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汪卫国
[导读]
        甘肃建投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甘肃兰州
        国有企业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关键所在。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结构也面临深度调整。国有企业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改革促发展。在破旧建新的过程中,体制利益新旧碰撞,矛盾问题错综复杂,难度可想而知,如何推动改革顺利进行,加强国企党的建设是关键一招。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探索国企党建如何围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开展工作,找到国有企业的症结所在,突破瓶颈,增强国企影响力,从而稳固我国经济地位。
        国有企业作为党和国家最可依赖和信任的力量,是国有经济的核心力量,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大形势下,国有企业要不断提高自我能力,建设新的企业现代化制度。随着改革的深入,制度跟不上甚至阻碍国有企业的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国企党建工作出现问题,不能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所以国企党组织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开展党建工作,发挥政治优势,是现代企业制度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强化国企党建,坚持用党建“红色引擎”助推,加快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现代企业制度下党建工作面临的困难
        (一)企业党组织结构复杂,关系不顺。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命脉,随着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导致党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关系错综复杂,一般国有企业党组织归于控股党组织,而投资公司的党组织没有明确隶属关系,且投资主体较多,无法分清党组织的隶属关系。此外,存在同属一个党组织关系下,内部党员出现跨地域、跨行业的现象,影响党建工作的正常、深入开展。有的党员的流动性较强,国有企业党组织无法合理进行管理,导致部分党员无法及时参与党组织活动,出现众多“口袋”党员。同时,国有企业与市场接轨,党员干部腐败风险较高。近年来,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腐败查处屡见媒体报端,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无法抵挡利益的诱惑,在思想上与党组织出现偏差,思想逐渐腐败落后,党员意识逐渐淡薄,而党组织并不能给予良性引导、教育和管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直接影响企业的改革发展。
        (二)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入不够,契合不紧。
        十八大之前,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国有企业重发展、轻党建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部分国有企业对党建工作认识不清,忽略国企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削弱国企党组织的地位。十八大以后,随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不断加强,形势大有好转,但国有企业尤其是基层党建工作虚化、弱化、边缘化的问题依然存在,企业党建工作不能全面系统开展,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两张皮”问题不能得到立马解决。在当前新的发展格局下,国有企业必须借助国内国际双循环,坚持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但是国有企业尤其是基层企业党组织往往处于滞后状态,无法发挥出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真正作用。
        (三)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国企的领导机制也发生变化,之前的党政并行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形势。在党政领导“一肩挑”的新模式下,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工作的国有企业“一把手”普遍由生产经营领导担任,非专业的党组织领导对党建工作缺乏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对于开展好党建工作,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

部分领导干部依然存在“重发展、轻党建”的思想,导致以追求经济效益为先,国有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逐渐降低。再加上企业内部的党务工作者思想陈旧,不能与时俱进,创新意识不强、能力不足,依旧用老一套教育方式进行填鸭式教育,这也导致党员员工接受程度不高。无法满足新时代对党组织的要求,使得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受到极大的阻力。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国企党建工作的探究
        (一)提高思想认识,坚持强“根”固“魂”。加强党的领导,认清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 “魂”,国有企业领导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更加注重党组织的建设,系统谋划和推进党建工作,构建以党建为统领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将党的建设嵌入企业各项工作中,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对于企业的“三重一大”等重大决策,党组织要深入其中,不仅能够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也可以促使更多优秀员工进入党组织,该举措可以将国企的党建工作与经济管理相结合,也能够体现党组织的政治领导作用。在企业内部,要将党的有效政策以及重要思想落到实处,让每一位员工都要感受到党组织的重要性。扭转错误思想、错误认识。通过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员工搭建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平台。与时俱进,改善党建工作。企业不断发展,党组织也不能落后,要时刻认清 企业的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研究党员员工的思想和心理,有的放矢,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国有企业应该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主,通过创新活动,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以及向心力。党建活动要与经营发展工作有机融合,发展党员员工积极参与,这扩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能力,体现党组织对群众的关心,走进群众生活,了解企业人员的想法,从而进一步完善党组织的作用。创新党建工作运行机制,要构建以促进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机制,不仅仅要做好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还要在人才资源管理、素质考评等方面下功夫。
        (二)加强教育管理,强化队伍建设。党员是整个党组织的主体,也是党组织运行的核心基础。党员作风不 仅仅能够影响到党组织是否成功,并且也能代表国企党建的形象。重视基 层党组织建设,强本固基,明确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任务、考核奖惩,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堡垒作用。完善企业党务培训机制,吸纳作风 优良,品德兼优的优秀员工从事日常党务工作;设立奖惩机制,促使党务工作者更好地为党组织服务。严格党员发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党组 织。注重企业党员的培养,党组织要坚持不懈地培养优秀党员,要舍得在党员教育管理上投入资金和精力,培养党员上下一心,增强党员党性,提升业务能力,立足岗位贡献业绩。严格控制党员日常教育管理,随时关注企业党员的动态,严格实行奖惩机制,赏罚分明。不断提高党员综合素质,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全面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促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三)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推进企业深化改革。国有企业党组织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融合,有利于保证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属性。党组织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工作任务纳入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能够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执行,确保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二者的有机融合,能够保证国有企业在追求经营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有效化解发展弊端、不断校准发展目标,不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一以贯之”的重要论述,改革完善重大事项决策机制,推动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是中国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一环,不仅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也能体现出党对国家经济领导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国企不仅仅要抓住时机,与国际接轨,提高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党建工作更应该全面嵌入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完善体系,才能不断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才能不断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国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切实发挥国企党建的作用,实现党建强,发展强,永葆国有企业的青春和活力,是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