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445400
摘要:本文结合利川市水文气象及河流水系情况,探讨了当前利川市水文面临的主要形势,最后给出了几点提升利川市水文服务能力对策,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水文服务能力;形势;对策;利川市
1、利川水文概况
1.1水文气象
利川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其河流分部呈典型的放射状,从中部顺着地质构成线和山势向四面八方流出。气候为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山峦起伏,沟壑幽深,海拔高度不同,气候差异明显,为典型的山地气候。夏无酷暑,云多雾大,日照较少,雨量充沛,空气潮湿。主要灾害性气候有:低温连阴雨、干旱、暴雨洪涝、大风冰雹等。利川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光照不足,热量偏低,降水量充沛,气候差异明显。
1.2河流水系
利川市河流众多,5 km以上的河流有88条,其中20 km以上河流14条,分别属于长江流域的长江上游下段水系、清江水系和乌江水系。清江水系在利川市境内集水面积1547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3.6%。干流在境内长92.2 km,清江两岸形成了众多的支流,其中大于100 km2的支流有3条,即马前河、元堡河(忠孝河)、小溪河。乌江水系在利川市境内集水面积1808 km2,占全市面积的39.2%,主要有郁江和唐岩河(利川境内称三湾河)两大支流。长江上游下段水系在利川市境内集水面积1252km2,占全市总面积的27.2%,主要有磨刀溪和梅子水两大支流。
2、水文面临的主要形势
2.1水文防汛测报任务艰巨
对于突发性暴雨洪涝灾害来说,其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较为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大众对水文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开展水文工作的过程中,除了要将常规断面的测报任务工作做好外,还要加强水文预测预报,以将未控地区和未控断面的应急测报工作做好,进而将完整准确的水文情报预测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市防办。实际上,水文预测预报工作属于全新的课题,再加上利川市内的未控地区较多,因布设的站点数量不足和自动化水平较低,这些一直是水文部门的短板。清江上游洪涝灾害频繁,据近几十年观测资料统计,超警戒水位洪水发生的频率有所增加,严重危害着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且社会大众的反应较为强烈,利川市党委政府十分关注该问题,防汛测报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布设站网的过程中,应对人口密集重要城镇上游流域内增加站点布设数量;同时还要结合利川市水务实际,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制定出完善的监测报讯方案,并对自动化监测站点进行充分利用,以提升测报水情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水平。除此之外,还要结合现有的条件研究并制定出完善的水文预报方案,并在日常实践过程中对其进行修正和检验,使其不断趋于完善,进一步促进防汛测报任务顺利实施。
2.2水量水质同步监测任务成倍增加
自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贯彻落实以来,水文监测数据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因水量水质监测频率和密度不断增加,再加上新建监测站点数量的提升,使得监测任务得到了大幅度增加,对于利川水文工作者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3、提升利川市水文服务能力对策
3.1扎实推进水文现代化
应始终围绕“补短板、强监管、优服务”主线,统筹大江大河水文监测项目,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为重点,以进一步提升水文建设中的现代水平。①针对利川市水文依然存在站网功能不全、监测能力不强的问题,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水信息采集现代化、水信息传输网络化、水信息处理智能化、水信息服务产品化的建设,以对空白区水文监测站网不断进行充实,对农灌区墒情检测体系和水生态监测体系不断进行完善,进而完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水文监测站网体系;②水利事业的宏伟蓝图需要水文部门的参与,要在新的形势下统一思想,以“水问题”为导向,积极开展水信息的监测,做好水文章、维护水生态、确保水安全,参与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参与水利行业强监管工作中来,协助水行政主管部门守住水利工作两条底线,积极推动河长制由“有名”向“有实”、由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转变。;③利川水文站应及时转变思路,寻求多部门、多领域、跨行业的合作,集成各行业优势和成果,提高水文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从“单向”服务方式向“多向”服务合作转变,由“单一成果”输出向“集合产品”输出转变,以更好的同“服务水利行业强监管”的岗位要求相匹配。
3.2不断强化综合保障
①强化科技和人才保障。在开展利川水文工作中,应始终坚持技术六站,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创新、技术攻关等重点项目,还要与科研院所加强沟通交流,进一步拓宽战略合作范围。为了优化人才结构,应加大培养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始终坚持人才强站,积极探索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还要对水文人力资源配置进行优化调整,以尽快培养出一批优秀年轻的骨干人员。②强化人才队伍管理。加大管理创新力度,确保业务与管理之间的有效融合,不断提升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水平。对精细化管理继续推进,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现有的制度体系进行完善,日常水文工作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对科技成果转化办法进行探索,编制相关的激励措施,如岗位聘用、绩效考核等。对现有的管理手段进行改进,并结合基础信息,对管理流程进行规范,凸显管理中的信息化水平。③强化政治保障。对职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尽快构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以提升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和事业心。与此同时,还要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对日常及长期监督管理工作不断进行强化,积极营造出清正廉洁、作风清正的水文政治生态。
3.3全力抓好水文服务
水文是监测研究水的数量质量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学科,是水利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它通过对水位、流量、降水量、泥沙、蒸发、地下水位及水质、墒情等水文要素的监测分析,研究水资源的量、质及其时空变化规律,预报洪水和旱情,全面提供有关水的信息及分析成果,为国民经济建设、防汛抗旱、水资源的配置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利川水文站应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水文测报、水功能区动态监测、区域水资源监测、水生态监测、水文服务体系建设、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城市水文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加快水文改革发展步伐,提升利川水文现代化水平,同时加强水文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提高应对突发性水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大项目建设提供及时全面优质的水文服务。
参考文献:
[1] 吕兰军 . 实中央一号文件提升水文服务能力的思考 [J]. 水利发展研究,2011(3)
[2] 陈文军 . 实现水文现代化战略的几点思考 [J] 陕西水利,2011(10)
作者简介:
黄国洲(1966.08),男,土家族,湖北省利川市人,本科,副高,从事水文勘测、水文统计分析、水文预报、洪水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