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析 朱莹莹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朱莹莹
[导读]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当中,人们对于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型园林建设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生态环境当中存在的问题。
        义乌鸿鼎商博置业有限公司  浙江  322000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当中,人们对于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型园林建设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生态环境当中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粗放式的发展理念下,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生态型园林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控制污染问题的关键途径,能够协调山石、建筑、水源和植物等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居民的居住状态得到改善。生态型园林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而且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也十分显著。景观设计可以为人们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营造优美的园林风景,是增强其整体观赏性和艺术性的关键。而良好的植物配置则能够增强整个园林的稳定性,起到降低噪声和净化空气的作用,因此应该予以重点关注。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控制措施
        1导言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并非简单的各种绿植的堆积,更为重要的是美学层面的各元素相互统一,同时也是提高园林艺术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生态园林景观是国内城市绿化建设事业的主流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2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2.1坚持协调性原则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时,可选择很多种植物类型,植物特性是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的问题。在设计之初,应当保持前瞻性,否则会对植物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对园林整体设计产生不利的影响。基于生态园林整体规划思路的考虑,一方面要选择适宜的植物,另一方面要对植物生长性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保证所选植物生长周期内与各类环境要素匹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时,需综合考虑其价值与作用,供民众游玩休憩,植物搭配时应当考虑季节特性,切忌让植物等集中在同一季节,这不符合生态园林规划要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园林中的植物景观之间相互协调。
        2.2统一性原则
        在设计生态型园林时,首先要遵循统一性原则,包括了园林景观的色彩、线条和比例等等,确保其在整体性保持和谐与统一,这也是给人们带来良好视觉体验的关键。统一性原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消除传统设计模式下的单一化问题,保障园林景观的多样性,使其在动态当中保持相对平衡。使园林景观能够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防止在设计中出现过于突兀的现象。设计人员需要对生态园林景观的总体要求进行分析,在设计中与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保持统一,充分发挥园林景观在城市中的作用。
        2.3因地制宜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当特别注意所选植物本身的适宜性,适地适树地进行选种。设计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所选植物是否适应当地环境,能否与场地景观风格相匹配,并且根据环境条件选择植物。比如,植物喜阴或喜阳等存在差异,植物有耐寒、耐热之别。
        2.4美观性原则
        当前大众的审美层次得到提高,因此在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遵循美观性原则,为人们带来良好的体验。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当中,增强生态型园林的美观性可以缓解人们的视觉疲劳,使身心得到放松。适当引进非本地区的植物品种,增强植物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体现植物的造景功能,了解不同植物在不同景观中的作用与价值,使植物群落的配置效果得到有效增强。
        3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有效途径
        3.1在植物配置中贯彻节约、和谐理念
        节约环保理念是节约型生态园林设计的重点理念,园林植物配置必须贯彻节约理念才能建造出真正的节约型生态园林。设计师在设计原来的植物配置之前需要详细了解植物的特性,避免因为植物搭配存在问题,导致园林整体景观出现混乱,影响园林的美观性。

以最常见的灌木和乔木为例,因为灌木类植物高度较低,所以无法作为环境中的背景和隔断工具,但是灌木类植物可以作为主要的欣赏类植物,而乔木类植物因为过于高大,群众无法长时间观赏,因此可以作为背景搭配,或对不同园林区域进行隔离。在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美学概念,不仅要体现出不同植物的特点,还要结合整体搭配设计和谐的景观,使植物配置景观在群众进行游玩、观赏时,能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氛围。
        3.2合理划分层次
        保障生态型园林植物具有良好的层次性,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的观赏体验,而且有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这是在植物配置中的关键点。明确不同植物的高度,在设计工作当中予以针对应调配,防止由于形态单一而对景观的整体观感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要分析不同植物的品种特点、种植方法等,做好植物间距、种植数量和层次状态的针对性控制。尤其是在一年四季的不同季节当中,植物呈现出来的颜色也会有所差异,在开花时和不开花时也会有不同的色彩搭配。因此,应该融合色彩学相关理论,对灌木、乔木、草坪和开花植物等元素进行有效融合,提高生态型园林植物的层次性。植物的高低情况是决定其层次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应该具备长远目光,分析植物的长势情况、花期规律等等,使其生长状态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与协同性,使生态型园林的造景形态更加合理。应该避免对植物的单一现状行控制,而是应该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综合状况进行分析,使其层次状态更加合理。
        3.3根据植物特点进行合理配置
        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的植物特性很多,比如观花类的紫薇、石榴以及桅子和木本香蕾等。还有一些花形较为奇特,比如鹤望兰、飘带兰以及兜兰和旅人蕉等。在赏花过程中人们更喜闻香,木香、菊花以及桂花和白兰花等,无疑是最受欢迎的花种。不同的花色构成绚丽的色块、色带和图案,这些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有色有香,乃是极品。基于此,在设计生态园林景观时,可以配植成色彩园、芳香园或者季节园等,充分利用植物叶片特色。比如,鱼尾葵、巴西棕和油棕等,都属于巨叶类植物;亚马逊王莲,可以浮在水面,巨型莲叶犹如圆盘一般,甚至承载孩子在水面游荡,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同时,还有一些较为奇特的叶片,比如轴搁、山杨以及羊蹄甲和马褂木等,彩叶树种在当前国内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也得以广泛应用,其可体现出生态园林色彩之美,典型的树种为紫叶李、紫叶小檗、红叶桃以及变叶榕和红背桂等。
        3.4优化植物空间
        对于植物空间的合理优化,也能够使植物处于良好的生长状况当中,这就需要保障植物的多样性,营造丰富的园林景观。应该严格落实生态理念要求,在植物配景当中加以融合,在增强其观赏性的同时,保障可靠的生态保护功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应该明确不同植物之间的生长关系,保持园林生态系统的动态稳定性,比如寄生关系和竞争关系等。植物的生长状态会受到其内在关系的直接影响,应该明确不同群落的特点及相互影响特点,分析寄生关系和竞争关系情况,确保园林景观能够相互依存与共同促进。病虫害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因此也应该在保障植物多样性的同时做好防治工作,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引进树种与乡土树种的合理配置,使得植物配置空间更加多元和丰富,因此生态型园林功能也会得到拓展。
        结束语
        总之,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在实际设计工作当中,应该遵循协调性原则、统一性、美观性和因地制宜原则,从而对设计方案加以逐步优化,加快园林建设进程。在植物配置当中,通过合理划分层次、根据植物特点进行合理配置、优化植物空间等方式,使其更具合理性,保持园林景观的整体和谐性。
        参考文献:
        [1]李菲菲.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探讨[J].现代园艺,2019(04):86-87.
        [2]陈溯宁.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探究[J].现代园艺,2019(20):83-84.
        [3]陈溯宁.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探究[J].现代园艺,2019(22):118-119.
        [4]高欢.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讨[J].现代园艺,2017(13):8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