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行政管理职能改革及实现路径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张立
[导读] 摘要:国有企业进行行政管理职能改革最重要的价值既在于其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在于其是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
        四川港航物流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国有企业进行行政管理职能改革最重要的价值既在于其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在于其是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而部分国企行政管理职能长期固化下产生的诸多缺陷则使改革迫在眉睫,比如日渐严重的官僚主义倾向及不断膨胀的组织架构等已影响到行政管理职能正常发挥。因此,新时期国企行政管理职能改革不仅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强化制度改革,也需要精兵简政强化组织结构改革,还需要加快信息化改革,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国企;行政管理;职能改革;实现路径
        所谓行政管理简言之就是以行政权力管理社会事务的活动。因此行政管理具有两个关键核心点,也就是行政与管理。行政指这类管理活动需以政治为前提展开,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做好规划决策,以保障各项管理事务有序进行。而行政管理中的管理则指科学管理,管理是属性也是主要手段。企业行政管理不仅在政治性与社会性方面具有极为突出的代表性,而且行政管理较现代企业管理诞生时间更早,因而较企业管理积累了更多经验。但部分国有企业正是因为行政管理历时漫长而形成了较为固化的模式,导致企业行政管理积弊不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发展,因此亟待加以优化改革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与环境。
        一、国企行政管理职能改革的重要性
        (一)提升核心竞争力
        全球经济环境持续萎靡的不利影响下,国企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与日俱增。一方面是经济增速有所调整,企业盈利空间不断被压缩。另一方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要求需要企业全面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向管理要效益已经成为国有企业争取生存空间的重要举措。
        无论是从应对市场竞争压力还是为了有效突破陈旧管理模式的束缚,国企都需要通过行政管理职能改革实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打铁还需自身硬。惟有苦练内功,国企才能不断填补传统管理体制潜在的缺陷与不足,才能不断追赶乃至超越国际先进管理水平,才能通过改革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出行政管理职能的积极作用,进而实现逆境中的发展与壮大。
        (二)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
        当全面转型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根本趋势,部分国企行政管理固有模式愈发与时代需求间格格不入,迫切需要加快改革才能更好适应环境变化。尤其是当越来越多民营企业不断尝试接轨现代企业管理科学化道路之际,传统模式下低质低效的行政管理职能缺陷便愈发显著。
        因此,国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的阵营中,行政管理职能改革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只有加快行政管理职能改革,国企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僵化刻板、陈旧落后的制度颓势,才能找到顺应经济市场化发展要求的切入点,才能在日益严峻的竞争与挑战中站稳脚跟。
        二、国企行政管理职能改革的迫切性
        (一)官僚主义倾向日渐严重
        很长时间以来,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制度形成了越来越鲜明的集权式管理特点,也就是极其鲜明的权力上移且集中。这种机制不仅形成了自上而下的逐层节制特点,而且部门及其成员往往受到级别限制而被相对固定在各自权限范围内,表面上形成了更加稳定的管理状态,然而欠缺民主与活力。久而久之,领导、上层管理群体便极易产生官本位意识,使组织内出现日渐严重的官僚主义倾向,不仅无益于发挥管理职能,且易形成权力崇拜,并影响到各项资源的合理分配。
        (二)多层级架构造成过度膨胀
        过于集中的权力架构不仅阻碍了国企内部民主管理氛围的形成,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产生层层叠加的多层级、金字塔型管理架构。一方面,企业战略规划不得不通过中间层级逐一传递才能触达基层一线,极大迟滞了宏观决策落实的时效性。另一方面,多层级架构造成组织架构过度膨胀,中间管理层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的不良状态比比皆是,人为放大了企业各项成本支出,成为制约企业提质增效的负担。
        不仅如此,个别国企还会由于机构重叠繁复而弱化管理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造成部分管理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想盛行,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现象层出不穷等。


        三、国企行政管理职能改革的实现路径
        (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强化制度改革
        解决国有企业行政管理职能固有缺陷的关键之一在于突破官本位认识局限,彻底颠覆唯上不唯下的陈旧格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强化制度改革。
        即,企业行政管理当紧紧围绕着激发员工内生动力的核心,关心人、重视人、尊重员工的劳动,以管理职能转型激发人才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具体来说,国企行政管理职能需要将着眼点从上级领导转向基层一线广大普通员工,将管理思想转变为服务意识,通过优化行政管理职能提高为基层员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比如深入分析不同岗位、职务的工作特点、形式、内容、要求等要素,再对应制定科学合理、适度可操作的绩效考核标准,既要确保每个岗位人员能够通过努力达到考核要求,又保持适当难度使考核具有激励意义。如此,绩效考核制度便能发挥更为显著的激励引导作用,改变传统模式下人浮于事、沉闷压抑的管理氛围。
        (二)精兵简政强化组织结构改革
        国企改革行政管理职能的另一重要举措就是精兵简政强化组织结构改革。传统模式下的多层级管理不仅大幅降低管理效率,而且容易滋生部门之间、岗位之前推诿扯皮的不良思想与现象,特别需要加快压缩管理层级的实践速度。
        尤其是在越来越多先进技术的充分应用之下,企业各项战略决策不再需要以人为传达的方式逐级逐层下达到基层一线,而是可以通过内部网络、电子邮件或电话、短信等多种形式直达、群发到每个岗位、部门。这就为企业构建扁平化组织架构创造了条件。
        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不仅有助于大幅缩短从决策到实施间的时间距离,而且有利于避免人为转述潜在的误解和歧义风险。因此,以新技术助力国企加快行政管理职能改革不仅行之有效,而且切实可行。
        (三)加快信息化改革,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助力各行各业管理升级的强大引擎。国有企业行政管理职能改革同样可以通过加快信息化改革,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改革提质增效。
        比如尽快上线企业内部行政管理信息化平台,将包括业务与管理在内的各项管理事务集中于线上。一方面,企业可以据此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进一步减轻工作人员负担。另一方面则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光速传输与海量存贮的技术优势大幅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利用系统内设自动管理程序,企业可以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智能化水平,也就是借助信息技术帮助管理人员提高决策与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对国企加快行政管理职能改革具有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行政管理职能是伴随国企诞生的核心职能,不仅具有相同的生命周期,而且依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漫长发展史在累积丰富经验的同时也不同程度抑制了企业探索管理科学化的现代意识和能力,逐渐成为国企成长壮大历程上的短板。因此,国企行政管理职能改革既要重视各种先进管理手段的应用,更需要从思想观念的深层加以突破。只有以更加精细和系统的管理理念取代粗放随意的指导思想,国企行政管理职能才能与时俱进焕发时代生机。特别是基于信息化视角探索组织架构扁平化模式及加强制度供给尤为重要。只有兼顾思想和实践两条路,坚持两手都要硬,国企行政管理职能改革才能在根本上突破陈旧模式的束缚,才能基于行政管理职能转型升级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这也是新形势下国企以行政管理职能改革为先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晓一.新时期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改革与创新浅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2019(09):22-23.
        [2]龚建雯.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9(23):57-58.
        [3]胡宇彬.试论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专业化[J].教育管理,2019(01):68-69.
        [4]刘兵.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行政管理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9(04):1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