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发展基层公共气象服务的思考和对策探析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周生蓉
[导读] 摘要:新形势下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应不断适应社会发展进步要求,以全新的面貌和形式向社会大众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服务。
        班玛县气象局  814399
        摘要:新形势下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应不断适应社会发展进步要求,以全新的面貌和形式向社会大众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服务。本文在简要概述公共气象服务的基础上,分析了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几点发展对策,以期为从事基层公共气象服务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问题;对策;新形势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气象灾害的连锁性、脆弱性和高影响性开始显现,气象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公共气象服务的对象是各种不同类型的用户,受不同社会环境条件影响,使得服务对象需求也有很大差异。公共气象服务具有公益性特征,同时还包括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等方面。因此,应充分发挥出基层气象部门的关键作用,不断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质量。
        1、公共气象服务概述
        所谓的公共气象服务,主要是指气象部门对不同类型的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进行利用,为社会大众提供与气象相关的信息或者技术,确保用户对气象科学知识进行熟练掌握,并在各种领域中熟练应用这些气象知识和气象技术。实际上,公共气象服务属于公共服务范畴,是气象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基层气象部门来说,应切实做好公共气象服务,为人们提供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进而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基层公共气象服务是所有气象服务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基层气象部门的重中之重,做好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刻不容缓。
        2、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2.1高素质和技能型人才不足
        结合当前国内气象行业发展现状,对于气象部门来说,尤其是基层气象部门高学历人才匮乏现象较为严重,部分气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有待提升,对基层公共气象部门和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还有一部分基层气象服务人员仍旧是沿用传统的工作模式和观念,工作中不够细致严谨,分析气象数据的过程中粗心马虎,极易出错,这些均不利于气象防御工作的正常开展。
        2.2气象服务难以有效满足现代生产发展需求
        基层部门在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了向人民群众单纯传递观测到的气象要素数据上,未提供科学有效的灾害预防措施和方法。与此同时,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公共气象信息具有专业性特征,且具有较强的官方性,使得部分群众不能准确了解,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再加上公共气象服务内容很少涉及农业生产,服务工作缺乏针对性,农牧民群众很难从公共气象服务中受益。另外,基层气象部门在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其科技支撑严重不足,公共气象服务基础力量薄弱,虽然政府和人民群众比较重视基层气象部门,但是部分地区的基础建设不足和偏远地区科技水平有限,这些都会对公共气象服务效果产生一定的制约。
        2.3获取气象信息渠道受限
        通常情况下,气象部门传播气象信息的渠道包括手机短信、微博电视和网络媒体等不同手段,对于基层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来说,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滞后,部分农牧民群众很难借助于网络媒体等手段获取所需的气象信息,只能借助于电视、广播方式来获取公共气象服务信息。由此不难发现,广大农牧民群众对气象信息的获取受到限制,获取公共气象服务的渠道较少,再加上气象服务信息不能第一时间传递到农牧民手中,及时性大打折扣。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地区信息闭塞,一旦偏远地带出现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现象,因气象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人民群众手中,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3、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发展对策
        3.1公共气象服务应当面向基层
        在开展基层气象服务的过程中,需要气象部门第一时间上报气象灾情信息,并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做好灾情的评估和普查。如,为了直接报道各地区气象灾情情况,应尽快设立起公共气象服务专线,将原有分析评估与灾情调查实际情况进行结合,为气象灾害防御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进而为政府制定防灾减灾预案提供参考依据。为了做好气象应急和防御工作,应对气象灾害预警不断进行强化。该过程中,需不断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并及时发布气象信息。对于基层气象部门来说,应将常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作为公共气象服务的重点工作,并做好山体滑坡、泥石流和草原森林防火等次生灾害的监测预报。对于突发性强的气象灾害,应对警报制度不断进行完善,不断增强气象灾害预警的时效性和覆盖范围。面向基层气象服务时,需要将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工作做好,并构建起灾害防御梯队,以对城乡社区进行覆盖,同时还要确定负责人。如在每个乡镇设置一名协理员,每个村内设置一名气象信息员,主要是接收、预警自然灾害信息,同时还负责灾情信息的收集及上报,充分发挥出公共气象服务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3.2完善预报预测以及应急体系
        对于基层气象部门来说,应采取多种措施来增强气象信息预报准确率,通过对气象预报预测体系进行完善,提升气象预测水平。应对气象预报预测内容加强精细化管理,高度重视起天气预报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以将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工作做好。与此同时,还要对气象灾害机理加强研究,并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积极构建气象灾害预警以及应急体系,在气象灾害防御中对灾害性天气损失评估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积极协调社会各个部门的应急机制。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或者降低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应结合实际情况尽快构建完善的预警应急系统。基层气象部门应高度重视起气象灾害预报工作,对灾害检测、评估和调查工作不断进行强化,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实践过程中为了提升气象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公共气象服务管理制度。政府部门还应在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中引入基层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以对自身的服务职能进行强化,加快气象服务建设步伐。应根据实际,在当前社会可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对气象服务手段和服务领域不断进行完善,进而增强气象服务质量,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同时,还要进一步拓宽气象服务渠道,如利用现代互联网平台、新媒体等技术手段,确保气象信息可以及时传递到农牧民手中。
        3.3加快气象服务信息化建设步伐
        基层公共气象服务系统的作用是对气象信息进行传送,应保证气象信息具有全面性和统一性特征。对于气象部门来说,应对信息平台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实现气象观测数据共享。气象部门还可以借助于气象信息服务平台传送同环境、大气、生态等相关的气象知识和信息,确保人民大众可以清晰认识到气象知识,进而实现气象信息的全覆盖。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种类型气象灾害出现频率和危害强度均呈现出明显增多的趋势,做好气象灾害的准确预警和公众防范显得极为重要。气象灾害预警的过程中,需要气象部门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不断增强气象服务的信息化水平,确保社会大众可以及时获取气象信息,对气象灾害情况进行准确把握,进而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还可以适当提升气象服务功能,如增加语音功能,确保不会输入汉字的农牧民可以享受人性化服务,进而提升公共气象服务的亲和力。如对于发布的气象信息,可以增加穿衣指数、出行指数等方面的内容,或者是农业施肥、浇水等项目,不断扩大基层服务范围,确保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同人民的生活更加接近。
        参考文献:
        [1]李玉平,高由信,张军等 . 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探讨。现代农业科技,2012(14):294,296.
        [2]朱保美,周清,王丽等 . 县级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第 32 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4 第五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气象服务与信息化.2015.
        [3]矫梅燕 . 坚持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方向落实防灾减灾这一首要任务。浙江气象,2013(01):1-3,10.
        作者简介:
        周生蓉(1992.10)女,汉族,青海省互助县人,大学本科,从事气象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