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施工和节点防水技术解析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吴碧立
[导读] 摘要:近几年,随着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及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
        海南第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近几年,随着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及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文章研究了混凝土外墙施工技术与节点防水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并针对现有技术提出了优化措施。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 外墙施工技术; 节点防水技术;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是一种新兴的工程模式,对建筑领域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预制装配式工艺的普及,提高了施工的效能,减少了施工中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排放,有助于实现文明施工、绿色施工的要求。混凝土外墙施工技术及节点防水技术广泛应用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因此,对混凝土外墙施工技术及节点防水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可进一步完善施工工艺、优化现有施工技术。
        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施工技术解析
        1.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临时支撑施工技术
        外墙进场之前,应对其吊装位置进行测量放线,再对墙板进行编号,并整体做好规划,待吊装工具一切准备就绪后,运用吊具合理安装和调整外墙板。在实际吊装过程中,主要调整外墙板的高度垂直度、就位度等。
        对整体的吊装进行合理规划后,通过整体的校准流程和安装程序,将外墙板吊装到位,可提高吊装效率。在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临时支撑点进行施工前,需要对其进行划线标注处理,可通过墨斗对一些规定内的支撑组合进行合理规划,并根据实际的吊装规定进行有效复核后,再使用红漆进行数字标注,有助于识别,为后续的吊装工作做好准备。
        通过墨斗放线后,可以根据标高对楼面进行外围墨线的标定和安装。水平高度可通过校准工具进行及时调整,可使吊装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在实际施工中常用的校准测评工具是水准仪,可及时调整后续的水平度,有助于整体外墙临时支撑的施工作业。在吊装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PC板,以单元平面端口凸起的创口作为其试点,按照水平顺序可以依次排列衔接。对第一板进行有序排列后,再将PC板的一侧与突出的创口板块进行连接,在操作中应注意,须按照正确的位置进行吊装,有助于加固整体的PC板与凸创口间的连接。
        在预制墙板的临时支撑系统建立过程中,应在保证外部PC板稳定的情况下,再对其进行合理的施工调节。在施工过程中,可通过微调或预埋件调节衔接口位置,可以通过设定水平类型的螺杆或两组间的中心螺杆,调整整个临时的支撑系统,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的材料主要材质为45#的中碳钢、强度符合Ⅱ级钢材的中心螺管。在实际施工中可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有效判断,包括对墙板过重或悬挂不严等情况,均可通过两头间的水平连接头进行均衡调节,以保证其临时支撑系统的支撑力,防止出现墙板倒塌或构件掉落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因此,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临时支撑有助于混凝土外墙吊装。
        1.2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具体施工技术
        混凝土外墙柱和剪力墙的钢筋绑扎是目前混凝土外墙施工安装中基础的内容。绑定安装结束后,方可对PC板进行吊装操作,再使用安装柱进行支撑。
        在实际操作中,应对梁板和支柱等进行钢筋绑扎处理,可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施工进行加固。混凝土外墙柱和剪力墙钢筋绑扎的同时,应进行水电线路的预埋,以便后期施工需要,完成上述施工步骤后,对现浇梁板进行混凝土浇筑。
        实际安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墙板时,应针对其位置进行加固、调整,可通过侧面增加钢管斜支撑以增加其稳定性,可通过现浇混凝土和钢管间的螺栓,加固墙板和钢管间的支撑。完成整体支撑的工具浇筑后,根据水平度调整垂直方向。
        在实际调整时,应根据千斤顶、长短管间的斜支撑作用力进行分析,保证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安装精度,有助于后续的结构稳定性,保障施工更加安全。


        衔接部分的连接和调整是工序中较重要的一个阶段,实际工序操作中,可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的墙板进行顶端与框架间的连接,保证在浇筑时通过钢筋与梁间的相互作用,以提高整体性,使梁板外墙可起到承重作用。
        由于预制装配式外墙结构受到较大的竖向压力,需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保证预制装配式外墙构件的抗震性能要求,保证操作的标准性、简洁性,有效提升构件整体的结构稳定性,保证整体安装质量。
        在实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施工中,应根据实际工况合理评估现场的装配设备数量和浇铸技术、作业难度等。应在施工前准备施工吊装工具,并完成螺栓等工具的校准,可利用千斤顶对吊装外墙的墙板水平度进行全面调整。
        基准校核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内部的控制轴线,明确水平标高、水平轴线位置,再根据水平标高线的标准对楼体进行吊装。吊装时应粘贴PE棒与密封条,再将PC板从上向下缓慢下放,安排施工人员接住PC板,通过手扶进行安装位置校准,可通过测量仪器确认PC板的中心线是否满足施工标准。
        工作人员可利用相关仪器调整水平度、垂直度,对构件进行加固处理,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拧紧整体构件,撤下吊钩。整体外墙安装完毕后,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的外墙的衔接处进行密封检查,可利用PE棒对密封空隙进行填充。
        2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的节点防水技术解析
        2.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节点接缝防水方式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的缝隙处理的主要方式是缝隙的填充,在实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的施工中,应注重节点位置的水流疏导、排放功能的设定。满足设计标准外,应充分考虑突发状况,包括水流突破外侧的防水层进入建筑内部,造成二次伤害。在整体施工中对水流进行疏导引流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防水的物理方式之一。装配式混凝土外墙受高强度辐射、湿度、温度等环境变化影响,易产生腐蚀现象,装配式混凝土外墙会出现弯曲、裂缝等,应及时运用接缝材料对墙体进行修复,提升原有外墙性能。
        在预制装配式外加混凝土的吊装施工中,由于施工误差,造成预制装配式外墙的接缝宽度达到20 mm以上,当裂缝宽度过大时,应及时使用PE棒对缝隙进行填充,再采用硅酮密封胶对其进行封闭处理。在缝隙的两侧应设定连接口,保障水流可顺着连接口流出整体构件,避免在水流重力作用下渗透至墙体的两侧,在布设双直槽避免出现水流回流的现象。
        2.2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的密封胶节点防水施工技术
        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的衔接处出现了裂缝,有较多的防水处理方式,密封胶是一种应用相对广泛的方式。密封胶可以根据实际施工的地域差异、气候差异等条件调整密封胶配比,以保证缝隙处密封胶防水性、耐久性、耐气候的能力,应考虑紫外线对密封胶的影响,避免密封胶老化。
        聚硫密封胶、硅酮密封胶、聚氨酯密封胶为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三种密封胶,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施工特点选择应用不同的密封胶。例如,工程中硅酮密封胶自身具有耐候性、耐低温的特点,不会腐蚀建筑使用的钢筋等金属构件及镀膜的结构,因此,硅酮密封胶主要应用于高层的幕墙建筑中。
        3 结语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施工技术和节点防水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助于工程施工的开展,可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效率,促进混凝土外墙施工技术、节点防水技术进一步优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晔.探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施工和节点防水技术研究[J].福建建材,2019(5):50-51.
        [2]肖芳,李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施工技术和节点防水技术研究[J].中国建筑防水,2018(6):25-28.
        [3]夏百松,刘家铭,侯兴宝,等.基于价值工程的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建筑比较分析[J].建筑施工,2015,37(6):764-7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