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旅游模式下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马园园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马园园
[导读] 摘要:在我国近几年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我国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也随之发展,随着在城市中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乡村的特有景观也引起了开发商的注意,所以当前乡村旅游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行业,与此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
        杭州华清设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2300
        摘要:在我国近几年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我国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也随之发展,随着在城市中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乡村的特有景观也引起了开发商的注意,所以当前乡村旅游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行业,与此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应该从保护乡村自然景观的角度出发,深层次挖掘我国乡村自然景观的利用价值,这样也能够加快我国乡村自然景观的保护脚步,对于乡村自然景观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确保乡村旅游在对于自然景观进行开发时,也能对其进行保护,让乡村旅游产业健康发展,虽然近几年我国乡村旅游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发展问题中也存在着一些的弊端。本文在乡村旅游模式下,对于乡村景观的设计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并且基于如何在乡村旅游模式下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提出了一些探讨措施,希望可以得到一些借鉴。
        关键词:乡村旅游模式;乡村景观设计;乡村旅游规划;研究
        1当前乡村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村民认识有待提高
        乡村景观建设中大量村民自发进行拆旧建新,这种大拆大建破坏了乡村景观的肌理和自然风貌,忽视了生态自然、地域风格和文化传承。因此,在乡村建设中,应注重宣传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造景风格,并结合当地地域元素,转变村民崇洋媚外、拆旧建新的思想,让其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当中。
        1.2乡土文化缺失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进行了新建、改建、扩建,提升了乡村的生活质量,日趋完善的设施让村民享受了便利,但是也带来格格不入的新洋房、景观大道、大广场等突出气势宏伟的建筑。乡村景观最重要的是乡村文化的传承,在满足物质富足和精神饱满的同时,不应打破当地的自然生态、传统文化、地域特色等形成的乡土景观。
        1.3缺乏生态保护
        农村建设中缺乏对自然因素的考虑,再加上一些项目日程紧张,任务繁重,片面追求形式美,从而忽视了农村景观自身的生态价值。许多乡村在设计改造的过程中乱搭乱建的行为破坏了自然风貌,在农业种植中出现了农药、化肥的乱用现象,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导致了公共空间卫生整治难,乱丢垃圾、随意踩踏草坪等现象,伴随着游客的增加带来了难度,基础设施建设深入的还不够全面。自然环境其自身修复期很长,我们在进行设计时,一定不要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我们对生态价值的认知。
        1.4景观设计缺乏新意
        目前,现阶段很多美丽乡村设计千篇一律,美丽乡村的新面貌充满着模式化,乡村的民俗风情和建筑风貌逐渐丢失,建筑和景观营建过于商业化和形式化。这是因为很多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没有更多地考虑不同乡村的地域文化和环境以及人们的需求等因素,所设计的东西大多只追求观赏性而缺乏了实用价值。应在尊重当地文化和特色的基础上,来发扬当地乡村文化内涵,而不是一味地用城市化模式来进行衡量设计。
        2乡村旅游模式下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建议
        2.1基于乡村旅游行业的平台
        乡村自然景观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非常大的平台,乡村自然景观成为旅游项目,就要求当地的经营企业发展模式也需要发生重大的改变,因此要通过管理者,还有经营者共同努力,建立起基于乡村旅游行业模式的平台,建立统一的旅游市场体系,开展以农村生态文明景观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并且突出当地的景观特色。乡村生态景观旅游需要在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将其转化为一种固有的旅游产品。这种产品需要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人文气候条件,随后选择适合其自身具体情况的发展模式和旅游管理模式,从而大大提高乡村生态景观旅游的质量并为后期吸引大量的游客提供基础。


        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以通过让乡村的农民广泛参与到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来,可以通过自建农舍和农家乐的模式,通过多家企业联合开发形成旅游的开发公司,或者通过入股的方式创立旅游管理公司,这样就更能激发游客的兴趣,提升景点的吸引力,并且及时调整当地的旅游管理策略,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充分关注人们的旅游意向,针对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和营销方式吸引游客。
        2.2基于乡村旅游业的中国乡村景观吸引力的有效提升分析平台
        如何基于乡村旅游业发展有效地提高乡村景观的吸引力,一是有效的引导自然景观和创造乡村文化,二是在发展景观的同时,对景观进行一定的保护,乡村的自然景观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其中包括一些自然形成的景观,以及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形成的文化景观。近几年,随着我国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乡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这对于乡村地区的影响也显得越来越大,甚至有一些乡村地区在外观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在乡村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乡村所存在的一些非物质文化景观却在不断地消失,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同时,要对乡村的文化进行一定的保护,让保护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三是要对乡村的空间结构进行合理的安排与优化,近几年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乡村地区经济的繁荣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联系,使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城市中的居民越来越喜欢近郊旅行,人们对于乡村所具有的独特的地域色彩与良好的生态环境情有独钟,这在未来的旅游过程当中也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
        2.3基于景点的生态旅游模型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实践表明,乡村生态旅游不仅可以满足城市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而且可以增加乡村的旅游发展,也繁荣了乡村经济。同时,乡村文化促进了乡村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剩余的乡村劳动力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并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4依托历史文化作为乡村文化旅游模式
        在发展乡村旅游行业的过程当中,要不断地对乡村地区所存在的文化内涵进行一定的探索,使乡村文化特色能够有效地凸显出来。由此可以看出,在进行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与开发过程当中,要对于当地的文化旅游进行一定的整合与开发,如果对于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更深度的开发,不仅可以使当地的旅游行业发展的更加深入,乡村的产业结构得到更好的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收入来源更加广泛,同时还可以使乡村旅游产业更具竞争力使得乡村旅游更加持续发展。
        2.5依靠城市作为“农舍”模式
        乡村旅游可以以城市居民为市场目标开展旅游行业,许多城市接近乡村,形成了“城乡之间的旅游带”。随着交通的变化和道路条件的改善,这一范围将逐渐扩大。让城市居民能够去这些地方体验乡村生活,并在业余时间培养自我修养。
        3结语
        乡村旅游模式下的乡村景观设计过程,运用设计美学的思想充分发挥当地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怀,有效地推进乡村深入发展,不断改进乡村文化特色中的“形”与“意”,提炼和塑造当地象征性的艺术符号设计贯穿于整个设计中,因地制宜与周围元素相协调,合理有效地将地域特色元素运用到景观空间塑造中,呈现出文化特色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形态。以实用功能为基础,追求内在美与外在美共存的体验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拒绝挥霍无度,转变我们的思想观念,用新的美学思想来看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依托环境美的思想观念,不断塑造一个鸟语花香的乡村景观,为乡村旅游、乡村振兴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丽,张宇.基于低成本策略的旅游型乡村景观研究[J].中国园林,2014(10):107-111.
        [2]冯轩,董丽.低成本开发策略下的旅游型乡村庭院设计研究[J].农家科技旬刊,2015(3).
        [3]何淼,宫明雪,钱挽鹏,等.基于低成本策略的乡村庭院景观营造——以黑龙江前后两院型乡村庭院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7,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