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时防汛抢险的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徐大一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是人民生活的保障,在面临洪涝灾害时,水利工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海友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82
        摘要:水利工程是人民生活的保障,在面临洪涝灾害时,水利工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实中地形具有多样性,灾害具有突然性,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又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在灾害来临时,就会暴露出防汛工程的死角。本文通过分析一个应急防汛抢险工程的案例,对于临时防汛策略给出一种思路。
        关键词:临时防汛抢险;临时防汛墙;排涝工程
        水利工程是人民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重要保障,在抵御自然灾害和利用水利资源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的建设关系到经济、社会、民生的诸多方面。但是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往往要考虑工程成本、运行年限、现行规划、后续工程等诸多因素。
        2019年8月,台风“利马奇”从我国沿海登陆,台风伴随着大风和强降雨,给沿途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经济损失严重。同时这场台风也暴露出部分地区防汛安全系统还不完善。另外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西元村浦家港防汛应急抢险工程,给出一种临时防汛工程的思路。
        1 工程背景
        1.1 台风“利马奇”
        2019年8月10日凌晨1:45分前后“利马奇”(2019年第九号台风)以超强台风级在浙江温岭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52米/秒)。
        受“利马奇”台风影响,9~11日上海境内陆地最大阵风8~10 级,长江口区西部和沿江沿海地区10~11级,长江口区东部11~12 级,洋山港区和上海市沿海海面阵风12~14级。强降水主要集中在9日夜里到11日上午,雨量可达暴雨,局地大暴雨,预计过程雨量120~180毫米,个别站点可达200毫米以上,最大小时雨强40~60毫米。
        1.2 西元村受灾情况
        由于浦家港河口处无控制口门,而该村西竹园和马桥村民组地势较低,地坪高程3.60m~4.20m。但凡雨天遭遇吴淞江高水位(近期控制高水位4.79m),该区域的雨水非但不能外排,吴淞江河水还会倒灌至浦家港及其二条支流,导致该村三条河道水位骤涨,河水倒灌造成沿河道路积水和村民户房屋进水。
        2019年8月10日,因“利奇马”台风的影响,造成该村浦家港西侧、金家浜南北侧以及丁家浜北侧涉及43户村民家中进水,并紧急撤离安置人员212人。积水持续时间长达3天。
        2019年9月1日,虽雨势不大,但因吴淞江水位涨势迅猛,河水倒灌进入,造成该村22户村民家中进水。
        由于连续不断地降雨,2019年9月2日再次造成8户村民家中进水,并撤离与安置人员30人。虽然该村组织人员进行排涝,但由于吴淞江长时间持续高水位,给该村排涝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频繁的洪水倒灌,不仅给村民户带来了较大经济损失,也对该村民户的房屋及人身安全形成了很大的隐患。
        1.3 工程实施的局限
        工程案例中受灾区域约为一个三角形,西侧为京沪高速,东侧为墨玉南路,北侧为吴淞江。由于京沪高速与墨玉南路路面高程较高,故该区域为一面临水的洼地,区域内河浦家港从北侧直接排入吴淞江。因此当吴淞江水位上涨后,洪水倒灌,对区域内居民造成危害。
        在吴淞江相关规划中,浦家港入口为非规划口门,没有泵闸等挡水建筑物的实施计划,又该区域面积较小,建设泵闸等建筑物收益有限。因此,各方通过协商决定采用临时的防汛抢险措施。待后续规划实施时再永久性的解决该区域的洪涝问题。
        2 应急抢险措施
        2.1 挡水建筑物设计
        挡水建筑物是为拦截水流、抬高水位、调蓄水量,或为阻挡河水泛滥、海水入侵而兴建的各种闸、坝、堤防、海塘等水工建筑物。针对案例中特点,选择临时挡水建筑物,断面采用吴淞江堤防工程中的顺河围堰断面,钢管桩围堰。这种断面形式具有施工方便,周期短,可带水施工等特点,能够充分节省工程投资,并能够满足现阶段的临时挡水防汛要求。
