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新疆恒立工程项目咨询有限公司 新疆省 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在建筑项目实际的施工中,在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能够满足要求、符合规范的情况下,要使造价处于一个适宜的水准,应该对建筑工程的每一个阶段的造价都做管理和控制。本文笔者从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影响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因素以及加强建设工作造价全过程控制要点等方面对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现状问题;优化措施
1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意义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往往很容易出现造价不合理、操作不当等情况,受到多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出现漏洞,使得建筑工程相关活动无法有效推进。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可以使资金得到有效管控,实施能够涵盖建设中的全过程,优化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中的各项细则,可以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造价等情况准确把握,据当前情况及时调整造价控制目标,对每项合同条款逐一检查,以此提高建设方与投资方的利益。
由于建筑工程中不同项目可能存在差异,如造价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到工程的后续建设及发展及实际应用,因此需要在造价过程中对市场价格波动规律进行预测,使各项管理工作都需要建立在造价控制之上。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能够降低费用支出,对实际建设情况进行把握,重点分析设计阶段的效益,反馈各项造价信息,了解现存方案是否切合当前市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设计的时间,优化设计取费措施,使工程建设更加合理,以此有效降低施工建设成本,提高工程建设效益,最终顺利完工。
2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与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在它的适用性与有效性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和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一些建筑企业对建设项目的决策缺乏科学性。决策阶段作为建设项目的第一个重要阶段,它对建设项目之后的建设与施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目前,我国一大部分建筑企业只是一味的把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交给相关的设计单位,而设计单位由于对建筑其他相关工作的不够了解和专业限制,在工程造价的估算上往往会存在着一些误差,这就造成了建设单位一定的经济损失;其次,一些建筑企业对建筑项目的策划阶段不够明确。目前我国的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建筑单位把包括工程造价在内的一系列工作都交给设计部门,而设计部门一般不把工程造价纳入到自己的工作范围中来,这中间的工程造价工作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和准确性,造成了建筑项目设计过程中漏洞的产生,不利于建筑项目后续施工工作的展开。此外,建设项目监督力度不足也是造价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建设项目的任何关节都离不开建设单位的有力监督,造价过程当然也不例外。目前我国建设单位一般会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建筑项目的施工阶段,这就造成了工程造价工作常常会因为工期等问题与实际数额形成误差,在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还会给建设项目的施工工作带来困扰。
3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造价的控制路径
2.1决策阶段
项目决策阶段是论证拟建项目可行性以及投资方案的阶段,需要对拟建项目必要性以及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对投资方案的经济性进行评估,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首先,参与项目决策的人员,要具有造价控制意识。重视并且强化此环节的造价管理,认真全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逐项并且逐条进行方案的论证分析,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其次,要优化编制投资估算的方法,根据整理的资料,公正精准进行投资额的估算,落实到整个投资决策环节。最后,要进行财务规范评价,依据现行的财税标准,为推动财务稳定和健康发展进行精准预测。根据得出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对编制的建设方案,围绕技术层面和经济层面等开展评估,优选建设方案。
2.2设计阶段
首先,建立健全造价信息沟通机制,增强项目设计与项目造价工作的有机协调,增强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实现对信息的有效共享,共同做好设计工作。此外,要引入监理机制,发挥设计监理的作用,强化设计造价的控制,保证施工图造价可以符合预算的要求,以免反复设计,引发轻经济成本的发生。其次,运用限额设计方法。依据可行性报告和项目投资估算,实现对工程初步设计总概算要求的有力控制,同时优化管理技术,强化对工程设计成本的把控,促使经济和技术的有机结合。最后,要进入竞争机制。充分参考以及借鉴招投标模式,通过对比分析,优选设计方案。政府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完善设计招投标制度,并且出台相应的行政法规,进一步细化并且规范设计相关主体的责任。做好设计人员的培训,加大设计经济性的把控,强化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2.3招投标阶段
首先,建立健全量价分离和风险分担机制,保证中标价的科学合理性。具体实践中,建筑工程业主主动承担项目工程量计算风险,主要为项目内容与计算量负责,项目中标人负负责造价风险控制。采用工程量清单模式,当做招标材料的必要文件。其次,优化评标方法,增强招标工作的透明度。这需要注重评标工作,构建具有可执行性的评价标准体系,朝向定量方向发展,加大客观因素给工程造价造成的影响。此外,及时发布工程量清单内容,增加招投标环节的透明度,保证竞争的公平性。最后,优化政府行政干预,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积极探索多部门协同管制的体系,构建完善的沟通机制,实现对暗箱操作行为的有效规避。
2.4施工阶段
具体措施如下:①工期控制。严格按照工期管理制度,做好施工进度的动态化检查,通过和设定的工期目标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工期问题,采取合理的调整措施,保证施工按期完成;②物料控制。根据计算的工程量,实施限额领料制度,加大物料采购和存储以及使用等全過程的管控,保证物料的使用率,减少物料资源的浪费和损失,保证工程的效益;③工序控制。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好整个现场的施工作业;检查工艺运用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保证施工有序开展;④安全生产。利用现场视频监控系统以及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对现场的动态化、远程化管控。同时组织施工作业人员,做好现场安全检查和监督,保证机械设备和工艺操作等的安全性。
2.5竣工结算阶段造价管控分析
在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重视这一段工程造价的管理,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从全局上进行把控,重点做好工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为这一阶段造价管理提供借鉴,防止出现造假行为,维护好各方的利益。针对由于施工原因,出现返工问题,建设单位做好相应索赔工作。针对由于意外因素出现的工程损失和问题,建设单位应该酌情进行索赔。针对出现的工程变更,管理人员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查,深入施工现场,分析整个变更流程,研究工程变更是否合理,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管理人员需要建立严格审核机制,完善审核流程,提升审核结果的精确性,保护好施工企业的利益。
结束语:
现代建筑经济控制若想进一步完善,就必须重视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应用,使造价能够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始终,在建设中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同时需要完善体制制度、提高人员素质,极跟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在造价全过程控制中必须应用相应的手段,完善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工作,使工程建设能够符合预期要求。
参考文献:
[1]司李路,康艳辉.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及降低工程造价措施[J].科技资讯,2019,17(07):95+97.
[2]董雯钰.建筑机电安装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研究[J].城市建筑,2020,17(27):191-192.
[3]张玉芳.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对策探究[J].价值工程,2019,38(4):11-13.
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