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杜燕郎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杜燕郎1 谢烈钢2 陈滨3
[导读]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应用愈加广泛,对于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
        1.身份证号码:33062319831105XXXX 2.身份证号码:33068219820313XXXX 3.身份证号码:33068219890311XXXX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应用愈加广泛,对于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队伍要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加强质量管控,从而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并提高我国建筑工程总体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提高对策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研发和成熟,我国的建筑工程有了很大进步。国内建筑行业稳步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也越来越多。在开展大型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运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为了提升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就需要落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为了保障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同样重要,工程施工质量不断提升,对于建筑行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征
        不同于传统混凝土施工,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体积较大,且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浇筑过程中或者后续使用过程中,如果受到外界的不利因素,更容易带来不利影响,很容易产生裂缝,影响正常使用。但是高层建筑工程以及水利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不可替代的,现阶段还没有其他技术能够取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建筑施工中的地位。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往往运用模板浇筑,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虽然规模较大,但是却有着较小的表面系统,这就造成了内外温差相对较大,温差如果超出正常范围就会产生裂缝,影响正常施工,后续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无法保障。为了使大体积混凝土质量达标,施工企业就要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深入研究其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若过程管控不到位,就容易导致内外温差较大,产生的不利影响是无法预计的,并且还会增加后期养护的成本,降低公司收益。
        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配合比要科学合理
        在正式施工之前,应该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是选择合理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二是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要准确,并且科学合理。在对材料进行配比时,不仅要满足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还要尽量的节约材料和资源。根据实际情况可知,混凝土中以骨料为主,大概占据了 80%左右,因此应该重视对骨料的选择和使用,同时要满足相关的数据标准:一是膨胀系数要尽量的小;二是岩石弹膜不能偏高;三是消除表面的弱包裹层。除此之外,选择砂子材料时,二区中砂为主要的使用材料,其中的含泥量不能够超过 1%,同时还要保证砂子的体积在 5mm~31.5mm 间。水泥可以用粉煤灰进行代替,但是要使得粉煤灰要和水泥保持相同的颗粒大小,掺量必须在 15%~20%范围。这样在节约资源的同时还能够减少水化热的问题。
        2.2分层浇筑施工
        分层浇筑的施工方式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重要手段,在分层浇筑施工期间,为了保证其质量,每一层浇筑的厚度大概在 50cm。只有在大型的建筑工程中,才会常用到这种混凝土浇筑方式,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分层浇筑的优势和特点,减少大幅度的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分层浇筑施工中,分为三种施工方式,一是分段分层,需要严格的按照标准进行从下而上的顺序进行浇筑,只有确保下层的质量过关才能够进行后续的施工;二是全面分层,只有等初步的混凝土凝固了才能够进行后面的浇筑;三是斜面分层,是确保下面的一层浇筑好,才逐步的进行上层的施工,同时还要注意振捣工作程序性的重要性。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分层浇筑施工成为最常用的施工方式,此外,与此相关的施工技术已经较为完善,不仅能够加快散热速度,还能够方便进行混凝土的振捣,大大的提高的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2.3混凝土温度的控制
        水热化现象的出现,会导致隔热现象严重,从而使得混凝土结构出现温度差异的不良影响,所以为了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预防。

可以从水泥水热化这方面进行有效的解决:首先,施工人员可以选择水热化程度较低的水泥材料,同时加入部分的减水剂,来减少水泥量,然后在使用相关的技术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差,可以通过三个步骤来解决,一是在浇筑前将钢管依次排开进行填埋施工;二是浇筑时,应当均匀持续的进行浇筑;三是浇筑完成后,需要通过冷水进行降温处理。最终,可以通过防水草帘等方法对建筑结构进行保温处理,使得混凝土表面降温较慢,较少内外的温度差异,尽量避免裂缝的出现。
        2.4振捣施工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期间,振捣是极其重要的部分,而插入式振捣棒是最为常用的工具。振捣棒可以有两种方式插入,垂直或者斜插,但是都要保证其插入点要均匀交错,此外,在使用斜插时,倾斜角要保持在 40°~50°之间。在施工期间,要保持插入时的稳定性,同时还要遵循快插慢拔的频率,尽可能的缩小两层之间的距离,在进行上一层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插入的距离大概在 50cm 上下。此外,在进行振捣时,振捣棒不能够直接与底部和边沿进行接触,这样会大大降低振捣的质量和效率,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
        2.5后浇带施工
        外界的因素通常会影响施工的效率,而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为了降低裂缝出现的概率,后浇带施工正在被广泛的应用,其可以大大的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此外,在实际的施工期间,部分的干扰因素无法避免,例如温度应力的干扰,所以工作人员在施工时,要对混凝土的不同结构进行分段处理,对各段混凝土结构的长度等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对裂缝进行修复,减少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在施工阶段的后期,对混凝土进行均匀的浇筑,使得各段的混凝土的结构形成整体,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在浇筑施工大概 40d 左右,再进行后浇带的施工,此外不论使用何种的施工技术和方法,都需要做好前期工作,尤其是对混凝土的接触面凿毛工作,只有确保接触面干净整洁,才能够有利于后续的施工。
        3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对策
        3.1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环节的管理
        要想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和可靠性得到保障,必须要加强对各环节技术应用的管理,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各技术施工环节的任务进行有效地落实,对于其中比较重要的节点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交流;其次对于采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所有技术人员,必须要能够对施工技术以及工程质量的检验标准有着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施工作业;最后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技术水平以及机械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数量对整个施工方案进行合理地安排和适当的优化调整,进而能够拟定较为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和技术方案。
        3.2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测温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测温问题来说,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在承台内埋设四根垂直的测杆,同时每根测杆还要能够在沿着混凝土的厚度方向设置三个不同的测点,也就是说四根测杆总共需要设置 12 个测点。在测点设置好之后,测温的头三天每间隔一小时就需要测温一次,三天之后每间隔四个小时测温一次,测量人员要能够对每次测量的数据都进行详细地记录,并结合温度变化情况绘制相应的曲线图,并且要能够在图中将不同测点存在的问题标注出来,只有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测温工作,才能够使温度裂缝得到很好的控制。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为了使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实用性和耐久性得到可靠的保障,我们要能够继续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研究力度,要能够在现有技术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优化升级,为整个建筑行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田维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0).
        [2]庞永志.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20(5):74-74.
        [3]邓东海.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