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璇
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 750336
摘要:文中主要讲述建筑工程的造价特点及其动态控制的具体实施方案,详细探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特点;动态控制
当前,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却仍然沿用着计划经济时代的老做法,不仅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而且造成了“三超”现象严重。“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已超过57.7 万亿元;“十三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建设、房地产投资还将进一步扩大。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做好建
筑工程造价管理。
1 建筑工程造价的特点
建筑工程造价,指的是为完成一个工程项目建设所预期需要消耗的全部费用。从建设单位(投资方)的角度来看,工程造价是一个项目的全部建设成本,包括项目的材料费、施工机械、设备、工具购置费、建筑工程费、人工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等。
1.1 动态性
工程造价涉及劳动力、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成本等各个方面,而劳动力市场、建筑材料市场、建筑机械市场均已放开,它们的价格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工程造价必然具有内在的动态性(甚至可以认为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投资决策、设计、施工各个环节中,也可能发生各种难以预测的变动,使工程造价始终处于上下变动之中。
1.2 系统性
众所周知一个建筑工程,特别是高层建筑往往涉及众多工程实体,比如机电、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桩基等。这就要求系统性的做好工程造价,精确核算各个子工程项目。
1.3 个别性
建筑项目的个别性体现在每个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水文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性。同时每个建筑项目的结构、外观、造型、功能也有所不同,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项目工程造价。任何建筑工程的造价都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而是有其个别性的特点。
1.4 分项组合性
建筑工程项目内包括多个分项工程,各分项工程与建筑项目之间是分与总的关系。比如房建工程项目又可以细分为建筑装饰、给排水、电气施工、钢筋施工等部分。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在实施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各分项工程实际,要从这些部分着手进行工程造价的预算管理。然后再将各分项工程的造价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用于进行完整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的核算。
1.5 个体差异性
基于建筑工程项目的不同地理环境、施工技术上的不同要求,工程项目的不同使用类型,施工作业的不同气候条件,每个项目需要消耗资源都不相同,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同时各个不同的工程项目以及其施工工序都有其自身特点,各个施工作业标准、施工技术规范等都存在一定差异,这就导致各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都有所不同。
1.6 系统完整性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既是对各分项工程的资金预估和管理又是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一个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只有全面落实这些工作,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相互关系,才能确保工程造价的完整和精确,才能真正发挥出成本管控的作用。
2 建筑工程动态控制实施方法
2.1 构建控制模型,实现动态控制
依托BIM5D技术能够全面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的水平,同时这也是各环节实现动态落实工程造价管理,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关键之所在。在建筑工程实施动态管理中,BIM5D技术的应用模块主要有前期决策、施工管理、施工设计等等。人员实现精准的编制、估算造价数据。这些数据对后续落实造价工程管理具有较大的意义。设计建筑工程方案环节。通过BIM5D技术帮助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基于设计限额的基础上,完成设计概算,并编制施工图预算方案。在此基础上,还可运用该技术中的“三算对比”,动态的评估建筑工程施工,判断其中是否存在偏差。在此基础上,运用该技术制定纠正偏校正方案,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尤其是提高实施阶段的管理效率。最后,在实施建筑工程中可运用通过BIM5D技术实现动态的管控建筑工程造价,可实现全方位地管控建筑工程,确保项目造价管控无死角。另外,前期已经依托该技术确定预算限额,能够有效避免工程决算超支、工程超额等不利于造价管理的现象,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
2.2 在项目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控制
在项目的决策阶段,投入的资金仅占总投资的0.5%(最多1%),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高达70%甚至80%。因此,建设单位必须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拿出多种投资方案进行比较。在选择建筑场地时,建设单位必须综合考虑交通、地价、搬迁成本等多种因素,尽可能降低建设成本;在选择项目施工工艺、施工机械设备时,必须坚持适用性与经济性;此外,建筑单位还须认真研究本单位自身财力、流动资金情况以及银行贷款利息,并运用单位生产能力法、实体尺寸法、朗格系数法进行动态投资估算。
2.3 在项目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控制
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超过75%(甚至高达92%)。因此,建设单位应当组织不设标底的公开招标,鼓励多家设计单位竞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允许日本、美国等外国设计师参与竞标),鼓励设计单位拿出更多更好的设计方案。然后,建设单位须运用价值工程理论,根据项目的功能、用途,计算出功能评价系数,从所有设计方案中筛选出性价比最佳的一个方案。再后,建设单位须采取限额控制,对中标的设计方案进行量化、细分(采取限额控制可节省10%~15%的项目投资)。有条件的建设单位必须运用BIM技术,认真审核、研究设计方案中的每一个细节,并进行虚拟施工,以提高效率、保证项目质量,并节省投资。
2.4?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控制
在工程造价中,材料费约占总额的70%。因此,建设单位必须责成施工企业运用价值工程理论,选用价格低、功能好的建筑材料。同时,建设单位还必须要求施工企业与材料供应商保证材料的质量(这一条应当写进合同)。施工企业在采购材料时,必须组织若干批互不相识的技术人员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材料的质量。运输材料时必须选择最短的路线,以尽量减少运输成本;材料进场后实行集中式封闭存放,施工企业必须根据施工方案合理使用材料,严禁浪费。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优化资源配置,采取先进技术方法组织施工,以降低施工成本;若发生偏差,须提出几个不同的技术方案,再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选择最佳方案解决偏差。建设单位则必须实行全过程现场管理,督促施工企业严格施工,保证施工质量。若发生工程变更,双方应查明工程变更发生的原因、范围,尽可能缩小工程变更对工程量造成的影响。
2.5?在结算阶段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控制
在项目结算阶段,建设单位须严格审核施工中每项费用的支出情况,认真研究、总结在本项目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为将来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积累宝贵的经验。
3 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涉及大量复杂的数据信息,并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因此,应当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控制,以尽可能减少项目建设中的不确定性,为建设单位节约投资。
参考文献:
[1]于惠琴.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四川建材,2019,
45(2):225-227.
[2]汪璐.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探讨[J].居舍,2018(28):173.
[3]臧振兵.建筑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及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
2018,45(13):56-57.
[4]刘立峰.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8,(1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