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竹君
身份证号:14020219841011**** 天津市 300000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受到工程界的广泛关注。装配式施工工艺产业化水平高,施工作业难度低,整体施工质量控制效果好,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本文分析了装配式建筑设计的要点及存在的问题,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问题
一、概述
1.1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
随着中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建筑结构形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代建筑正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景观中出现了新形式,包括预制建筑。从建筑业的发展来看,预制建筑将是未来的主要趋势。预制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与现浇结构相似,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可靠合理的连接以及其他必要的结构和施工方法来实现的。装配式建筑中还存在许多接缝设计,并且结构刚度的差异可能会对整体抗震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有必要进行合理可靠的节点设计根据设计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1.2装配式建筑设计特点
装配式建筑也就是利用已经预制好的工程构件进行建筑结构安装施工得到的建筑,其设计方案是构件生产及工程安装施工的重要依据。装配式现场施工的工程量相对较低,且工期较短,施工进度控制效果较好。为了能够顺利开展施工作业的各项工作,必须提升设计工作的效果,对于建筑构件尺寸以及装配式施工方案布置等都应在前期做好综合考量及分析,以防在装配式工程施工中出现难以控制的问题。在前期设计工作中尤其应注重专业碰撞及安全隐患排除的问题,以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推进的有效开展。装配式建筑设计工作有如下特点:其一,流程设计要求较为精细。装配式建筑设计工作人员要针对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论证,严谨安排好建筑施工的全体流程,保证流程安排精细、完善。还必须保证设计工作完成后的审核效果,可以利用信息化、仿真软件进行设计方案的审查与碰撞筛查,以尽量降低设计中的工程安全隐患概率。其二,设计模块化效果好。装配式建筑设计对于构件及各种模块的设计控制需求较高,通过模块化设计能够提升设计的标准化效果。其三,配合一体化效果较好。装配式设计中对于各种构件的一体化配合的需求较高,设计中要做好各班组组织协调设置,还应有效控制构件供货的频率,在成本控制与建筑进度优化管理两方面达到平衡。其四,由于装配式建筑形式的独特性,设计工作的成本控制更具优势,设计工作人员要做好装配式建筑建设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协调,提升成本的利用效率,为装配式建筑的总体优化提供保障。
二、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2.1 平面设计要点
在平面设计中,要遵照模数协调设计的原则,对套型模块其尺寸与种类进行优化,从而实现预制构件以及内装部件系列化和标准化的发展。在平面设计中,要先对其建筑空间根据不同的功能合理进行划分,并和设计的规范、建筑项目的定位和产业化的目标等标准要求进行结合,来对套型模块和组合的形式进行确定。通过对项目结构特性模数系列进行研究,构建标准化功能的模块,后和实际定位的要求等进行结合,产生满足工业化的建造要求的套型模块类型,并由套型的模块再进行组合来最终形成单元的模块。在建筑平面的设计中,适合使用大空间平面的布局形式,对承重墙和管井的位置进行合理配置,保证其空间具有良好的可变性和灵活性,对套内的各个功能空间也要明确进行分区且合理进行布局。
2.2立面设计要点
在立面的设计中,首先要做好多样化的组合设计,对标准模块进行多样化的组合,来实现建筑的形体以及空间变化的丰富性;然后,要做好层面变化的设计,立面一般预制的外墙、阳台、空调板、女儿墙、屋顶、入口的构件、护栏、外门窗和遮阳等要素组成,设计中要把外墙几何的尺寸当作不变的部分,而预制的构件以及部件外的表面色彩、纹理、质感、凹凸和构件的组合以及前后的顺序等为可变性的。同时立面的设计可以使用装饰性和清水的混凝土、面砖、涂料、石材的反打和不同色彩外墙饰面,来达到立面形式的多样化,而预制的阳台与空调板则可通过面宽、进深和空间位置的变化等达到多样化效果,预制的挂板、门窗、百叶、栏杆、空调的隔板和外墙的部件等,其个性化的手段则比较多,可以根据喜好进行创意性的设计。
2.3结构构件预制设计
预制结构构件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来说是比较重要的,所以需要正确地设计预制结构构件。但在设计预制结构构件的时候,需要先完成对构件加工图纸的设计。在设计构件加工图时,应充分结合工厂的实际工艺情况,设计出构件的具体尺寸,这样可以使构件的精度得到保障,防止由于构件加工尺寸存在问题,影响到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在开展预制结构构件设计工作时,需要参考基本的构件设计原则,充分研究施工现场和构件加工厂的吊装水平、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等内容,使构件设计变得更加全面。
2.4设计结构构件节点
在构件节点的设计中,要求外墙板接缝和门窗洞口一些防水比较薄弱的部位,其构造的节点和材料的选用一定要符合建筑其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等要求,且各类的接缝要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气候条件等,对其节点实施合理设计。外墙板的垂直缝要做到材料防水与构造防水有效结合,对其承重构件的钢筋混凝土相应剪力墙可以通过预留钢筋的焊接后用防渗的混凝土进行接缝现浇,而对非承重的墙垂直缝可以使用槽口缝和平口缝形式,对外墙板的水平缝,在构造防水中可以使用企口缝和高低缝等形式。
三、装配式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3.1装配式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提到专业设计,就不得不说我国目前由于传统建筑行业的冲击,装配式建筑面临着专业设计人才、专业施工人才以及专 业管理人才极其缺乏的瓶颈。在大多数的高校建筑类课程中,关于装配式建筑介绍寥寥无几,在已开设的高校课程中,也仅仅是做个简单的介绍一笔带过,关于实际问题如何解决并未有任何涉及。并且在实际施工上,由于要把许多人工环节去除,这就进一步减少了对人员的需求量,但是在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上却并没有因此而降低,反而大大的提升了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
3.2装配式建筑问题的解决方法
(1)用信息化技术提升设计科学性。在当前数据信息化时代的潮流下,建筑设计的工作也脱离不了信息化的需求,因此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我们可以有效的通过信息化软件提升设计工作参数检验的效果。要更全方面的保证装配式建筑在设计上的科学与可靠性,这就需要设计工作者对于信息化软件有着熟练的操作,通过可视化手段对于设计中不科学的问题展示出来,进而为问题的解决找到更具有科学性的方法。所以,信息化软件的操作能力也是设计管控团队和设计工作者们不得不重视的一点。(2)提升设计人员的综合能力。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工作具有综合性强、设计精确性要求高的特点,要求设计人员针对装配式建筑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而后根据建筑承载能力需求、建筑所处环境情况的综合考虑成果进行装配式建筑优化设计。
结 语:
总而言之,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步伐的逐渐加快,装配式建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能够保证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实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就必须加强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水平的提高,对设计要点进行准确的把控,进而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宇 . 浅析装配式建筑在养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33):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