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艳
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213015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此外,现代施工技术的发展更快,突出了许多传统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更加明确了可持续性和安全性。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开裂即为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建筑功能需求无法得以满足,由此带来建设工程上的损失。立足于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开裂问题背景,重点探讨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开裂影响因素及其预防措施,为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思路。
关键词: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开裂原因;?预防措施;
引言:建筑结构的砖混形式在农村和城市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砖石抗剪切力不高,由此容易发生局部断裂的情况,导致整体结构受到影响。对此可知,建筑功能性应用有可能导致结构安全问题显著。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的外保温施工技术质量则难以得到保证。此外保温技术的本身缺陷,如材料质量等导致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开裂的情况屡见不鲜。对此如何实现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开裂预防则是关键,这对当前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影响极大。
1. 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开裂影响因素
1.1 材料因素
对于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裂纹形成的因素中,材料因素是首要因素,对于工程建设而言,材料问题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大问题,也是主要问题。对于建筑工程而言,由于其建设标准极高,对应材料选取要求也极高,由此可见建设中的质量提升和要求达成与材料质量把控有着之间关联。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建设中,由于其建设投入大,且回收成本时间较长,获取收益的时间更是遥遥无期。在此情形下,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为了获得利润空间,很多承包商,保存侥幸心理,偷工减料、以此充好导致对应的问题出现。比如相应的水泥材料质量不过关,钢筋配型和质量不符合要求,那么形成的混凝土质量就无法匹配当前的建设要求,首先一个牢固程度和承载能力都无法达到设定要求,由此造成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裂纹问题也就不足为奇。
1.2 气候因素
建筑外墙作为建筑的外结构部分,其暴露在空气中,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极大,即会遭遇不同的气候变化的考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气候条件的差异性在很多状况下对于建筑外墙的承载负荷能力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尤其是温度变化下的差异,对于建筑外墙及其外保温材料的热胀冷缩性能的考验,当然这也是导致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裂缝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对于冬夏两个季节的差异性变化,导致建筑外墙及其外保温材料和继承之间的拉应力的差异性变化,同时在气温的差异性变化下,对于建筑外墙及外保温材料的拉应力松弛性被不断提升,而在气温下降后建筑外保温材料就会由于拉应力的剧烈变化,造成收缩受阻,由此形成裂缝。由此可见,气候差异性变化对于建筑外墙的整体质量也有着显著的影响,如何做好这一环节的管控,是防治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因气候因素出现裂缝的关键。
1.3 地下水文因素
地下水文因素也是造成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裂缝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若建筑工程涉及面广泛,建筑外墙很有可能位于地理特征明显的区域,比如低下水文明显的区域,或者存在地质结构强度不均匀情况。对于低下水文的影响而言,首先是地下水文引发导致地质结构问题,由于地下水文状况的差异化,其涵盖的地下水会在解封以及裂缝之间左右剪切中形成应力和拉应力,由此造成地下地质条件不稳定,当承载力负荷较大时,就会由于地下水文的影响导致网裂的情况出现,造成外墙下陷,引发的建筑外墙及外保温材料出现裂缝问题,给建筑结构造成一定的损害,造成建筑安全隐患发生。
2. 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开裂预防措施
2.1 调整好温度伸缩缝间距
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对应的伸缩缝的间距不宜超过30cm。对应的现浇整体结构的钢筋砼屋面板,在间隔为6 m的位置设置分隔缝。在预制的屋面板的端板和边板区域以及墙体之间设置对应的伸缩缝,从而能够实现砼构件高自由度的伸缩过程。当然实际中可以通过规范的限值,根据对应区域的低于气候条件、结构等基本措施、施工环境等条件以及建筑物的材料综合考量等。在建筑外墙施工有效控制的条件下,则可为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开裂预防提供技术性支撑。
2.2 设置控制缝
对于建筑外墙面较大、时常平面复杂条件下、构造或者刚度的差异而导致对应的问题出现。此外在每隔设定距离将屋面、楼面、墙体等相关构建进行隔断,以此形成具有大小相同的单元格,且每隔单元因温度变形或者收缩而导致对应的应力大大增加,从而以实现裂缝的防护。对于该控制缝而言,在墙体厚度差异化变化的过程中,设置对应的竖向控制缝,而此时墙体高度的突然变化而使得对应的控制缝变化,此外在不大于离相交墙或转角墙允许接缝距离之半设置竖向控制缝。此外在门窗的一侧需要设置一侧或者两侧设置对应的竖直控制缝。此外还需要确保对应的控制缝间距满足如下条件:对应的无洞墙体小于8 m,且要满足墙高的3倍左右;此外对于有规则的洞口外墙小于6 mm;在转角位置处,对应的控制缝到墙转角之间的距离要小于4.5 m。在此设置合理下进行有效的外保温技术性施工,为建筑外墙保温提供技术支撑。
2.3 施工顺序合理安排
对于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而言,预防其开裂问题的重要措施就是做好合理施工安排。对此在立面高低悬殊以及负荷差异化的建筑外墙面的外保温施工过程中,需要分期开展施工作业任务。比如首先进行大负载的单元,然后对小负载单元施工。对于埋深的基础需要先施工,其容易受到相邻建筑物则随后施工,从而以降低相互影响而缓解沉降。对于负荷较大的建筑物,其对应的负载需要均匀化增加。
2.4 做好建筑外墙裂缝填补施工
导致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开裂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建筑本身带有裂缝,导致墙外保温技术难以去除开裂风险。对此需要做好建筑外墙裂缝填补施工处理。对此主要进行如下处理:对于切开裂缝两侧水泥,需要将其清理干净,然后用M10聚合物水泥砂浆,然后采用刀具,抹子,刮刀等实现裂缝的填充,并抹平。去除墙壁上的灰泥,刷干净,在此基础上将U型钢筋加强压入砖体之中,然后固定钢筋网,并采用M10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充打磨。每隔5块砖则要留一条砖缝,其对应的一侧长度为0.5 m,深度为5 cm,其每一层安放6根钢筋,并在钢筋的末端泽佳直钩,采用M10水泥砂浆灌浆。每隔5匹砖则台钻4个孔洞,并嵌入110个螺栓以及6S型的钢筋焊接裂缝,采用M10水泥砂浆灌浆而实现光滑处理。从而去除裂缝处50~100 cm长度的砖墙,并且确保对应的原始设计标记高一级。新旧砖石密集地结合在一起。荷载较大而导致墙体强度不高引起的墙体裂缝,则可以对上层建筑的自身重量和复杂减少来处理,或者在砌体上方增加对应的钢筋混凝土来满足负载要求,从而实现对裂缝墙体的保护。对于加强结构而言,负载较大对应的墙体截面尺寸小而导致承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从而导致裂缝的形成,对此可以增加截面积来予以维护。
3. 结语
本文立足于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开裂问题背景,探讨了材料因素、气候因素以及地下水文因素等来解释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开裂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开裂预防处理,本文提出了调整好温度伸缩缝间距、设置控制缝、施工顺序合理安排、做好建筑外墙裂缝填补施工、合理选择外保温材料等具体控制措施,为当前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优化处理,以及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思路和途径。
参考文献
[1]王龙龙.寒冷地区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耐久性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
[2]米万东.建筑工程中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9(2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