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鹿云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0
[摘要]:随着各行各业向着大数据、信息化的方向快速发展,随着信息化所带来的便利与优势,很多建筑企业成立BIM技术小组,提升施工项目管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而标准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提升管理水平、推进技术进步、增强工作质效的一项系统工作。运用信息化技术对项目临建进行快速标准化的建设,通过现场实测数据以及施工场地和周边模型道路,模拟整个施工场地布置,可形象模拟现场的真实数据,通过场布模型,科学合理的进行场地布置,减少施工用地,保障现场施工运输道路的畅通。本文主要从BIM技术在项目临建策划的应用对施工现场临建设施的标准化建设进行介绍。本文分析了某高速项目的施工临时建筑布局思路,供大家参考。
[关键字]:临时建筑;信息化;BIM;
1前言
施工临时建筑指为了顺利完成主体工程所必须建设的生产、生活用临时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临时设施。临时建筑一般使用时间短(大多不超过3年),且结构简易。临时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因设计未考虑或考虑不全导致的施工问题,例如一些施工过程中发现管道冲突、使用阶段发现出现了天顶星人才能使用的设施、导致返工,浪费施工资源,商务结算阶段发现预算超标、整体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率较低。综上所述,拥有信息化时代成熟的设计思路就能灵活运用信息化时代各类电脑软件为设计人员提供巨大帮助。
2信息化技术运用
2.1 BIM技术的工程应用
提起BIM技术,人们通常首先想到的是三维模型,认为其优势在于真实性可视性,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方面information。BIM技术不仅可以使项目具有可视性,而且所建模型的每个构件都是有信息的,我们可以根据施工需要随时观察变更各个构件的数据信息,结合传统CAD图纸信息,更加有利于施工。
选择CAD、BIM、天正建筑、飞时达等软件对临时建筑做整体布局和经济分析,进行方案比选,并使用广联达BIM5D软件对优选方案三维建模;再对临时建筑的局部进行深化设计,排水系统布设等。
3设计思路
3.1选址
本工程为某高速项目的临时建筑工程,初期根据生产任务及工期预估占地面积约为7-9公顷,主要思路为前期使用三维地球等工具在项目沿线寻找合适的场地,至少选出2-3处较为合适的地形后进入现场踏勘调查阶段,使用无人机协助,避开滑坡、坍塌、泥石流、山洪等危险地段和低洼积水区域,避开水源保护区、水库泄洪区、濒险水库等后根据选址不同开始考虑经济与施工便利的优劣并确定选址。
3.2临时建筑整体布局原则
临时建筑的布置原则如下。
1)场外交通的引入,本工程主要交通道路位于场地东北侧,则施工大门在东北侧布置。
2)办公、生活临时设施布置,根据项目管理和施工人数,确定临时设施的建筑面积。在布置时,还需要考虑房屋的采光和通风,办公用房尽量面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住宿分区布置。
3)临时水、电管网布置,将水、电从外面接入工地,沿主要干道布置干管、主线,然后与各区域接通。临时总变电站应设置在高压电引入处,供水管网采用枝状形式布置,根据防火要求,应设立消防泵房,布置消防器材。
3.3场地布置
某高速项目的临时建筑工程,占地面积为7.88公顷,首先考虑安全性原则进行区域设计,例如生活生产区域分隔,重型设备安全半径内不布置办公住宿区等等,其次考虑施工便利性,对相关联的区域尽可能布置相邻或运输便利的地方,区域设计完毕后根据区域特点与该区域原地面数据设计区域高程,着重考虑在不影响施工及雨排水的情况下设计填挖土方量要尽可能少,即结合原地貌设计标高,结合各区域需求,使用错台及顺坡设计调整各区域原地面与设计地面的动土量。
场地布置阶段结合BIM软件最为方便,能直观设计的优劣点,通过BIM技术对施工现场原始地形创建模型和平整场地,可以将项目全貌一览无余,辅助优化施工道路设计,结合施工场地和周边道路情况,应用BIM技术模拟整个施工场地布置,可形象模拟现场的真实情况,通过场布模型,科学合理的进行场地布置,减少施工用地,保障现场施工运输道路的畅通,保证车辆、人员进出现场通畅和沿线道路及水系的通畅,所需物资能及时运至现场,确定最优的运输实施方案。再结合使用飞时达土方计算软件即可对方量进行计算,若使用者更为熟悉CAD,也可使用CAD的3D功能建立原地面和设计地面进行粗算,设计阶段并不需要很精细的方量计算。
3.4区域细部设计与工程量复核
利用Revit等创建的模型或直接使用模型库标准模型,可对排水沟、门、窗、活动板房等细部进行设计并直接统计生成主要材料的工程量,辅助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的预算,提高工作效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施工预算的准确性,对预制加工提供支持,有效地提高设备参数的准确性和施工协调管理水平。充分利用BIM的共享平台,可以真正实现信息互动和高效管理。
4结束语
施工入场前临建总平面图往往需布置多个方案进行比选,且施工过程中还需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利用BIM等信息化技术全面开展临建设计工作,对平面布置中潜在不合理布局提前进行分析,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优化,进一步优化平面布置方案,避免许多施工问题,达到深化设计,美观的效果。利用各类信息化软件确保可视化、数据化、参数化,可以直观感受设施间位置关系、设计的经济指标、整体的美学感受,使临建设计更符合绿色节能环保趋势与经济美观的实际需求,更加的标准化。BIM等信息化软件在项目临建标准化策划中所发挥的重要整合作用,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BIM理念及BIM软件在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研究.王珺.西南交通大学.2011
[2]浅谈施工现场临建设施标准化建设问题.罗文兴,韩秋石.《工程技术(文摘版)·建筑》.2016(8)
[3]BIM技术应用于项目临建的快速标准化建设.刘辉,张晓川.工程技术.2017
[4]浅析BIM技术在项目临建标准化建设的应用.许云丽,张雯,刘超,毛仲勋.2011中交二公局.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