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目前在土地资源的管理还有交通运输管理和自然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推出的增减挂涉及到了土地的复垦开发和安置点建设还有指标周转等多个方面的问题。但是专门针对增减挂钩开发的系统相对较少。为了能够提升增减挂钩工作的效率,实现该工作的信息化。本文将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增减挂中具体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地理信息;信息系统;增减挂钩
国土资源部在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中明确的规定了试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该借助计算机手段对于建新拆旧面积还有周转指标以及土地权属等进行好相关登记和汇总,落实信息化管理。但是目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工作还存在着纸质报送这样传统的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了耗费了一定的财力和人力,降低了工作的效率。本文就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增减挂中具体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一、相关概念概述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增减挂钩其实指的就是根据土地利用整体的规划,把若干个需要进行复垦,变为农村建设用地的土地进行整理,还有将用于城镇建设用地的地块进行共同的逐渐,构建一个建新拆旧的项目区域,通过落实建新拆旧还有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确保项目区域内各个类型土地面积平衡基础上,从而实现耕地面积的有效增加,提升耕地质量的目标,真正的能够做到节约利用建设用地,实现城乡用地布局的合理化。
(二)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其实就是GIS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空间信息系统,需要借助计算机硬软件共同的支持和配合,从而对于整个或者部分的地球表层空间中相关的地理分布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在增减挂钩工作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需要采用三层体系结构。其中涉及到了应用层、服务层还有数据层。应用层中包含了增减挂钩系统核心应用内容还有GIS图形辅助系统和报表平台相关的组成部分,数据层涉及到了业务数据库还有附件存储和空间数据库等方面的内容。系统用户包含了县级、市级还有省级用户和系统管理员。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增减挂钩中主要设计
(一)地理信息系统在增减挂钩中主要的功能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分别设计了八个主要的功能模块,分别是指标网上审核模块、项目进度管理模块、项目变更管理模块、项目验收备案模块、项目抽查管理模块、指标网上交易模块、系统设置管理模块。其中的指标网上审核模块负责项目的上报。借助县级、区级还有市级国土资源部来进行报件组织,将指标审核过程中需要的电子材料通过项目系统进行录入。对于报件有关的文档资料还有一些现场照片和界址地坐标信息和CAD文件进行整理,上传到对应的文件服务器当中,而项目进度管理模块中包含了对于项目进度的跟踪预警还有信息填报跟踪和进度报表统计等方面的工作。项目变更管理模块涉及到了项目变更申请还有变更申请的审核工作,项目验收备案版块主要负责项目验收上报还有验收备案以及填写备案审核和指标备案结算等内容,项目抽查管理模块包含了项目中各项指标的抽查查询和验收查询,而指标网上交易模块涉及到了项目指标的管理和信息的公布以及网上交易信息查询工作。查询统计管理模块包含项目信息查询、交易信息查询、指标明细查询、报表统计查询、指标使用查询等内容,最后系统设置管理模块包含用户信息管理、角色权限管理、表单定义管理、工作流程管理、项目地类管理、短信提醒设置。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增减挂钩中应用的关键技术
1、图形辅助审核技术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把项目地块的位置进行展示,对于申报先行核定的项目还有其他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的位置和范围进行有效判断,分析其中是否存在着重复立项的问题。
把旧村复垦项目的地块和上一年度中农村土地利用现状的数据库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的数据库进行整合和分析,统计出项目区域内地块具体的类别和情况,判断项目区地类是否符合旧村复垦新增的耕地指标具体要求,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完善。
2、水印防伪技术
在项目组卷当中,用户所提交的文档还有附件资料,需要添加防伪水印。在项目组卷进行审核的时候,可以通过查看水印了解项目组卷具体的内容,在通过了具体的审核之后,可以提供相关的纸质材料进行备案。纸质材料比较要借助增减挂钩管理系统完成在线打印,其中要涉及到具体的防伪水印。这个技术主要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省厅用户文档审查的工作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提交备案的文档资料和增减挂钩系统中提交的资料是一致的。
三、利用好信息系统,提升管理的效率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来实现网上报件和网络审批,通过网络上报和在线审查的方式,能够更加快速地提升审批的速度,改善挂钩项目当中存在的审批环节多和审批缓慢这样的情况发生。另外就是要实现即时的查询和统计工作。目前很多地区增减挂钩项目相对较多,开展的范围也比较的广泛,项目资料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的丰富,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查阅到更多熟悉的信息,这样可以对项目进行及时的统计和输出。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工作的效率,我们还应该从这些方面努力做出进一步的研究。
(一)完善信息系统,做好和部、省挂钩工作的衔接
实现和部还有省之间的联网运行。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相关文件,挂钩项目是省级国土部门审批完成的,然后报给国土资源部进行备案。如果在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实现部省市县之间在挂钩工作中的四级联动,那么往往可以取得更高效的审批,实现科学的管理目标。
(二)对相关模块进行进一步开发,提升运行的效率和范围
目前我国正处于土地利用规划的修编阶段,符合土地的利用规划应该说是增减挂项目设置当中为基本的一项内容。那么我们可以把土地规划的修编成果图作为一个系统的备查工具版块,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审查部门工作的效率,对于项目区域内土地的利用情况和整体的布局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其次就是每个城乡建设用地在增减挂钩项目中都要符合具体的规划要求,要把增减挂钩专项规划作为一个系统的备查工具版块,这样可以为审查人员提供便利,同时也能实现县级国土部门的自查,为他们的自查提供有力的抓手。最后增减挂钩工作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在设置相关项目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在一个项目区同一个村内不同时间段还有农户搬迁质量等,而设置两到三个挂钩项目的情况。为了能够确保不被重复性利用,一定要构建土地利用现状的数据库,对于已经安排的拆旧地块要能做好及时的动态更新,这样对于新成立的项目和拆旧地块是否发生了重复,可以通过系统获得一目了然的认识和了解。
结束语:
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在城镇用地增减挂钩的项目管理中,实现了项目指标核定网络申报。各县区市通过网络申请旧村复垦项目指标审核,项目电子材料符合规定后,省厅予以正式受理,再上报纸质材料,这样能够对日常的项目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还能实现省、市、县三级实时掌握项目工作进度情况,对进度慢的项目,及时督促有关单位,加快进度。实现了各个管理系统之间的联动。而且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共享、相关统计数据实时查询功能,提高统计等管理工作效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项目材料申报、指标审核过程中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消耗的问题,加快了项目审核进度,推动了城镇用地增减挂钩工作顺利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赵冰茹,栾维新.RS&GIS支持下的长海县建设用地空间变化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年06期.
[2]莫英娜,王晓侠.基于GIS的什邡市红白镇灾后重建适宜建设用地选址探讨[J].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06期.
[3]张雅杰,张丰;陈年山.基于RS的武汉市建设用地变迁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