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交通建设项目的增多。铁路运输安全是交通运输中的重中之重。国内外都非常重视铁路运输安全,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强调整体安全和系统安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安全监控系统和设备日渐向系统化、综合化发展,将全球定位系统应用于铁路运输安全检测及铁路大型结构物安全检测,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为铁路行车安全提供高效、坚实的保障;同时建立了专门的铁路安全监察机构,不断监测和检查铁路安全运营。但发生的诸多事故警示,不能过于依赖制度与设备,更需要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监督与检查。本文就铁路行车安全展开探讨。
关键词:铁路;行车安全;措施
引言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安全生产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我国政府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并对安全生产作出了重要的指示和批示,要求各个生产企业都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形成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可以有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保持生产安全形势的稳定性。目前铁路工程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在之后的安全工作中仍需要积极探索安全文化建设,提高生产活动安全性。
1铁路安全管理数据特征
(1)数据内容多样。数据内容多样简单来说是指铁路安全数据的来源多,数据格式丰富,不仅包含一般的结构化数据,同时还产生了大量的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铁路安全管理监控运行中,涵盖了多个专业业务系统,不同业务系统数据信息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既包含纸质数据,也包含各种"geo""iic"格式的轨检车数据,还包括一些CAD数据、视频监控录音、录像数据等,除此之外,很多数据信息彼此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安全管理数据需要与天气、地震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更好的维护列车运行安全。(2)数据规模大。在当前铁路安全领域中,针对不同的专业,已经建立了数十个安全监控系统,比如铁路车站安检系统、车辆安全监铁路安全管理数据特征控系统等,随着这些系统的持续运转,已经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信息,数据存储量已经达到PB级别。比如在“5T”系统之中,TFDS由于能够产生大量图像信息,因此本身产生的信息数据量非常庞大,每经过一趟列车,将会产生700至800M信息数据。而在高速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中,由于监控对象数目众多,因此每年会产生约145PB的信息数据。由此我们能够认识到,当下铁路安全管理数据具有大规模特征。
2铁路行车安全措施
2.1提升人员的安全意识
通过对铁路工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发现很多事故都是因为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低、施工操作不规范造成。为了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安全意识,必须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分别对施工人员实施岗前教育、工前教育、工后总结。施工单位需要特别关注工前教育,要把工前教育纳入工序管理,做好安全交底,让管理人员了解自己在施工中的工作责任、工作内容、工作要点,告知施工人员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安全问题。只有提升全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够保证每一项生产活动的规范化和合理化,减少安全事故出现几率以及危害性。
2.2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1)责任落实。针对车站管理者日常运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实施“记账”和“问责制”方法。一是为每位班子成员建立“绩效”评估文件,包括自然条件、阶段评估、工作表现和奖励等。二是累积责任制,所有车站管理者将各种问题转换为分数统计,半年周期内扣除15分即发出警告通知,扣掉25分则讨论解雇问题,扣掉40分及以上予以解雇。(2)加强人员管理,改善工作条件,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建立个人信任档案。
其内容包括:基本个人信息,如出生日期、健康状况、家庭、思想状态、工作状态、培训状态和人为失误等的记录;精神和身体状况,生活和改善工作场所条件,沟通和与下属的联系;了解职工的想法、健康、工作和生活等存在的问题和不稳定因素;了解职工的感情、住房、子女教育,就业和家庭意外引起的思想波动。充分掌握职工个人状况,有的放矢做好各项工作,让职工充满活力、身心舒适地投入工作。(3)善用机制。机制是调整和控制安全管理内部力量,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要灵活、适当地使用该机制,充分反映责任与效率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考虑到工作人员的个人发展。机制的变化应基于环境和因素的变化,并应公正、及时和严肃。
2.3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设备状态维修工作
主要包括两种内容,一是设备可靠性维修,通过对设备某个元件的可能出现故障进行预测,并分析该故障问题会对整个系统可靠性带来哪些影响,结合相应的影响,采取针对性设备维修策略,更好的提高设备维修质量水平。还有一种是设备预测性维修,顾名思义,便是通过对设备可能存在的故障进行合理的预测,并提前做好针对性维修技术的准备。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针对设备潜伏故障,做好针对性地分析,并结合故障带来的后果做好深入分析,从而为设备是否继续保持运行提供良好决策。如果铁路设备的安全风险等级比较好,需要针对该设备,量身打造一个维修策略,并提前准备好设备维修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安全隐患发生概率。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采用设备状态监视方式,加强对设备的状态检修,在第一时间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变化,并以此为依据,做好维修计划的合理安排,有效控制铁路设备运行风险,保障铁路设备能够稳定安全运行。
2.4加强安全监管
各级安全监督员不仅有权以各种方式检查和监督铁路安全运行,调查和处理事故,而且还可以帮助铁路运输生产单位分析和调查薄弱环节,注意采取措施有效改善现有问题,并提高铁路运输安全性。
2.5安全风险预警
(1)设备风险评价。基于设备设施故障类风险评价模型,通过数据接入和人工录入的方式采集评价模型相关数据,得到设备设施风险项点的风险值,展示评价结果。(2)作业风险评价。根据不同作业过程制定生产作业类风险评价模型,将某项作业作为评价对象,对其风险实施定性和定量评价。(3)风险预警。按照风险库层次,实现风险库一级(人员、设备、环境)、二级、三级突出风险点预警;按照风险预警标准,对超限、频发、持续发生的、呈上升趋势的风险项点进行预警提示;由局部安全风险分析得到设备设施和生产作业的整体风险值,从而进行预警提示。(4)风险规律分析。依据铁路运输安全隐患排查登记信息和风险检查写实对安全风险的检查情况,统计风险检查在各单位、线路区段等区域的覆盖率。提供重点区域、重点时间、专项检查等主题的风险规律和趋势分析。
结语
铁路安全是各种铁路工程质量的全面体现。只有深入研究原因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才能真正从事故中得到深刻教训。通过案例分析和车务段安全管理改进分析,说明只有通过不断改善和加强各种铁路基础设施,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同时基层干部进一步加强站内安全工作管理层,真正执行“安全第一”措施,才能进一步提高设施的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荆 伟,刘 军,张 军,等.对于大数据技术的铁路安全管理分析[J].铁路计算机应用,2020,29(2):30-33.
[2]王同军.铁路行车安全分析[J].中国铁路,2018(1):8-16.
[3]史天运,刘 军,李 平.铁路大数据平台总体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8,25(9):1-6.
[4]马小宁,李 平,史天运.铁路安全风险预警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9,25(9):7-13.
[5]周 欣.铁路局运输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