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260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为实现粤港澳三地共同发展,必须加深交流和合作,这不仅仅是粤港澳三地的天然地理优势上的区域合作同时也具有更加深刻的社会意义。在此背景下,艺术类院校的教育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各高校之间的学分互认增多、校际合作加强,另一方面国内、国际间高校的竞争加剧,需要我们克服现有的困难,直面挑战。文章通过对艺术类高校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探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粤港澳大湾区概述
2019年2月18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是由我国的广东珠三角九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区域合作片区,要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教育科研重要场所和人才培养高地,同时也要加强艺术类高校的建设,推动形成百家争鸣新格局。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这对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地位的深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意见》提出深圳要做强人文社科和艺术体育等特色学科,建设成立具有全球视野的艺术类高校。同年8月30日,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在广州美术学院调研,强调民族复兴必然要求文化振兴,不断学思践悟,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因此,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中美贸易战,以及香港问题的大环境下,做好艺术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在眉睫,高校辅导员责任在肩,义不容辞。
二、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课程基础普遍偏弱,人文素养有待提高。有的学生甚至会把艺术专业的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立起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安排挤占了他们专业课学习的时间,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兴趣不足,对他们的专业发展作用不能匹配上时间价值。艺术类高校大学生思维天马行空、独立意识强烈、自制力不足,导致在校园生活和学习中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足够认识。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性和理论性,在教学方法上有着固定的内容和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没有完全适应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艺术类大学生更愿意参加更多的艺术实践活动,而且专业学习形式相对自由,比如下乡写生、熬夜赶作业等,养成了更加感性地理解人与事务,缺乏理性思维。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手机控”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收到期望的成效。艺术类高校管理相对宽松,违纪违规成本太低,这使得学生们缺乏纪律意识,经常抱有侥幸心理。因此,课程点名、课堂提问和挂科后补考重修等传统的管理方式发挥不了与综合性院校等同的作用。同时艺术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多的是以院系辅导员为主,师资力量薄弱,而且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单向灌输式教学,老师热情澎湃,学生默默低头不语,没有形成双向沟通反馈模式。
三、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针对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的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师资力量,丰富教学方式等,使他们能够真正听得进、用得上。
(一)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增强身份认同
高校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必须坚定立场,牢记使命,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为投入到国家的战略规划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艺术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时刻注意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结合当下时政热点和艺术类高校的特色,根据学生喜好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养成学生对国家政策的认同感以及自身的责任意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规划,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是需要教师耐心的解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国家战略的深远意义,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比如,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就是一桥拉动,珠三角西部棋子全盘皆活的标志工程,以及2019年8月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定位,对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来说,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过去,传统的粤港澳之间的合作大多是政府领头的产业方面的合作,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更多的是共建营商环境,共享科研成果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各高校学生息息相关,当前,以教育部门和高校牵头为主,充分发挥岭南传统文化的优势,跨越粤港澳三地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为高校学生营造更加开放包容的氛围,增加身份认同感。
(二)发挥大学生党员在校园安全建设当中的作用。
通过科学选拔、完善培训和协同工作,发挥艺术类高校学生党员的作用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榜样力量,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辅助者。艺术类高校的党员发展工作相对综合类院校是明显不足的,艺术类学生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性不够,就中国画学员来说,现有正式党员只有3名,更应该利用仅有的力量,树立榜样,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同学中的号召力,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中来。
(三)互联网+大数据,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智能手机不断普及让手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载体,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政治觉悟和价值观。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实时性特征为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提供更加宽阔的平台,积极正确使用微信群、网课等方式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实现双向沟通反馈教学,把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
对于大数据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不应该再运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现代大数据思维,让学生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念看法,积极收集学生的学习想法,并形成每位学生的画像。以班级学生为一个整体,分析学生对现有教学内容的感兴趣程度、存在哪些想法等,教师在针对性对问题学生跟进。
四、结语
在新常态的中国经济环境下,粤港澳大湾区提出,这对于艺术类高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对国家长远战略的深刻了解和认识,与时俱进,调整教学理念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倪赛力,张红玲,闫东. 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8(5):5.
[2]李宝.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2018(48):74.
[3]蒋业华.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6):92-94.
[4]杨永聪.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广东高校创业教育的优化分析[J]. 韶关学院学报,2017,38(8):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