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加强气象科普宣传的思考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杨晓虎
[导读] 摘要:气象宣传工作是一项社会化活动。
        贵州省气象局  550081
        摘要:气象宣传工作是一项社会化活动。作为科学普及工作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处于危险境地的人们的自救能力,还可以使他们有效地保护自己免受灾害的侵害,同时,还可以减少因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利措施。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知识和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气象服务的态度日益增强,人们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时代发展和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弊端日益突出。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气象工作需求,应该对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做好气象宣传科普工作展开思考。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气象科普宣传;思考;对策
        引言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党中央正确地指出:“科学普及与科学技术创新同等重要。”同时,还必须集中精力提高气象科学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丰富气象科学传播的内容,并创新气象科学传播的主要形式。另外,由不同的受众,气象科学的范围也有所不同。从本质上讲,气象科学的传播是一项造福于国家和人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在传统观念下,报纸,电视,杂志等多种形式可以用来宣传和传播。但是,从目前的形式看,基层气象科普宣传也必须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在通讯发达的时代,新媒体必须追求创新和发展。以社会团体的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的力量,加强部门之间的纽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气象科学的整体质量,引入反馈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增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新媒体时代的主要特征和受众心理
        1.1新媒体时代的主要特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广泛传播,气象科学的普及也不例外,它创新了科普的形式与内容,以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中,数字期刊,微博,微信,QQ和互联网电视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通讯速度,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覆盖范围并增强受众者之间的互动性。在此基础上,根据观众的需求,及时解决公众的反馈意见。结合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科普宣传,普及气象信息。从人们的利益角度出发,人们不再是传统观念下的衣食观念。更加注重人身安全和天气灾害。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气象科学的传播应利用各种形式的新媒体网络,加强气象部门的宣传力度,提高气象部门的社会形象。
        1.2受众心理的求快、求真需要
        对事物第一时间的认知和描述能迅速的吸引别人的眼球和注意力。这是受众群体的求快心理。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一些现场直播,短视频,热门新闻等之所以受到高度推崇,是因为它们抓住了观众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新闻和获取信息的愿望。在追求信息快速的同时,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也是观众更加关注的一个方面。这是因为新媒体的传播形式丰富多样,传播渠道日新月异。仅仅追求速度已经不能满足听众的心理需求。只有真实的第一手新闻才能迅速传播,客观存在的事实以立体的、多样化的形式得以呈现,使受众群体在视觉上、心理上都得到了极大地满足。
        2.传统气象科普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传统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内容单一
        由于气象宣传资料并未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融为一体,因此传统的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内容相对简单,不起眼且无法引起人们的注意。此外,人们对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受众人群数量不大,这也造成了气象科普宣传工作质量低下的恶性循环。
        2.2传统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形式有限
        传统的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已经过时,其主要依靠社区公告板进行广告宣传,或在某些特殊节日的聚会场所分发一些气象宣传杂志和报纸,但这些宣传缺乏相关性,人们没有特别注意。它使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拘于形式化,没有发挥其作用。
        2.3传统气象科普宣传工作人员不足
        由于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只是气象工作的辅助工作,因此人力和财力投入不多,气象科学推广设备显然不足,还无法完成大量工作,使气象科普宣传无法真正进入人们的生活。


        3.新媒体时代加强气象科普宣传的思考及对策
        3.1宣传气象科普的理念,提升气象科普的地位
        从本质上讲,每个地区或区域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经济状况,因此,科普宣传的类型不能按部就班。其中,宣传的一种常见形式是利用重大节日来解释和传播气象知识。同时,还可以在中小学和社区举办关于科普知识的讲座,并去野外和农村,增加科普的强度,增加资金投入,改变科普的理念。新媒体时代的气象科学普及是一项造福于国家和人民的重大事件,责任重大,任重道远,不能急于求成。尽管气象科学一直是各界领导者关注的焦点,但它并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这时,面对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有必要坚持基层气象科普宣传的重要地位,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积极实现气象科普宣传。在气象科学的宣传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观念,不是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而是要根据人民的需求改变服务方式,以人民的需求为主。注意关注社会热点,加强针对性建设,以群众喜闻见乐的方式传播,最大程度地完成天气的发布,对应的策略的发布,提升受众者的认同感,提高企业的形象。
        3.2丰富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形式
        互联网的诞生为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提供了更为方便的平台,打破了传统宣传模式的局限性,使气象科普宣传工作能够以最新的方式进行。例如,气象部门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一个科学的外展工作平台,包括网站,微博和气象台的官方账号,并通过各种渠道向大众宣传气象科普工作。科学平台气象广告科学工作向大众宣传气象科普工作。此外,气象科科普广平台的内容也不应过于枯燥,在追逐真理的前提下,将增加娱乐效果,将是独特而令人赏心悦目的,将引起不同群体的关注,并提高公众的认知度,使其更好认识和理解气象科学。
        3.3丰富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内容
        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内容,不仅要传播气象知识,弘扬气象文化,还应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内容应新颖,独具匠心。因此,各种形式的通信产品更有可能吸引受众。同时,气象科学推广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和受众群体的互动性,引导更多受众参与话题互动。此外,关于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内容,最好使用高科技媒体工具作为支持,以更生动,三维和多样化的方式传播单调的气象知识。这样不仅跟上了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而且还可以给听众带来听觉和视觉的享受。
        3.4利用新媒体创新工作机制
        建立外部环境当然很重要,但也必须注意部门之间的内部联系。本质上,互联网就像一把双刃剑。数字媒体传播速度越快,它们携带的信息量就越大。此时,新媒体时代对知识和科学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强。
        3.5壮大气象科普宣传工作队伍
        为扩大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覆盖面,更好地完成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有关气象部门要加强气气象科普宣传工作队伍的建设,并招募更多的气象志愿者和服务人员。安排专业人员为志愿者和气象服务人员提供业务培训,使其熟悉气象知识,然后通过他们向社会传播。相信随着气象科学推广团队的不断壮大,气象知识必将能够更好,更快地进入千万家。
        结语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维方式、交流模式和日常生活发生了变化,也影响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对气象科学的普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象科普宣传是气象科学的一部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自然灾害少见的情况下,气象科普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是一项涉及所有公民的活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它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还需要气象科学人员的重视,以便这项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地发展,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 韩丹. 新媒体时代强化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若干思考[J]. 农家参谋,2020,No.666(17):151-151.
        [2] 郑媛. 对于新媒体时代加强气象科普宣传的几点思考[J]. 农业与技术,2019,v.39;No.330(13):158-159.
        [3] 夏永红. 新媒体时代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思考与分析[J]. 农家参谋,2018,No.582(09):153-153.
        [4] 黄文晶,林瑞耿. 新媒体时代做好气象宣传工作的若干思考[J]. 农村实用技术,2020,000(005):169.
        作者简介:
        杨晓虎(1986.02),男,汉族,河南省南乐县人,研究生,工程师,从事农业气象服务、农村信息化研究、气象信息传播等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