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诚祥东强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技术人员应掌握地基基础检测的关键技术,严格执行检测标准,从根本上规避外界因素的影响,保证地基基础检测的精准性,为提升岩土工程的综合效益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地基检测;强夯地基;应用
引言
强夯法是指通过吊机将夯锤起吊至一定高度后,放开夯锤,使其做自由落体运动,利用夯锤下落后对土体产生的冲击和振动,提高土体密实度,从而提高其承载力并降低压缩性,达到提高土体强度的目的。由于具有加固效果好、适用范围广、施工机具简单、经济效益高、加固处理速度快等优点,强夯法被广泛运用于大面积填土地基的处理中。
1地基基础检测的工作事项
对地基基础开展检测工作时,应确定其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情况。①软土地基工程中,区域土质较软,可借助基础工程建设,保障工程建设的稳定。同时,对施工建设人员提出了诸多专业性作业要求,由此形成了先进性的施工方法,如填石、加筋等。此类施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地基承重性能,使其受力面积获得增加。②地质以特殊性岩石为主,在对其开展基础工程检测工作时,要求检测人员结合基础实际情况,加强地基处理审核力度。在选择检测仪器时,保障仪器测量的精密性,以此增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③地基基础工程位于自然区域时,对其开展的基础检测工作,应综合考量多重客观条件,如环境变化情况、灾害因素等。此类客观条件具有不确定性、变化浮动性等特点,将会对地基基础工程的检测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山体滑波、温度骤降等,将会提升地基基础工程的检测难度。在特殊环境条件下,检测人员应仔细完成相关检测工作,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必要时采取重复检测形式,保障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2地基基础检测运作问题表现
(1)检测标准未统一。在现阶段实际运行的检测单位中,部分单位为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实力,采取检测价格下调的措施,以期获得检测资格。此种现象严重扰乱检测行业的整体工作品质,产生检测质量不均衡、检测价位与检测结果不匹配等问题,降低检测单位的社会信任度,使其在市场发展进程中失去源动力。与此同时,检测低成本的条件下,将会造成检测设备先进性不足、检测人员专业性不强等问题,由此形成具有偏差性的检测结果,加大了工程安全威胁,有碍于相关单位有序发展。(2)检测设备先进性不足。部分检测单位,尚未认知设备先进性的重要性。当遇见地基基础工程位于岩层地质区域时,难以借助高科技完成检测工作,采取估算、相似数值评估、程序跳过等形式,造成检测结果不全面的情况。
3不同地基检测方法在强夯地基处理检测中的应用
3.1案例背景
本文是与一家检测公司联合分析的,如图1所示。图1:实验室分布的三个测试地点采用12排、2m距离、12m长度的插值多功能观测系统进行记录,采集1024ms,一侧用锤子触发观测,每一个字排列在五个通道中,重63.5kg。
3.2检测结果与分析
1)静载实验数据分析:在动探点进行静载试验,承压板的中心与动探点基本重合,如下图2所示。
根据上述曲线分析,在基础活性物质的承载力小于150kPa到4.6 - 12.3 MPa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变形模量,地震后变形模量为15.8 - 21.6 MPa,以满足设计要求,验证动态接触结果的有效性。
2)运动数据分析:力样本探针的位置与面波的位置相同,采用公式N=10K/S捕捉入侵者和相应的锤数,其中n是每次命中的实际锤数,k是每次命中的命中数,s是每10厘米命中的命中数。然后,每隔10厘米对杆进行长度校正,并绘制深锤螺栓的曲线(如图3所示)。
图3对测量点1的强度极限进行了分析,使1 - 10次打击的深度在0 - 5.6m之间,平均为5.2次打击,地面力量估计为212kPa。该地区的袭击次数为4 - 14次,平均9.1次,地面承载能力估计为251kPa。取样点2光泽度区域的锤形在0 - 5.2m深度的1 - 8击之间,相当于截面4.8击和208kPa的承载力。该地区的袭击次数为4至13次,平均9.3次袭击和253千帕的袭击力。
3)雷频数据分析:雷波音速度试验是对施工前后有效土体质量的分析,其中波浪速度由相同的实验室位置决定。然后,方程式v =(0.87+1.12σ/1+σ)和方程式v =(0.87+1.12σ)。其中v是表面波的速度,而v是剪切波的速度,σ是泊松常数。计算剪切波速,然后通过绘制图4-5所示的集成频带来分析强表示前后的剪切波速。
经过图4~5对比可以看出,强夯后速度比强夯前速度有着明显提高,强夯加固的效果随着深度增加而明显变小,随着深度的增加面波波速也在逐渐增加,土体的承载力也在发生变化。
3.3结果分析
(1)各影响因素对强夯夯沉量影响由大至小依次为夯击能、干重度、孔隙比、含水量、夯击数,且此5个因素对强夯夯沉量的影响均较大。(2)各影响因素对强夯间距影响由大至小依次为夯锤底面面积、夯锤直径、夯锤重量、夯锤落距、夯击能。其中,夯锤底面面积、夯锤直径、夯锤重量对强夯间距的影响较大,而夯锤落距对强夯间距的影响较小。(3)各影响因素对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影响由大至小依次为干重度、夯击能、夯锤底面面积、含水量,且此4个因素对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的影响均较大。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并且如期完成,应该加强对岩土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技术的研究,全面勘查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岩土环境等,并且积极开展样品采样工作,要求技术人员掌握采样流程、标准及规范,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采样、保存、运输和检测,最大限度地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精确掌握岩土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为岩土工程的开展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黄种发.不同地基检测方法在强夯地基处理检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8(1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