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5期(中)   作者:钱文洁
[导读] 市政工程地下管道施工技术,按照施工前期的技术准备以及施工保护、
        钱文洁
        武汉大昇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 430080
        摘要:市政工程地下管道施工技术,按照施工前期的技术准备以及施工保护、施工作业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针对对应的技术问题以及技术节点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为地下管线工程的施工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帮助和支持,也为城市市政工程的健康发展,给予重要的助力。本文主要分析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分析。
        关键词: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施工技术
引言
        现阶段,随着现代施工技术的发展,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逐渐丰富。在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中,应当加强对施工技术的应用,同时,做好地下管线的保护工作,加强对地下管线施工的全过程控制,确保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提高市政工程管理水平,从而为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安全、有序、顺利实施提供有效保障。
1、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
1.1管沟开挖
        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进行管沟开挖过程中,较常采用的方法是人工开挖和机械开挖两种方法。一般来说,对管沟高程、宽度等控制要求较严格,通常采用人工开挖的方法,其能够确保管沟开挖满足要求,并且能够保证不会破坏沟底土体。在采用机械开挖方法时,则需要有效控制其设计标高,通常范围在20~30cm,并且在后期清理中,需要用到人工开挖。例如,达州市开江县城市污水处理主干管改造工程施工中,采用抓斗挖土机进行顶管井开挖施工,在开挖过程中预留土方进行人工开挖,以避免扰动基地土壤,同时,由人工进行边坡修整、夯实,以确保开挖轮廓满足设计标准。此外,在地下管沟开挖过程中,需要注意遵循先深后浅的原则,将土体在一旁放置,以便于后期回填。
1.2管道铺设
        在管道铺设时,为确保施工顺利,需要根据项目实际设计地下管线,相关构件的采购与放置也需要严格遵循设计图纸要求。同时,为提高管道铺设施工质量,还需要对管道构件进行数据测量,并对其进行编号,运用中心线对称法,集中控制管线铺设准确性。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钢管铺设时,施工人员需要按照从高到底的顺序完成,如果出现意外情况不能实施原定计划,则需要封堵好管口。为将铺设误差降至最低,施工人员还可以用经纬仪等器械来测量安装位置,及时做好调整,缩小误差。
1.3管道安装
        在管道工程施工中,管道安装的质量对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等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管道安装施工需要加强对管沟基础的检查工作,通过全面检查保证管沟开挖的高、宽与施工实际要求相符,同时,确保管沟环境,避免大量异物存在。具体来说,管道安装施工需要按照以下工序进行:第一,安装前对承插口进行清理,确保管口的清洁度,在清理时,需要用清水清理;第二,在套用胶圈进行管道连接时,注意胶圈的平直度,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套装;第三,做好管道的对口处理;第四,进行顶装;第五,安装完成后检查各个管道接口,确保其完好。
1.4支撑体系施工
        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中,支撑体系施工属于较后期施工环节,其主要是为了固定地下管道,提供管道支撑,避免在管道试压时发生插口脱离的问题。较常运用的管道支墩形式包括水平和垂直两种,在选用中需要根据管道实际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科学合理地应用不同的管道支撑形式。
1.5沟槽回填
        在管道完成试验,并且各项指标及数据均符合要求后,即进行沟槽回填施工。在施工中,根据项目实际选择回填材料和回填机械。回填材料包括砂石、粉土等,在回填中,合理运用机械进行回填和夯实,能够有效提高回填质量和效率。


2、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要点分析
2.1管线施工技术中的勘察技术
        地下施工管线技术大多是以电磁感应、探地雷达以及红外线成像技术为主,以欧美国家为例,相关地下管线勘测技术还包括声控勘测、管线勘测、扎深探测、充气探测技术。其中最为常见的勘测技术是电磁感应勘测技术,一方面,该勘测技术相对成熟,对应的检测精准度较高,同时在地下复杂环境中,可以实现高效的检测成效。电磁感应勘测设备,可以对地下管线进行详细的勘察,尤其是管线复杂的重要区域,可以与对应的图纸进行对比,了解管线的排布和架设。另外电磁感应勘测设备,还能够将管线周边的物体进行有效识别,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强有力的助益和支持。现代地下管线工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有管线漏水、漏电、燃气泄漏等一系列问题,利用电磁感应技术可以有效识别出漏点的主要区域,减少大量的施工检查时间,节约时间成本以及人工成本。另外,在实践勘测过程中,不少作业人员也采用声控装置以及电力监测装置,针对对应的检测管线,实现检测效率的最大化,也是符合市政工程地下管线的检测要求。作为近年来热门的红外线成像检测技术,可以精准识别不同管线的温度和线路,从而实现对特定管线的有限勘察。例如,我国北方区域供热出现局部供热不足,初步怀疑是部分管线泄漏,利用红外线成像检测技术,可以快速捕捉到对应的漏点,为供热企业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为社会大众解决重要的疑难问题。
2.2深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
        深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与浅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大体相同,其中二者对应的注意事项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深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涉及复杂的地下环境,因此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对施工作业成效影响较大。同时在施工作业期间,对周边建筑以及地基基础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尤其是一些复杂的建筑,需要对周边土体进行加固和处理,必要时要进行水泥钢筋混凝土的科学加固,防止部分楼梯发生倾斜或者倒塌。另外,在施工作业前期以及施工作业过程中,都要随时监控地下土地的环境问题,防止土体疏松造成建筑垮塌等事故产生。由于深埋地下管线施工作业,对应的保护内容以及勘察内容相对较多,因此施工成本较高,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施工技术的有效调整,及时对一些施工常见问题进行处理和规避,降低工程施工作业难度,实现施工作业的便捷和高效。浇筑过程中,需要考虑分层浇筑的影响性以及关联性,同时对浇筑质量进行测试和检验,并对管线的抗压能力、应用能力进行分析和梳理。对于水泥砂浆的科学配比,可以采用对应的商业混凝土进行施工,减少施工现场的设备搭建,同时还能够保障砂浆的应用质量。管线安装完毕后,还需要考虑上层填充土体的夯实度,减少对地下管线的不利影响。通过采取一系列加固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地下管线的使用寿命。众所周知,深埋带下管线的施工成本极为巨大,因此为了避免反复施工作业带来的影响和麻烦,需要强化深埋管线的施工质量,严格按照施工技术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
2.3掌握“浅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
        采用浅埋地下管线进行市政施工技术,应结合区域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特殊作业前的地质勘探调查,处理好施工周边的管线环境,避免施工期间对居民产生断水、断气、断电等不良影响。采用浅埋施工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可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一般所需挖掘的尺寸常由施工人员凭借施工经验制定,对于挖掘的尺寸及直径大小要求,并没有具体的依据。若挖槽阶段的管槽直径较小,则可利用加槽盖法进行现场施工保护。如若直径较大,则采用混凝土加固方法处理松动问题,以使地下管道施工的管线能够正常安装。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水平也不断提升,对市政工程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下管线工程施工是市政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合理布设不同种类的管线,有利于提升地下管线施工质量,从而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的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张慧.市政工程地下管线保护问题及措施研究[J].居舍,2020(21):190-191.
[2]刘彩霞.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保护的相关措施[J].居业,2020(04):110-112.
[3]陈玉生.城市燃气管网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保护技术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20):164-165.
[4]董文安.市政工程中地下管线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9,45(7):131-132.
[5]郝琪.城市燃气管网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技术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7):240-2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