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时代融合分析 王辉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王辉
[导读] 摘要: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创新的必然,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工作节奏加快,事业单位传统的档案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事业单位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成为相关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济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创新的必然,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工作节奏加快,事业单位传统的档案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事业单位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成为相关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事业单位本身涉及的档案资料比较复杂,所有信息的收集、分类、管理环节比较复杂,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能够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效率,从而为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创设更加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工作创新
        引言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过去的档案管理形式已不适应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时代的需要。此外,本文还从档案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出发,分析了以往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着重从优化档案管理体制、创新档案管理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实现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目标。
        1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状
        1.1收集内容限制社会价值,服务观念淡薄
        当前,很多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从事档案收集环节时,收集的内容偏少,并不能完全反映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情况,限制了档案的社会价值。此外,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服务观念薄弱,也使得档案社会价值难以良好呈现。首先,档案收集内容偏少,限制了社会价值呈现。现阶段的企事业单位在收集职工档案内容时,往往只涵盖职工履历、职工自传、鉴定材料等一些规定范畴之内的资料。而职工工作能力展现、个人诚信证明、道德素养情况等则往往不在收集内容序列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相关单位管理层或当事人在使用档案内容时,不能更为清晰的了解相关情况,限制了档案的社会价值体现。其次,部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服务观念较为淡薄。一些企事业单位上从管理层,下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并不重视这一工作的有效开展。他们往往片面的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就是为了管理而管理,没有形成良好的服务观念,没有将档案利用环节作为重要的内容予以重视,这就造成了服务观念较为淡薄的问题现象。正因为如此,也使得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社会价值体现受到一定限制。
        1.2没有正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是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财富,它包含着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和日常生产活动,涵盖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它有文献档案、技术档案等多种形式,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许多事业单位对档案的重要性重视不够。一些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更注重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工作重心也倾向于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他们认为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处于不重要的地位,档案管理者只是对档案进行整理和存储。由于一些事业单位不重视档案管理,经常出现突然整理档案的情况,这使得档案管理工作从原来长期连续的工作变成了应付检查的临时性工作。由于事业单位不重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突击收集、整理等,因此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很容易丢失档案等,给事业单位带来难以预料的损失。
        2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优化发展对策
        2.1构建档案管理信息平台
        一是加强档案信息平台软件建设。软件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档案信息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注意软件性能和功能的完整性。在开发过程中,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向第三方购买档案管理软件,也可以根据事业单位的开发需要自主设计适合开发应用的软件管理平台,使档案管理软件在具备档案管理功能的同时,能够满足事业单位业务发展的特点。二是加强资源信息的整合利用。

在档案信息整合管理过程中,借助事业单位管理平台整合各种资源信息,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整个事业单位的管理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管理信息的重要价值。三是借助人事档案信息网站进行管理。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过程中,有关部门要与信息管理部门合作,加快创建协作、完善、多样化的人事档案信息网站。在网站平台上,资源信息以网页的形式提供给相关人员参考和咨询。在网站平台建设和开发过程中,还需要应用权限分级管理系统,对档案资源信息进行整合。通过信息集成,可以更好地满足档案管理的安全需求,避免档案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档案管理部门还需要积极配合网站运营公司,在档案信息网站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注重制定标准化的标准。
        2.2建立优质档案管理队伍
        专业的档案管理队伍对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解决档案管理的现实困境,加速推动档案管理改革工作,发挥档案资源的使用价值有重要意义。新时代还要建立更加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队伍,明确档案管理的要点,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化革新。首先,完善档案管理人才引进机制,大力运用特殊人才引进的方式借调流转专业档案技术人才,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的专业性,满足新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其次,完善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拟定档案管理人员培训计划,着力为专职档案员提供针对性的培训项目,促进专职档案员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鼓励兼职档案员提高基层档案业务操作能力,通过网络培训的方式促进兼职档案员自学相关技术。第三,还要建立档案技术人员的考评机制,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评估,围绕着档案管理工作的漏洞促进档案员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从而推动档案管理事业深化发展。
        2.3确立档案管理目标,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在档案管理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科学的规划,有序推进档案管理。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目标,制定档案管理的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在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策略时,应充分利用管理过程中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使档案管理工作持续下去。此外,在档案管理现代化中,要实现“以人为本”,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要与时俱进,不断了解和学习档案管理的最新模式。
        2.4延伸档案应用范围,打击档案造假问题
        事业单位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延伸档案应用范围,使得档案应用不再局限于工资调整、退休手续办理、工作发生调动等领域,还可以将干部选拔、培训工作开展等与职工较为密切的工作与档案利用相结合,使得广大企事业单位职工更加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调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档案管理,尤其是档案利用与职工认知的结合。其次,不遗余力打击档案造假问题。对于企事业单位而言,无论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以怎样的理由形成了档案造假行为,都需要予以严肃打击。一经发现相关事实,就需要企事业单位管理层进行明确的惩戒行为,提高他们的造假成本,如果档案造假涉及到了违法犯罪行为,则由相关政府部门出面予以严厉打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档案馆作为重要的史料记录载体,可以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历程和人员状况进行详细的总结和分析。档案管理水平是科学利用档案的重要保障,是整个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结合新时期事业单位的变化和发展,相关人员需要将更先进的技术形式运用到档案管理中,创新档案管理服务模式,从而更好地发挥档案资源信息在事业单位管理和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玲玲.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与服务模式的改革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5(012):74-75.
        [2]晋慧.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与服务模式的改革研究[J].中国经贸,2017(002):52-53.
        [3]陈丽敏.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与服务模式的改革研究[J].明日风尚,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