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矿集团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和探索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于永洋
[导读] 摘要:青年职工是企业的未来,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山东中矿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招远市  265400
        摘要:青年职工是企业的未来,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关心培养青年职工成长成才,是企业着眼长远、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作为全国黄金行业重点骨干企业,中矿集团始终把青年职工教育培养作为人才强企战略的关键措施来抓,以提升人的素质为目标,以主题活动为载体,突出思想意识教育和岗位技能训练,培养了一支爱岗敬业、忠诚拼搏、创新担当的青年职工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
        关键词:中矿集团;青年职工;思想政治
        青年兴则企业兴,青年强则企业强。矿山企业生产环境复杂艰苦、劳动强度大,导致青年职工流动性大,给矿山企业经营管理和长远发展带来了压力。因此,中矿集团对青年职工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开展了全面调研,对其日常表现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减少了青年职工流动损失率,增强了青年职工爱岗敬业意识和共同奋进的集体精神,提升了青年职工队伍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一、中矿集团青年职工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山东中矿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中国金都——山东招远,属地方大型国有企业,以黄金采、选、氰、冶为主导产业,经营范围涉及旅游、服务、贵金属投资等领域,现有职工3000多人,年自产黄金5吨,年冶炼成品金15吨,连续十三年位居招远地方财政贡献排行榜首位,连年名列全国黄金行业矿产金产量、销售收入、经济效益前十强,连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中矿集团现有30周岁以下青年职工1000余人,基本上为招远本地人,本科学历10%、大专学历80%、大专以下学历10%。通过座谈交流、问卷调查,对青年职工思想行为特点进行了分析,总体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组织纪律性差。经调查,发现绝大部分青年职工尤其是95后纪律观念淡薄,对企业规章制度没有敬畏意识,自我定位不准确、不清晰,做事情习惯于以个人喜好为出发点,在迟到早退、习惯性违章人员范围中占的比重较大。遵章守纪意识欠缺,学习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和岗位操作规程不认真,对待自身工作不重视、不珍惜,遇到事情不遵循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按照个人意愿和理所当然处理事情,容易和同事或者领导产生矛盾。
        (二)缺乏敬业意识。许多青年职工工作作风漂浮,工作态度不端正、不认真,丢三落四,粗枝大叶,甚至问题指出后反复出现。没有把工作作为历练能力、展现价值的平台,也没有把工作当做事业做,工作中存在应付心态,满足于工作落实了,具体工作效果如何自己漠不关心,缺乏铺下身子研究工作、落实工作的严谨态度,缺乏精益求精的匠心意识和爱岗敬业意识。遇到急难险重的工作或者棘手难题,心存畏难发愁心理,习惯于搪塞推诿,不敢啃硬骨头、不敢涉险滩,缺乏青年人应有的朝气和魄力。
        (三)进取意识差。大部分青年职工养尊处优心态较重,喜欢或者满足于现状,缺乏改变现状的勇气,同时也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主动到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工作报酬高岗位的积极性较差,不求工作过得硬只求过得去。自律性差,有时工作热情只是三分钟热度,缺乏持之以恒和久久为功的韧劲。
        (四)缺乏集体精神。大部分青年职工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想问题、办事情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自身出发,缺乏换位思考意识。同时,缺乏集体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习惯于做评判者、指导者,自己可以放大别人的缺点,但是希望别人宽宥自己的缺点。集体荣誉感较低,在涉及到集体利益和荣誉时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待增强。
        二、中矿集团青年职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个性自由散漫。

