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针对脚手架施工发生的安全事故,均为群死群伤,根据相关事故案例分析及自身工作经验,特选择“云南省宁蒗至永胜高速公路高边坡施工脚手架搭设”作为案例分析和评判,目前施工中的高速公路由于它本身的属性,拥有便捷高效、路况良好、封闭安全、节约时间、降低成本等其它道路交通运输所没有的优势。但是,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安全问题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和重视。在高速公路的施工阶段,施工设施、人员配置、操作规范性等问题暴露出来,带来许多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一线工人的生命得不到保障,甚至企业负责人、行业主管部门的相关人员也会受到牵连。其中,高边坡脚手架搭设不当,存在极大安全隐患。脚手架坍塌事故,许多专家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及要求,并且从多方面给出解决方案,对强化安全生产理念,构建平安工地起到了推动和控制作用,但在实际操作及运用上,关键程序一直落实不到位,这些主要还是现场管理者及作业人员的责任。
关键词:脚手架;安全隐患;隐患分析;高速公路
1、高边坡施工脚手架搭设为例指出改治策略
在脚手架的搭设、施工部署、构造要求、工艺流程、验收、使用、管理、拆卸等都有具体成熟可行的规定。但是在众多高速公路建设中高边坡脚手架的搭设,均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问题。以下举典型案例说明:“云南宁蒗至永胜高速公路”K102+940右侧四级边坡正在施工,该路段处于构造剥蚀中山沟谷地貌区,位于永胜坝子东侧,沿山前斜坡中部以桥梁、路基通过。地形起伏大,高差约120m,坡度34°~ 57°。K102+940右侧边坡处,岩性以砂土、碎石土为主,多呈松散状。脚手架搭设作业面沿碎落台搭设,在脚手架搭设过程中,脚手架顺着坡面搭设,导致脚手架整体倾斜,重心偏移,严重失稳,形成了重大安全隐患。
形成隐患分析:
(1)现场施工人员因图方便,现场交底工作不到位,现场技术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导致了脚手架整体存在不正常的倾斜。
(2)现场脚手架为非承重脚手架,主要用于边坡支护钻孔、穿锚杆或锚索等施工,现场均未做支撑柱、锚固、反拉固定等,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一个操作不当均会导致脚手架倒塌事故,对操作者的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还会对周围的施工人员造成致命的伤害。
(3)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设计坡比为1:0.75,实测坡比为1:0.73。
(4)未按专项施工方案搭设及支护,立杆间距实测大于4m。
(5)未按专项施工方案搭设,施工队负责人和技术员发现异常未及时制止,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形同虚设。
从现场施工情况可以看出,从设计上因脚手架的锚固结构出现了问题,或者承重计算出现误差,就会导致脚手架某个点位出现松动,进而扩展为整体的不稳定。
现场经安全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后提出整改意见,虽已进行整改,为吸取教训,在提出以下解决方案:第一点: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和施工各方面的技术因素,沿坡面搭建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重点控制架距,立杆下硬化支垫,按要求设置扫地杆、十字撑、剪刀撑、斜撑等,架体与山体整体锚固等细节;第二点:采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式固定在横杆外侧立杆内侧;第三点:严禁架体超负荷承载,不得上下同时作业,地面划出工作标志区;第四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强化一线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负责人的安全思想意识,确保安全技术交底如实开展,各自履行自己的安全职责,真真正正做到发现隐患立即督促施工人员进行整改,强化现场施工工艺的要求,从管理人员就应该熟悉专项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督促施工人员落实安全技术措施,措施不落实坚决不施工。
2、高速公路施工高边坡脚手架安全生产细节
高速公路施工是线性的,建设的点多、线长,涉及面广、危险程度高,最为重要的是劳动力相对密集而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大,所以公路施工成为了一个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行业。在此,归结了高速公路生产建设中常见的安全细节问题,它包括人为因素、物体因素以及管理因素三块。三种因素中,人为因素和物体因素是最关键的,也是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直接原因。管理因素虽然是间接关系,但由于管理上的纰漏往往容易爆发大型生产安全事故。根据这些因素分析如下:
(1)一线劳动者或参建人员普遍缺乏安全意识。生产部门受项目经理部的指示进行生产工作,但安全管理工作并不会直接带来直观的经济效益,所以容易被有意无意的忽视,招聘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足甚至没有或招聘毫无安全管理经验的人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因工资待遇不能满足专业人员从事专业的工作),实际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未有效传达。管理者未起到带头作用和严格的要求直接致使一线生产工人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安全文化氛围几乎销声匿迹。
(2)高速公路施工普遍低价中标和层层分包,造成投入不足,施工现场投入的机械设备老化落后。无论是施工技术层面仍然采用老式的施工工艺,且机械化程度不高,造成了公路施工仍为劳动密集型的现状,亦或是正在投入使用的机械设备缺乏必要的配套安全保护措施,使得工人大量高密度的从事体力劳动,故而造成群死群伤的事件时有发生。最近中国人民网就报道了八元钱的安全帽和三十元钱的安全帽的新闻,啼笑皆非之余令人不禁沉思。一线施工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施工设备及材料的质量缺陷,成为一线建设者的最大杀手。
(3)作业施工现场缺乏规范有序的秩序,环境恶劣而混乱。通常表现为作业空间有限,地面和高空工程交叉作业相互干扰,在灰尘烟雾和噪音污染营造的空间里,线路管道,水泥粉尘,棚架搭设严重不合理。这样的施工环境下,建设者的健康和生命怎么保障?
(4)混乱低效的管理系统。在施工现场,我们发现,在宣传栏上的安全制度形同虚设,未曾进行过具体细致的宣传讲解;三令五声,但还是有人进入施工现场不佩戴或不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乃至现场管理人员熟视无睹,支支吾吾;现场管理和实际操作存在严重脱节,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实际操作人员无证或未经过专业的培训,都能充分说明管理层的蝇营狗苟、尸位素餐。
以上四点罗列了在高速公路建设或者其他施工现场的具体安全问题,如果不能有效的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隐患整改到位、教育培训到位等,必将酿成大祸。而这一切的苦果,最终也必然会落到生产负责人的身上。
3、通过案例分析现场实际应用成效
本标段的安全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所监理服务范围内全线边坡进行了排查,并全员加强了现场的控制和整改,现场的安全隐患得以及时消除。组织现场直接管理人员、实际施工操作人员进行了通俗易懂的安全教育培训,让他们知道违章及不按规范要求施工,给单位、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危害,让他们从思想上转变,对安全生产有新的认识。从专项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入手,严格审查、具体分析、提出意见或建议完善安全技术措施,并指导现场施工。
4、结束语
公路工程现场施工安全建设,不仅仅要在高速公路的施工管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宣传推广,更要着眼于高速公路施工建设阶段的各类细节因素的规范操作,就好比高边坡脚手架的搭设,尽管有着多方面的规定要求,但只要存在轻微的安全隐患,我们就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安全生产,平安工地,查在细节,难在落实,重在监督,贵在隐患的消除。营造出一个安全文明健康的施工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TJ 130-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