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保理念的辐射环境监测发展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郭敏娟
[导读]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
        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新时期核技术和核能的利用与发展使得社会对于生态环境辐射质量十分重视,因此有必要借助专业技术和设备对辐射环境加强监测与防护。通过概述辐射环境监测工作,分析当前辐射环境监测发展存在的问题。基于环保理念围绕应急监测等方面探究辐射监测发展优化手段,创建完善的辐射环境监测体系。
        关键词:环保理念;辐射环境监测;应急监测
        引言
        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要求,环境保护职责划入生态环境部,强化了陆海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的统筹协调。随着国内核电项目进入新一轮快速建设期,沿海核电对辐射环境安全的压力与日俱增,周边国家核设施存在的潜在风险同样不容忽视,都对我国辐射环境监测和应急保障能力提出了更大挑战。因此,辐射环境监测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辐射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构建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将为实现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基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紧迫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1辐射污染特征
        辐射污染是一种用眼睛看不到、用手也不能触摸到、没有颜色与气味的能量或者射线污染,与此同时辐射污染是出现在运用过程中,所以辐射污染的控制无法完全消除,仅有将辐射污染控制在人类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一般来说,电磁辐射污染主要来源于广播电视系统发生设备、雷达与通讯、导航系统无线发射设备、医疗与科学系统射频设备、高压电网设备等。
        2监测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辐射环境监测系统属于持续、长期的工作,需要全天候运行。当前环境监测系统中运行故障率较高,原因是辐射监测设备很难长时间稳定运行,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其数据采集准确性和可靠性会出现下降问题,产生较大误差,影响环境辐射监测工作开展。监测系统运行过程存在以下问题:(1)当前环境辐射监测设备无法对辐射指标进行全方位监测,例如空气中沉降物含量、气溶胶含量、碘含量等的实时监测。但上述元素是分析空气核辐射情况的关键指标,若无法充分监测此类元素会对环境辐射监测工作产生较大的限制。(2)部分自动化监测站设备经过长期运行受到使用寿命的限制,在监测工作中出现超负荷运行情况,导致线路损伤。当此类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其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提升,核电站会出现电力供应不稳定的问题,增加辐射污染情况。(3)当设备出现故障后部分维修人员未及时开展检修排查工作,故障处理不及时则会对于周边生态环境产生消极影响。若环境辐射监测系统无法全面监测项目,很难24h自动监测干湿沉降物、气溶胶含量和碘含量,对于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产生限制。
        3基于环保理念实现辐射环境监测发展的对策
        3.1健全辐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一是紧扣辐射环境监管需要,着力加强海洋辐射环境监测顶层设计与工作规划,将辐射环境监测工作有效融入“十四五”核安全规划和“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二是明确监测任务分工。国家级力量负责实施近岸海域外的其他管辖海域和域外海域监测,牵头应急监测;省级力量负责实施近岸海域国控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及核设施周边海域监测,并承担管辖海域的应急监测任务。按照采测分离的原则,统一实施辐射环境监测与生态环境监测采样工作,实验室分析由国家及省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承担。三是明确技术支持单位的任务分工,根据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推进海域环境监测中心辐射环境监测实验室能力建设,统筹承担海上辐射环境监测工作任务。


        3.2加强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管理
        (1)加强辐射环境监测自动站运行管理:严格根据《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运行技术规范》做好运行管理,落实日监视、月巡检以及预防性检修、定期维护检修等工作,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强化考核工作,保证监测站运行可靠。(2)落实自动监测站性能测试:全面实施自动监测站性能测试工作,对自动站建设与运行经验进行总结,为下一步建设工作的开展夯实基础。(3)适度建设自动监测站:自动监测站建设坚持科学合理、代表性强,建设过程中,充分汲取日本福岛核事故监测经验教训,将监测点位布设在大气环流路径及我国重点核设施周边等位置,以便准确、及时、全面反映我国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防治、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建设,投运96个,完成安装调试107个,完成设备供货128个。(4)加强核设施监督性监测:对所有重要核设施监督性监测方案进行技术评审,进一步加强核电厂流出物放射性监测、海洋放射性监测等工作。
        3.3做好日常监督检查方面的工作
        日常监督检查工作非常重要,辐射工作单位稍有疏忽就会为人们带来不必要辐射损伤。(1)辐射监管单位以《辐射安全许可证》管理为核心,检查辐射工作单位的辐射活动。(2)监督检查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运行与维护情况。放射源工作场所、贮存场所、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射线装置使用场所以及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安全运行及维护情况。重点关注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监控设备、工作信号、防止误操作装置和意外照射等安全设施运行与维护情况。(3)监督检查辐射安全和防护制度与措施的建立和落实情况。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包括台账管理、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人员培训制度、个人剂量和健康监护管理制度等。
        3.4加强宣传力度
        通过新媒体对辐射相关知识及辐射安全防护有效策略进行科普,引导社会大众了解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辐射源,通过对辐射危害的了解来提高防辐射意识。例如最常见的电子设备使用和放射医疗工作。对于手机及电脑等电子设备而言,智能手机的娱乐功能相对更多,人们使用手机的时间也随之增加,长时间使用手机可能也会产生较大的辐射,尤其是在电话接听的一瞬间,为此更应当将手机尽可能远离人体,而对于电脑而言可以通过安装纤维玻璃等方式来减少显示屏的辐射。对于放射医疗工作而言,我国放射诊断技术应用较为广泛,X光机、CT这些医疗诊断器械虽然促进了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会给医护人员及受检患者带来一定的辐射危害,医护人员和患者应当通过防护服等专业器具做好辐射防护工作,从而有效避免辐射带来的危害。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核技术利用规模较大,核技术利用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极易对周边环境产生辐射污染,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我国在核辐射安全监管方面投入了较大人力、物力与资金,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监管体系,为进一步促进核辐射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强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管理、完善核与辐射事故应急体系、加强放射性污染处置队伍建设、做好辐射环境保护宣教工作,切实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志勇.探讨环保视角下的辐射环境监测发展问题与措施[J].低碳世界,2020,10(8):36-37.
        [2]张龙辉,支边,许向军.基于环保理念的辐射环境监测发展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1):54.
        [3]张小康.环保视角下的辐射环境监测发展问题与措施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23):152.
        [4]钱锐,孙国金,黄仁杰,等.国内外近岸海域放射性监测比较及发展建议[J].环境影响评价,2016,38(5):51-54.
        [5]陈立奇,何建华,林武辉,等.海洋核污染的应急监测与评估技术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11,13(10):34-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