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5期(中)   作者:鲁德明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在城市范围内可以发现,
        鲁德明
        中建四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23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在城市范围内可以发现,建筑工程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规模上都呈现着越来越大趋势,因此其建筑难度以及施工工程量也就随之加大,导致在建设过程中,我国建筑工程安全问题得以凸显。在建筑企业运行过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控制是保证建筑质量以及人们生命及财产安全根本所在。基于此,以下对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安全管理;具体策略
引言
        以多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传统”来看,从业人才队伍的流动性非常大,且室外作业的安全隐患比较高,实际施工人员受教育水平偏低导致的安全意识不足、技能较弱等问题都十分显著。另外,在建设期间经常为了追赶进度、尽快投入应用以换取经济收益等原因,轻视施工安全管控的相关工作,甚至缩减安全生产的成本投入,又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施工单位所要承担的安全隐患。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其进严格安全管理及控制对于建筑企业来讲具有深远影响。首先保证建筑工程安全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二者是共存的。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保证人员以及工程安全是首要任务,因此,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安全设施在施工中规范应用,从而保证施工过程中安全性,保证工程质量。其次,可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近年来施工安全事故报道比比皆是,对施工企业带来很多不好影响,缺乏安全管理是导致事故发生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安全管控,对于减少施工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再次,在施工过程中落实安全管理与控制,保证施工质量同时对于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也有极大促进意义,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最后,保证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其最大受益人是人民群众,通过落实施工安全管控,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促进企业发展,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生产意识薄弱
        很多企业在为未发生安全事故前,意识不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只追求施工的进度,对安全的认知只停留在浅层次,为了应付检查而敷衍地进行宣传教育。部分企业只追求经济利益,当需要削减成本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减少对企业安全管理的投入;追赶进度时,也较少地考虑员工们的身体素质,没日没夜地进行高强度工作,容易促使员工疲劳过度发生事故,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企业管理层对安全的不重视,导致企业与安全相关地规章制度不完善,无法规范的执行;并且没有领导的支持,相关的规章制度也会很难推进执行,间接地导致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薄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成由不重视安全生产管理所引发的种种形式主义行为,成为诱发安全事故发生的导火索[1]。
        2.2安全监管的力度不够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安全监管力度不够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案例常有发生,这就表明了安全监管重要性。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对施工人员带来生命及财产损失,对于施工企业也会产生对应负面影响,限制其发展。施工过程中监管不足具体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施工安全监管人员只注重监督批评,却没有将监督与服务进行结合,导致即使发现了安全隐患也没能对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其二,在监管过程中,过度重视施工经济性而忽略了施工质量。
        2.3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落后
        现在的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在安全管理上完全靠经验,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只能被动地进行处理,不能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

大部分企业对事故发生前的准备阶段和预警阶段都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没有建立科学的、具有前瞻性的安全管理系统。无法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及减少企业的损失。导致企业只能在事故发生后进行补救,这样不但使得企业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也会导致企业的直接经济损失,延误工期,甚至可能被勒令停止整顿。只靠经验和事后补救是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要想当代的建筑企业安全管理要求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策略
        3.1加大安全措施费用的投入
        为了全面推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稳定的进行,施工单位应该加大安全措施费用的投入。第一,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与保养,结合机械设备使用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的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工作,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处于良好的状态。第二,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重视安全防护工作的开展,对洞口以及高空施工等进行多重防护,最大限度提高施工的安全。第三,配备齐全的救援器材,做好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同时,施工单位应该对建筑工程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概率最大的施工环节。第四,施工现场应该合理设置安全警示牌。
        3.2现场防护
        (1)建筑基坑开挖后,应在坑边设置钢管护栏,选用红白两种颜色的油漆对护栏进行涂刷,并在醒目的位置处设置标志。(2)建筑外墙脚手架应采用钢管扣件进行紧固,以密目网进行封闭,以此来确保作业及周边人员的安全性。搭设前应编制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并对脚手架的稳定性进行验算,报相关部门审批,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佩戴由相关部门检验合格的安全帽,并且要扣紧帽带,防止安全帽掉落,如果安全帽破损,则不得使用,必须及时换新;所有的安全带在使用前必须经有关部门进行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当安全带的使用时间达到2年后,应采用抽检的方法进行检验,如果不合格,则应进行更换,以免引起安全事故。不用的安全带应妥善存放,做好防潮措施,避免接触强酸碱及高温。使用时应遵循高挂低用的原则,不得打结。
        3.3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保护措施建设
        第一,营造良好安全的施工氛围,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切实的保护。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特种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例如高空作业工作人员,所有特种员工的操作证等级需要与施工内容匹配。同时,特种工序施工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很好地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保障施工的安全。第二,做好施工现场所有施工资源的管理工作。施工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施工资源,管理人员必须统筹分配各种施工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出现施工现场施工物资随意堆放的情况。同时,做好水电的管理,科学合理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维护施工的正常秩序。第三,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对施工现场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保证施工能够安全规范的进行。同时,以树立警示牌的方式提醒周边居民,避免施工影响居民的人身安全。
结束语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与质量、进度等要素息息相关,一旦建筑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不仅延误工期,而且可能导致成本增加。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应采取有效的策略加强安全管理,通过各种安全措施的运用,保证建筑施工有序进行,对于促进我国建筑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黄亮,马建松,罗东.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J].砖瓦,2020(12):136-137.
[2]何楚学.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探讨[J].房地产世界,2020(23):62-63.
[3]张大鹏,蒋忠毅,周家恒,杨家园,徐爱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3):189-190.
[4]赵晶.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成因及防范[J].城市建筑,2020,17(23):195-196.
[5]任琪.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7):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