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防范及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罗营[1] 张超[2]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也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条件。
        身份证号:21038119870412xxxx[1]
        身份证号:22018119890409xxxx[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也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条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甚至影响整个建筑领域发展,高水平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从而延长建筑工程使用寿命和提高其使用价值,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对此,本文以建筑施工技术问题与防范措施为题,对建筑施工技术现存问题与防范措施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问题;防范措施
        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上涨,人们对于住房的需求与欲望快速提高。城市化改革进程的深入,使得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出现在社会生产与生活当中,建筑施工质量也因此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作为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建筑施工技术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使用方法的正确性,对于施工技术价值的发挥有直接作用。因此,本文选择建筑施工技术问题与防范措施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意义的。
        一、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防范的重要性
        (一)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质量及效果
        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防范是减少技术应用问题、质量问题等发生的重要途径,能够保证施工技术被高效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质量及效果。
        (二)能够有效保证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施工技术一直都实现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高质量的施工技术不仅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完成,还能够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效率,诸如后浇带施工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支护施工技术等的防范,能够提高浇筑施工质量、混凝土施工质量及支护施工质量,最终提高整体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三)能够有效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建筑行业发展能够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完善,施工技术是建筑行业发展的产物,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作用于建筑行业发展。这意味着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直接受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影响,即高质量、高水平的施工技术能够促进建筑行业发展,而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防范则是提高其技术质量及应用水平的途径,故对建筑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防范措施
        (一)后浇带施工技术防范措施
        (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浇筑区域,然后找到后浇带位置,以及相邻位置的模版,并实施支撑措施,以加固相邻结构模版,提高后浇带施工质量及安全性;(2)架设模版时需要封堵框架处的后浇带,并增加挡板支撑,以降低后浇带混凝土变形发生率;(3)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捆绑后浇带处的钢筋,以减少和避免钢筋发生变形,同时还需要在浇筑施工过程中配套辅助捆绑,以提高其稳定性及完整性;(4)钢丝网施工缝需要进行混凝土加固施工,并对结构中的杂物进行清除,保证钢丝网结构干净,提高混凝土凝固质量;(5)对于已经硬化的混凝土需要进行规范处理,即清理后浇带施工缝后需要用木板封顶,并在四周设立临时栏杆,以减少施工中钢筋受到其他杂质污染;(6)外墙后浇带施工后,需要通过砌砖来进行保护,以阻挡水流入,减少外墙后浇带污染发生,同时还需要进行保水维护。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防范措施
        (1)配制混凝土时需要仔细检查原材料的质量,确保原材料符合标准后才能开始配制,以保证配制混凝土的质量达标;(2)配制混凝土时还需要注意各种成分比例的调节,并保证搅拌充分、水灰比例标准,最后才能加水搅拌;(3)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要选择比较合适的搅拌工具进行搅拌,并保证搅拌时间成分,通常最佳的搅拌时间会选择在夏季,容易凝固,但要注意温度控制,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混凝土塌落发生;(4)要注意混凝土振捣和浇筑速度,按照规定及要求在制定的速度范围内进行振捣和浇筑,还需要根据施工计划在缝隙处留出一定位置,并木板拼接,以减少施工裂缝带来的危害;第五,浇筑后要废除预留的施工缝隙,并检测混凝土抗压能力,然后清理表面杂质,最后进行水泥铺设,以保证混凝土完整度,最终提高整个工程质量。
        (三)支护施工技术防范措施
        1钢拱架支护技术防范措施
        (1)开挖和支护隧道前根据现场实际及相关标准制作钢架,以保证钢架尺寸和材料符合施工要求;(2)制作钢架时需要焊接钢管,并安装连接板,然后测量隧道内部尺寸,最后开始钢拱架支护;(3)对于钢拱架支护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缝隙需要用混凝土填实,以保证钢架支护的稳定性及完整性。
        2锚喷支护技术防范措施
        其技术原理在于根据锚杆周边地层的抗剪强度,对结构物进行锚喷支护,以提高工程结构稳定性,具体技术流程为:①钻机就位;②成孔;③将孔清理;④安放杆体;⑤注浆;⑥二次注浆;⑦试验的资料整理。此外,还需要注意隧道混凝土喷射支护,需要开挖隧道后选择合适的喷射机器喷射混凝土,喷射过程需要注意喷射方法及超欠挖问题的处理,尽量减少隧道开挖面不平衡等问题发生。
        3超前小导管支护技术防范措施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有隧道的道路工程施工中,施工中应注意孔位的确定、钻孔的操作及超前小导管安装,待这些操作规范完成后才能进行注浆施工。此外,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还需要不断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式、引进高素质及综合技术人才、加强施工成本控制等。
        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注意要点
        (一)裂缝控制
        对于建筑工程来讲,特别是高层的建筑工程,其对于混凝土的强度要求较高,且使用量较大。因此,裂缝的控制也是建筑施技术要点之一。建筑物具有裂缝产生的可能性,针对这一问题,应当从技术角度对裂缝进行控制。对裂缝进行抗与放的处理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方法。放就是如果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处在一个较为安全与自由的环境之下,建筑物没有出现其它的变形,为了使建筑物不产生裂缝,可以利用砌筑的方法对裂缝进行控制。将砌筑一直扩展到建筑物的梁底的位置,留下一定的空间。在砌筑工作完成之后的一周,在剩余空间进行补砖,加大紧密度。而关于建筑物裂缝控制中的抗,就是在施工时使用一些较大尺寸的砂石,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水的消耗量,还可以减少水泥的消耗量,从而降低收缩现象出现的机率。从施工技术层次来讲,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杜绝过振与漏振现象的出现,可以对建筑物的墙体进行二次抹面,减少建筑物混凝土中的水分与气泡。要使用早强度较低的水泥,利用外加剂与掺合料来减少水泥的消耗,最终减少建筑裂缝的产生。
        (二)标高线控制
        标高线的控制对于建筑施工技术的影响是较大的。在建筑物的每一层都进行预控轴线的预留是进行标高线控制的重要基础。在进行标高线的控制之时,还要对建筑物每一层的标高进行检查,对每一层标高的总和进行复查。施工者要反复检查建筑物每一层预留的四个洞口有没有在一个平面之上。只有以上条件都满足,才能使建筑物的标高线符合标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能够有效防范施工技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提高施工质量。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防范实质上就是对施工技术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需要通过加强对各施工环节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来实现对施工技术防范。
        参考文献:
        [1]王松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风景名胜,2019(09):133+135.
        [2]王小舒.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9(19):210-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