人类工程活动,地下水的自然条件就会发生变化,动水压力就会出现失衡。动水压力异常升高或降低,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地质灾害,这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都会造成极大的不利。
3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处理措施
3.1明确水文地质勘察内容
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之前,要对勘察内容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尤其是对水文地质的勘察更是如此,明确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了解工程施工地点的地下水变化情况这其中包括地下水水位的历史情况,这样就可以将勘察的结果与历史情况作出比较分析,帮助我们作出判断;第二,要对工程施工地所在区域的地下水深度有所了解,并且要对不同深度的水流情况进行勘察;第三,这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地下水的渗透情况进行勘察,并且要时刻掌握渗透的情况;第四,对施工所在区域的水质情况进行勘察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主要勘察该区域水资源的污染情况,为防止施工时造成水资源的污染[3]。
3.2做好污染调查工作
在对水文地质进行合理勘察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开展水质污染情况的调查工作,不仅能够更加快速掌握施工区域内的水质现状,还可以及时做出相应预防与保护措施。在实际进行水质污染情况调查前,需要相关人员仔细分析污染问题给水源区域所带来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了解地表水污染情况,从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居民的意见进行有效调查,为制定相关解决措施提供合理的依据[4]。
3.3对水文地质勘测现场地下水进行实时与长期监测
对地质勘察现场的监测是保证地质工程勘察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防止水文问题对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的关键,相关勘查技术单位需要对勘察现场地下水条件进行现场实时与长期监测的监测,严格按照监测制度和相关标准执行监测工作,明确现场监测的目的和指标,对技术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规划具有重要的作用[5]。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企业在开展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注重根据施工区域水文地质的实际情况,严密监测好地下水的水位与状态,针对水文地质问题造成的不同危害,必须采取针对性较强的应对措施。以此提高勘察效率与勘察的精准性,确保工程施工建设质量,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秦文科.探究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性[J].世界有色金属,2017(8):207-208.
[2]李宗春,杨晋炜,马艳培.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7(8):77-78.
[3]俸涛.水文地质工程的渗漏技术措施探讨[J].中国金属通报,2018,000(002):200-201.
[4]李风增,谢宜欣.浅谈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J].居舍,2020(01):11.
[5]张伟元.探究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