经调查发现,绝大部分青年职工自我管理意识差,工作生活中随心所欲、自由散漫,缺乏严格自律,加之成长期间家庭和学校没有及时有效引导,最终导致青年职工缺乏纪律和规矩意识。
        (二)职场缺乏系统规划。青年职工基本上都是盲目性工作,没有确立清晰的职场规划,对自己工作的目的和职场的目标不清楚,缺乏目标指引,使其在工作中随波逐流。同时,没有阶段性清晰的职场规划,也缺乏对工作高要求和严标准,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能力的主动性比较欠缺,最终造成工作责任心差、缺乏爱岗敬业意识等问题。
        (三)成长环境优越。出生在胶东地区的90后青年职工尤其是招远本地的青年职工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生活压力和负担不重,缺乏把工作当成事业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也使得其在工作中缺少动力和进取心。由于成长环境比较舒适,这些青年职工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温室花朵”,习惯于褒奖表扬、不习惯被批评约束,习惯安于现状和享乐、不习惯艰苦奋斗。
        三、中矿集团开展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和探索
        (一)改变教育方式,由“大水漫灌”变“精准滴灌”,转变青年职工思想观念。针对青年职工的思想行为特点,转变管理思路,改变填鸭式的“大水漫灌”说教,实施精准式教育,通过岗位分布情况实行结对帮扶,由优秀班组长、管理人员根据青年职工日常表现对年轻职工开展教育,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结对帮扶教育改变自上而下的压力式教育为平等引导式教育,较好地化解青年职工的抵触情绪,引导青年职工认同企业价值观,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公司每月都对青年职工及帮教者进行评比,对最佳青年职工、最佳师傅给予重奖,对最差青年职工和最差师傅给予处罚,同时利用班前会、矿务公开栏予以公布,调动青年职工创先争优、积极转变的主动性。改变显性教育为隐形教育,通过井下通讯系统每班次播放青年励志短片、感恩教育视频等,着力让企业文化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遍布厂矿车间每个角落,引导青年职工的思想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逐步传播践行企业文化,与企业价值观保持一致。
        (二)建立长效机制,由“要我成才”变“我要成才”,激发青年成长成才活力。积极健全青年职工成长长效机制,健全了人事动态管理的激励机制,建立了军事化管理、诚信档案管理的约束机制,逐步推动青年职工由“要我成才”到“我要成才”的转变。人事动态管理制度,根据青年职工工作状态和工作效果随时撤换,对达不到标准化操作要求的青年职工,一律调到操作要求标准低的岗位或重体力岗位,直至下岗培训;对在工作标准要求低的岗位上表现好的,调整到标准要求严的岗位。根据动态调整情况,及时跟进教育措施,加快促进青年职工由后进职工向先进职工转变。把最严格、最严密的军事化管理制度引入企业管理,每月聘请预备役官兵进行军事训练,通过军训职工从着装、列队、坐姿到起立、答到,日常行为已经实现了准军事化,并且这种行为上的军事化直接延伸和放大成为操作上的标准化,增强了职工遵章守纪意识和工作执行力,有效解决了青年职工自由散漫、工作拖拉等问题。制定《诚信行为规范》,把每个青年职工有据可查的诚信信息纳入诚信档案,每年进行一次青工诚信情况社会调查,并在全公司公布职工诚信档案信息。诚信档案管理制度,强化了青工以诚待人、以信兴业、诚信为本的思想意识,“做文明公民,当诚信职工”成为全体青工的自觉行动。
        (三)搭建活动载体,由“各自为战”变“同频共振”,增强青工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注重以活动为载体,持续开展寓教于乐、主题丰富的系列活动,着力以活动引导人、以情感感染人,引导青年职工转变观念,主动与企业文化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频共振。设立每月主题活动日,坚持每月观看一部电影,题材涉及红色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引导、党史教育等,通过观影+交流的方式引导青工增强爱国意识、感恩意识。制定“1+1”青年职工工作模式,公司团委和团支部每月各开展一项技能比武、座谈交流、知识竞赛、趣味活动等主题活动,丰富了青年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青年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持续开展青工技能比武、中矿工匠评选、中矿技术能手选拔等活动,为青年职工搭建了学习交流、提升技能的平台,激发了青年职工学技能、增本领的主动性。三年来,共有200多名青年职工获得了职称资格证书,10名青年职工获得行业技术能手称号,5名青年职工获得烟台首席技师、齐鲁首席技师等称号,切实打造了一支能学习、善钻研、肯攻关的青年人才梯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