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对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吹响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国有企业党委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这些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紧紧抓住政治建设这个统领,着力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只有高质量抓好党的政治建设,才能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确保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落地落实。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把落实“两个维护”作为首责,自觉把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工作中、体现到行动中。一要增强“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在“学懂弄通、用好做实”上下苦功夫,把握理论体系、悟透精髓要义、掌握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融汇贯通、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达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目标。二要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着眼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突出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培育良好的政治文化,严格执行党章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听党话、跟党走,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要增强“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健全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机制,有力推进 “党建入章”工作,规范党委会研究决策前置程序,推动党委发挥领导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聚焦主业主责,千方百计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效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折不扣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
二、紧紧抓住思想建设这个灵魂,持续筑牢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根基。
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第一步,对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来说具有夯基垒台、强基固本的作用。我们要坚持把思想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一要坚持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精心谋划建党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忠职守、建功立业。二要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重视和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发现职工群众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负面言论。管好用好意识形态阵地,建立健全舆情监控、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宣传工作队伍建设,积极稳妥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三要坚持把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作为着力重点。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等主旋律,聚焦“十四五”开篇布局,精心组织策划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生动鲜活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大力宣传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营造共庆百年华诞、共创历史伟业的浓厚氛围。要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打造“叫得响、传得开、记得住”的国企文化名片,不断增强企业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紧紧抓住组织建设这个基础,着力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地基松则大厦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增强政治功能为重点,把基层党组织锻造成为更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一要构建严密组织体系。
按照有利于发展和治理、有利于更好服务职工群众、有利于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原则,结合企业改革发展和经营管理架构调整变化,动态调整、合理优化党组织设置,积极探索在工地、项目等设置党支部,把党组织建到工程项目、服务窗口上,确保企业业务开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二要构筑坚强战斗堡垒。严格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抓两头带中间,推动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前进。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并有计划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和锻炼,把党支部书记岗位作为培养选拔企业领导人员的重要平台。三要培育高素质党员队伍。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高质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不断优化党员结构。开展党员“双培养”工程,加强党员党性教育和业务培训,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积极推行党员积分管理、评星定级等,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四要提升党建促发展质量。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找准服务生产经营、凝聚职工群众、参与公司治理的着力点,不断推动党建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探索推行“党建+”等新做法,针对性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组织活动,引领和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工作成效。
四、紧紧抓住队伍建设这个关键,着力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在新发展阶段,要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谋复兴,关键是要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把干部、人才队伍建强。我们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识才、揽才、用才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一是鲜明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落实新时代 “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及成员,不断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提升综合素质;坚持重品行、重实干、重业绩,充分发掘、大力启用优秀年轻干部,让想干事有机会、能干事有舞台。二是把紧把严政治标准这个硬杠杠。把政治考察摆在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核考察办法,探索建立干部政治素质档案,把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的要求和表现具体化,用好日常了解、调研谈话、核实甄别、分析研判、凡提四必、以事察人等有效办法和手段,真正从政治上把干部考准考实,坚决把“两面人”识别出来、挡在门外。三是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建立健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制度机制,从政治忠诚上教育干部愿意担当,从选拔任用上引导干部争相担当,从教育培训上促使干部善于担当,从管理方式上推动干部敢于担当,从工作氛围上激励干部乐于担当,树立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形成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新风正气,教育引导激励干部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四是培养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加强干部人才梯队建设,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业务、不同领域的干部特点,通过轮岗交流、上挂下派、实践锻炼等方式,分层分类抓好干部教育培训,持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着力提升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和担当精神,推动干部思想再解放、理念再更新、能力再提升,着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五、紧紧抓住正风肃纪这个保障,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存量还未清底,增量仍有发生”,习近平总书记饱含忧患意识的重要论断,再次为全党敲响警钟,告诫我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反腐倡廉依然不能松劲”。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时刻绷紧全面从严治党这根弦,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一要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教育,推进廉洁文化建设,注重家风建设,引导党员、干部修身律己、廉洁齐家。重视廉洁警示教育,发挥好先进典型引领示范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作用,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要坚决整治“四风”问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紧盯“四风”新老问题,加大日常监督力度,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纠正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不良风气,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三要抓好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关键环节、创新监督方式,有效整合监事会、审计、财务、纪检、职工、社会等监督力量,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的监督力度,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效能。注重源头治理,围绕权力运行,健全完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四要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教育、早处理,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坚持和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澄清保护机制,旗帜鲜明为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切实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