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宏泽
山东雁翔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工程机械制造水平直接关系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影响整个经济市场的发展质量。其中,将机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工程机械制造业,能够显著提升工程机械制造的质量与效率,保障工程机械制造市场的稳定发展。因此,需深入把握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特点与应用价值,在有效融合机电自动化技术理念与现代工程机械制造产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工程机械自动化制造体系,最终促进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机电自动化;工程机械制造;应用
引言
虽然当前我国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各个行业和技术领域都获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部分领域处于落后的地位,尤其是制造业领域。目前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并且广泛的应用于制造业领域,在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同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机械工程在蓬勃发展,为我国成为机械制造大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还需要一如既往的重视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在制造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
1机电自动化概念
机电自动化是由机械设备自主管理机械作业过程的一种管理手段,由操作者事先将指令输入机械设备,借助自动化管理系统所包含的故障预警与过程管理功能实现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管控,大幅降低生产过程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在实现精准化管控的基础上保障设备操作管理的整体水平,有助于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机电自动化是计算机技术长期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技术产物,依托计算机芯片实现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操作,因此,机电自动化具有较为明显的多学科交叉特点,不仅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同时也在多个行业中有着较为重要的应用价值。
2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价值
虽然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速度提高,机械自动化技术更加广泛的运用到制造业中,但是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影响着我国大部分的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当前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关注机械工艺的自动化发展,促进了机械制造业产品制造能力的提高,促进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该现状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另外,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和制造业的融合,有助于在制造过程中提高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对于我国工业生产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做好技术和产业的融合,能够有效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其他产业发展的突破性发展,带动我国国民经济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崛起。
3机电自动化在现代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3.1 PLC自动化改造技术
PLC也被称之为可编程控制器,在机械加工制造中起到了重要的管理控制作用。在机械加工制造中应用PLC自动化改造技术,首先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制定切实可行的PLC控制方案,并结合工艺要求及控制对象来明确传感器、变频器、接触器、指示灯以及开关等设备,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工作人员应根据机械控制对象来对PLC控制点数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对储存器进行合理选择,降低加工制造期间相关问题的出现。不仅如此,为充分发挥出PLC技术的自动化控制作用,要做好设计工作,然后以生产工艺为基础对生产流程落实控制工作,对生产条件和控制顺序进行标明,然后利用PLC操作图来对生产程序进行科学化设计。在整个过程中,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方可更好的应用PLC自动化改造技术,使其价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机械技工制作及改造自动化操作。
3.2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
用即做好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融合,作为一种可变编程的自动化技术。柔性自动化需要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在这二者的基础上,依靠改变和控制既有的程序,去不断优化工艺流程和工艺设计。技术应用的领域比较多,涉及范围很广,常见有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随着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当前有更多的企业更加充分的掌握了柔性自动化技术,将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像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当中的广泛应用,彰显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在制造中的运用效果。
3.3虚拟化技术的应用
在机械加工制造中,传统机械技术的应用,极易导致出现误差,最终给产品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特别是一些精密性的零部件,在加工制造中如果出现误差,或者误差控制不到位,不仅会浪费资源,增加成本,而且无法实现对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现阶段,将虚拟化技术应用于机械加工制造中,融合计算机技术,能够实时化模拟产品加工制造全过程,通过对模拟情况展开分析,及时调整优化机械设备加工制造参数,能够极大的减少误差的出现,保证产品加工制造质量达标,避免材料浪费及成本增加等问题的出现。机械加工制造中虚拟化技术的应用,是保证质量的重要措施,工作人员结合模拟结果,并应用虚拟化数据信息,即可获得精准的加工参数,最终实现对加工制造精度的有效控制。如在虚拟中发现存在缺陷问题,能够及时进行预警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确保机械加工制造顺利进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3.4 集成化模式在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
互联网的普及促使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中,自动化技术的产生,不同系统和不同技术类型的衍生就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单一的子系统或者单一的某项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于当今企业机械制造的需求,只有计算将多系统、多技术融合在一起,形成集成化的管理运营模式,才能实现机械制造想达到的效果。另外,计算机的云计算功能实现了企业从机械设计到机械制造,最后到机械运营的全过程集成化效果,为整个系统提供更加严密的技术支持。
3.5智能机电自动化技术
智能机电自动化技术体系内,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最为常见。依托于人工智能技术,大幅提高了机械制造的标准,提升了机械制造的设计水平,有助于推动工程机械制造产品性能的进一步改善。但需注意的是,智能机电自动化技术对于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即需要操作人员具有充足的技术素养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这既是保证设备故障及时处理的关键所在,又是发挥人工智能技术推理、决策、判断、分析等功能应用价值的重要基础。此外,与柔性自动化技术相比,智能机电自动化技术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相对较高,尤其是可通过预先在系统内设置算法以实现机械设备故障的拟人化处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机械设备维修所致的人力损失,并切实提升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利润空间。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多样化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也相对变得更加完善,这实际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实际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目前,这样一项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已经被有效地运用在了诸多领域,不仅更好地提升了工作的效率,更在无形中降低了人们的劳动量。而其他产品的质量也在无形中得以发展。如果相关人员可以更好地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融入机械制造业内部,自然会使得该技术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磊.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8(36):34-35.
[2]王增阳.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0):141-142.
[3]李越.试论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分析[J].纳税,2018(18):242.
[4]杨桂秋,杨鑫.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2):13-14.
[5]钟小强.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时代农机,2018,45(0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