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结构工程中的抗震加固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5期(中)   作者:多吉巴桑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建设的大力推进,
        多吉巴桑
        身份证;420111197901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建筑行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相应地人们对建筑的抗震能力要求在提高。然而,从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土建机构工程抗震级别不高,甚至存在没有经过抗震处理的情况,面对大型地震灾害,大部分建建筑物抵御能力较低。为了提高土建结构工程的抗震加固技术水平,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保证土建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土建结构工程;抗震加固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住房问题越来越严重,建造了许多摩天大楼来解决住房问题。因此,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抗震性能十分重要,这部分一直是建筑师设计的重点。抗震设计是在发生地震时保持高层建筑完整性的重要元素,因此,我们有必要充分了解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要点。当然,抗震设计必须符合结构安全、可靠性和高经济效益的基本原则。抗震设计是基于科学合理的技术,必须确保在地震时抗震设计可以发挥作用,保证建筑物遭受地震之后经过短时间的修缮工作就可以继续使用,这大大降低维修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
1土建结构工程中常用的抗震加固技术
        1.1消能减震加固技术
        消能减震抗震技术由两部分组成,即主体结构与消能构件。当工程构件发生偏移问题时,通过借助消能器的作用有效调整对工程机构的动力特性。也就是说消能减震加固技术可改变侧力构件的消能装置,减少土建工程两端相对速度或相位移位所带来的变形与摩擦能耗,有效降低由土建主体机构受地震而产生的共振现象,防止土建结构出现摇晃。该技术对土建结构加固利用阻尼器,加快土建结构工程的反应速度,有效弥补传统抗震加固存在的不足,以此提升土建结构整体抗压性能。
        1.2纤维复合材料加固
        复合纤维加固技术会在混凝土构件的表面粘贴一层纤维布,利用复合纤维材料的韧性,有效提升混凝土构件的抗弯能力和抗剪能力,使构件能承受更多的荷载。目前的纤维复合的抗拉强度高,而且材料十分轻便和耐高温,而且使用这种加固方法施工也比较简便和灵活,尤其是在各种弯折位置进行加固工作效果较好。目前的复合纤维材料种类有碳纤维、玻璃纤维等等,使得这种加固方法和其他方式有很大的区别。由于纤维复合材料和混凝土材料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在加固施工中需要保证两者协调,才能确保提升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必须在施工之前选择合适性质的纤维材料,以及确定最合理的锚固措施,让纤维材料的作用可以在加固工作中被最大化地发挥出来,目前使用该方法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必须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1.3增大截面积抗震加固法
        当梁、柱构件抗震力不够时可采用增大截面积的方法,以此提升土建结构整体的承载力。在混凝土结构当中该技术比较常见,由于其操作比较简单,对相关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较低,因而在土建结构工程中广泛应用。另外,对增大截面积抗震加固法在土建结构中使用,首先要考虑分析整体结构,不能为局部加大而加大,必须选择良好的施工材料,保证所选择的材料与土建结构较好结合,以此在根本上确保土建结构整体承载力提升。此外,加大截面还需要考虑三点:其一是在使用该技术时注意结构加固后的固有频率进入到地震或风震的共振区域;其二是现场湿作业的工作量较大,相对养护时间比较延长;其三是构建截面的增大对结构的外观及房屋或桥梁净空造成影响,需要对梁、板及柱等一般结构加固。


2土建结构工程中抗震加固技术应用注意点
        2.1加固工作的前期准备
        在对建筑的地基进行加固之前,需要先了解地基的基础情况,鉴定混凝土结构基础的受力情况,经过对地基基础的鉴定再确定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必须做好测量和鉴定工作,由专业的专业的技术人员保证相关工作质量。在开展加固工作之前,必须先检查建筑的沉降情况,如果在设计上严格限制了建筑的沉降,需要在施工之前对建筑结构做好固定,直到沉降已经稳定,而且要对邻近建筑和地下管道继续进行检测工作。同时,建筑地基基础的加固工作中应该充分明确加固目的,并且根据加固原理确定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设置专门人员负责进行质量控制,通过缜密的监测工作,控制异常情况,以及做好分析。
        2.2提升结构的整体性
        ①选用钢作为支撑结构。钢结构是建筑行业中的一项新技术,但已在许多项目中使用。如贵州钢结构发展中心楼,占地26,000平方米,高24层,建筑承板使用港静线桁架,可以改善建筑物的完整性。高层建筑主要采用钢结构支撑系统,对建筑框架结构的侧面刚度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提高整个高层建筑的强度,提高水平荷载。与纯框架结构相比,钢结构支撑体系的稳定性极佳,适合结构支撑要求。使用环向密封同一平面,可以增加侧向刚度,尤其是在地震负荷较高的地方效果更好。②抗侧力结构。如果建筑结构为框架结构形式,则可以使用钢结构来支撑建筑物的竖向负载和部分横向负载。如果建筑物的结构是多种框架结构的形式,可以通过交错桁结构调节上下楼层,从而提供单元设置灵活性。该结构在钢结构的平面中,梁柱的弯矩较小,侧向位移较小。
        2.3注意钻孔清洗
        在工程结构中钢筋使用需要进行钻孔,在钻孔过程中除了控制好钻进工艺,将钻进工艺钻进深度控制在钢筋20D以上,且钻进孔径满足钢筋直径4~8mm之间。另外,还需要在结构加固技术施工中做好钻孔清洁工作,保证钻孔干净整洁。在清洗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使用汽油泵、清洗刷进行清孔,在清洗后用干净的棉花对清洁孔密封。在此过程中注意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渗漏或裂缝情况,必要情况下可消除使用清水钻孔的形式。在植筋现场中,为了验证清洁效果与钻井效果,通过采用相关的试验方式进行模拟,现场采用300棵实验树,以现场试验与分量模拟试验。待相关工作完成后对钢筋加固,在加固之后需要做好相应的标记,再次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与顺序进行,从而在根本上保障钢筋使用的稳固性。
        2.4设置多道抗震防线
        ①科学选择抵御地震的第一道防线。严格来说,第一道防线设置和选型负担比较小或者没有,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小的填充墙和竖向支撑墙就可以承重。尝试选择尽可能小的轴向压缩设计,通常具有较高轴向压缩力的框架柱不适合第一道防线。但是,根据施工的约束,只能使用单一的框架系统,该框架的支柱是结构系统抗侧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选择“强柱弱梁”设计。②通过安装冗余组件可以形成多条抗震防线。建筑物通常使用双重抗侧力体系:框架-抗震墙、芯筒-框架、内墙筒-外框筒、框架-支撑。根据水平地震侧力,可以依靠支撑或墙体等框架为主要抗震防线。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土建结构工程中的抗震加固技术应用,介绍了土建结构工程中常见的几种抗震加固技术,并阐述了土建结构工程中抗震加固技术应用注意点,以此有效提高了土建结构工程的抗震加固技术水平,大大保证土建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这对建筑企业长期稳定发展而言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范炯炯.土建结构工程中的抗震加固技术应用[J].中华建设,2021(03):108-109.
[2]林科明.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3):115-116.
[3]林娟.建筑工程结构加固技术及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23):74-76.
[4]王丽宏,刘军.抗震加固技术措施在土建结构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178.
[5]陈曦,冉尧.抗震加固技术措施在土建结构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1):40+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