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卫生工作中的少儿营养现状分析及其改善建议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邵付琼
[导读] 摘要:目的:分析关于学校卫生工作中少儿营养的现状分析及其改善建议,确保少儿健康成长。
        镇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昭通  657200
        摘要:目的:分析关于学校卫生工作中少儿营养的现状分析及其改善建议,确保少儿健康成长。方法:选取2019年到2020年各年级学生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人。对照组的学生采用常规的规范卫生管理方法;对实验组的学生严格践行学校的卫生工作。通过两组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而分析学校卫生工作对少儿营养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研究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学生严格践行学校卫生工作,能够有效改善少儿营养存在的问题,促进少儿的健康发展,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学校卫生工作;少儿营养现状;改善建议;
        引言
        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少儿营养状况格外关注。相关机构调查研究显示,少儿营养缺乏、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在物质生活条件逐渐改善的同时,少儿肥胖率逐年增加,为此在学校卫生工作中需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保证少儿营养均衡,合理控制各类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保证少儿身心健康成长。
        一、资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选取20189年到2020年各年级学生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名,女40名,年龄为13至16岁,均值为(0.5±0.7)岁,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人。对照组的学生采用常规的卫生干预方法;实验组对学生严格践行学校的卫生工作。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过学校批准。
        2.方法。(1)对照组。对对照组的学生进行常规的卫生干预管理处理。首先对其的基本状况如身高、体重等进行测量登记,根据测量结果对学生的营养现状进行调查评估,同时通过严查不健康的食品、调查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督促学生和学校进行整治和改善。(2)实验组。对实验组的学生严格践行学校的卫生管理工作,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长期、系统性早期治疗,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首先和对照组一样,进行基本状况的测量登记,评估学生的营养状况,后进行实践探究,由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工作人员制定针对性的营养健康表格,然后由两人对学生的日常进行详细的记录,有效避免误差。
        3.观察指标。评估结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的评定结果是学生的营养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有效的评定结果是得到改善,无效的评定结果是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无效率。
        4.统计学方法。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处理所调查的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以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统计学研究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结果
        1.两组评定状况对比。通过采用不同的卫生管理方法,得到两组学生的营养状况的评定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卫生管理方法明显优于对照组,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少儿的营养状况问题。见表1.
        表1两组评定状况对比
       
        2.两组学生满意度对比。通过采用不同的卫生管理方法,得到了学生对两种卫生管理方法满意度的对比数据,数据表明,实验组学生对卫生管理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学生更愿意接受学校严格的卫生管理方法。见表2.
        表2两组学生满意度对比
       
        三、讨论
        由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各界对学校学生所处的卫生环境以及学生的营养健康等问题给予了更高的关注,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本次的研究发现,产生学生营养健康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以及学生内体质的因素等。通过对学校学生采用严格践行学校卫生工作的管理方法,发现能够有效改善学生存在的营养状况问题,进而对少儿营养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善措施。
        1.少儿营养问题原因。①社会因素。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不断进步,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很多少儿在营养状况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②家庭因素。如今每个家庭都在奔小康,家长对孩子百般依赖,满足孩子简单的饮食要求,从而造成少儿出现偏食、挑食的习惯,引起营养不均衡。③学校因素。学校的一些因素如学生所处的卫生环境也会对少儿的营养结构产生影响,少儿的营养状况也出现了问题。④学生内体质因素。随着数据化的普及,学生越来越缺乏锻炼,过少的锻炼也会影响少儿的营养健康,出现营养状况问题等。
        2.改善措施。改善饮食结构。当学校发现少儿出现营养问题时应当及时和家长联系,与家长共同对少儿进行饮食结构调整,纠正少儿偏食、挑食的习惯。如果少儿出现营养严重不良的情况,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避免少儿出现高血压等疾病,同时进行相应的改善治疗。此外,由于目前的很多学校都要求少儿在校进行午餐,因此学校要保证午餐的营养性,少儿在校集体用餐可以提高食欲,由于大多数少儿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对纠正少儿不良的卫生与饮食习惯难度较大,而在学校集体用餐,相互影响,有助于改善少儿不良的饮食与卫生习惯,也可以培养少儿正确、科学的饮食与卫生习惯。目前,部分少儿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缺少营养元素如蛋白质、钙等问题尤为明显,影响少儿的健康成长,如果学校资金充足,可以为少儿提供营养午餐。
        3.对营养健康做好宣传工作。(1)根据少儿的理解情况向其讲解营养的重要性,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指导其做好身体锻炼。(2)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对家长做好思想工作,使其控制对孩子垃圾食品的供给,指导家长为少儿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合理搭配营养,激发孩子的食欲,使孩子学会健康饮食。同时对孩子三餐予以合理安排保持营养的均衡性。
        4.学校应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结合少儿的体质情况多开展体育锻炼,让孩子释放天性,增强体质。同时学校要优化学生饮食结构,提供含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食物,以促使学生正常成长。在合理营养的饮食下,再进行体育锻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肥胖少儿的出现。
        5.平衡学生体内的微量元素。定期对少儿进行微量元素的测定,以免少儿体内微量元素不平衡从而影响学生的生殖功能与智力情况。此外,家长需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补充微量元素,可多食用坚果、瘦肉、海产品以及动物肝脏等。
        4.优化饮食结构。学生在学校出现营养问题时应及时与家长联系,并进行饮食调整,同时对学生挑食、偏食的习惯予以纠正。若孩子为极度营养不良则需医院接受检查,避免患有高血压等疾病,同时接受相应治疗。此外,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营养午餐。若学校资金充足,可为学生提供营养午餐。由于当前诸多学校均要求学生在校食用午餐,故而学校需保证午餐的营养性。学生集体用餐可增大食欲,亦可对其卫生与饮食习惯进行培养。由于当前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在家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长辈对其百依百顺,因此在家里想对孩子的不良卫生与饮食习惯进行纠正难度极大在学校由于同伴之间相互影响故而简单得多。目前,农村学生由于家长放牧离家远,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孩子准备营养食物,致使一部分少儿出现营养不良尤其缺少蛋白质以及钙等营养元素不利于少儿的健康成长发育。而若学校能够提供营养午餐,则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结束语
        总之,现阶段少儿营养的现状存在一定的营养问题,对学校学生严格践行学校的卫生管理工作,针对性地制定改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少儿的不良饮食和卫生习惯等问题,保持少儿科学、均衡、合理的营养供给,促进少儿健康成长和发育,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杜萍.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的思考.2019.
        [2]袁静茹.关于学校卫生工作中的少儿营养现状分析及其改善建议.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