        2.2 临时排涝工程
        西元村现有浦家港、金家浜、丁家浜等3条河道受G2京沪高速公路和墨玉南路的隔断,除浦家港一端与吴淞江连通外,其它河道与安亭新镇圩区内的其它河道均不连通,河网水动力条件较差,地块内水系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2018年实施了黑臭河道整治工程,目前河道水质和沿线水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如果为了解决西元村洪水倒灌引起的居民受淹问题,而仅仅采用封堵浦家港河口的应急措施,将进一步削弱片内水系的河网水动力和水系连通,加剧该片区内水体的生态环境和水质恶化。因此,在浦家港外河口新建控制口门时,应充分考虑提升地块内河网水动力条件,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改善地块内水系的生态环境。
        工程案例中设置了移动式抢险水泵,可以在汛期到来之前抽排涝水,平时开启水泵还可促进水流交换,改善内河水质和水环境等情况。
        3 防汛工程布置
        3.1 临时防汛墙设计
        由于口门建筑物建设周期相对较长,为避免短期内西元村再次遭遇苏州河洪水倒灌,在浦家港河口新建临时防汛堤,与苏州河现有防汛墙形成完整的防洪封闭圈。
        为避免新建临时防汛堤侵占苏州河航道,临时防汛堤采用钢管桩围堰的结构形式。临时防汛堤外边线与现有苏州河防汛墙外边线平齐布置。临时防汛堤长度37.0m。
        新建的苏州河临时防汛堤采用钢管桩围堰的结构形式,堤顶高程为4.25m,堤顶宽度3m。钢管桩采用DN273×10,桩长12m,顶部采用φ30@1800钢拉杆进行对拉。钢管桩围堰背水侧采用填筑平台进行支撑,土平台顶高程2.00m,顶宽2m,土平台内坡面坡比1:2,平台采用袋装土填筑。具体结构形式见下图:
 
                      图1  临时防汛堤断面图
        3.2 临时排涝工程
        在该工程案例中,浦家港河口封堵后,本地块无外排雨水的通道。为了满足临时应急排涝和日常水体交换需求,考虑设置应急抢险泵,抽排地块内雨水。应该本案例中临时防汛堤为临时水工建筑物,排涝标准按5年一遇24小时暴雨量126.8mm一天排出。
        考虑地块内水域的调蓄(预降内河水位至2.00m)、下渗和蒸发等雨量损耗,经计算,5年一遇暴雨时该地区的排涝流量为0.27m3/s。因此,本工程设置3台移动式抢险泵(单台水泵流量0.1m3/s)。其暴雨前预降方案和调水方案如下:
        ①暴雨前预降方案:
        为保证汛期安全,在接到暴雨预警之后,对内河进行预降水,腾空内河库容,减小暴雨过程中的排涝压力。
        区域内河面积共17004m2,本方案采用3台排涝泵,总流量0.3m3/s,从高水位2.8m降至预降水位2m,所需预降水时间共13h。
        ②调水方案:
        临时防汛墙建成后完全阻隔内外河水交换,为保证内河水质,拟定调水方案,定期对内河进行引调水。
        区域内河面积共17004m2,本方案采用3台排涝泵,总流量0.3m3/s。第一天,将内河水排出至外河,内河水位从常水位2.5m降至2m,所需时间共8h;第二天,将外河水引入至内河,内河水位从2m升至常水位2.5m,所需时间共8h。完成一次调水周期为2天,建议每月至少完成2次调水。
        4 工程评价
        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新镇西元村防汛应急抢险工程这一案例中,考虑到该工程临时性和应急性的特点,如果兴建大型的泵闸等水利设施,一来施工周期较长,不一定能满足应急抢险的需求;二来投资较多,针对该工程区域显然经济效益较差。另外,如果后续有新的规划项目,需对泵闸进行拆除时,也增加了经济投入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本案例中兴建的临时防汛堤具有施工简便、工期短、经济投入较少、施工灵活等优点,并且能够在短期内满足防汛、应急排涝和水体交换等日常运用需求,且顺河围堰形式的布置在拆除后还可以再次利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这种应急防汛方案也存在一定缺陷,挡水建筑物为临时建筑物,建设标准采用临时建筑物等级,在面对大型洪涝灾害时无法满足抗灾需求。并且移动抢险泵在运用时也存在移动不便,操作繁琐,需要人力较多等缺点。因此这种防汛抢险的应对策略所涉及的使用年限不宜过长,应在1~3年为宜,并且需要管理部门加强监控管理以及人员的调配,在灾害来临前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另外,后续的规划和永久水利防汛设计也要尽快落实。
        参考文献:
        [1]赵学刚 水利工程防汛措施及抢险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4):92-93
        [2]田波 水利工程防汛措施与抢险对策研究[J]中国水运,2015(3):168-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