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保证措施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5期(中)   作者:夏中强 孟平原
[导读]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钻孔灌注桩在公路桥梁等构筑物中被广泛的应用
        夏中强  孟平原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0
        摘要: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钻孔灌注桩在公路桥梁等构筑物中被广泛的应用,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桩的承载力影响很大,所以钻孔灌注桩在桥梁工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步施工步骤。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保证措施;钢筋笼 ;混凝土
1 引言
        钻孔灌注桩是桥梁桩基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是在高速铁路桥梁施工中极为常见,其施工工艺已经常规化,但是施工中仍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成桩质量关系到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同时关系到施工成本控制,所以应对其施工有足够的重视。
2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保证措施
2.1确保尽快完成钢筋笼和导管安装
        (1)提高钢筋笼刚度,在钢筋笼顶部用一个辅助钢筋笼将钢筋笼接长至护筒口,用支撑杆固定在枕木上,以提高钢筋笼的定位速度和质量。
        (2)钢筋笼预先拼装接长,根据吊车的吊装高度,在未成孔的护筒内,将钢筋笼部分接长,以减少钢筋笼下放时的接头数量,从而缩短钢筋笼的接长下放时间。
2.2提高混凝土浇注效率
        (1)混凝土导管进场前进行探伤检验,确保导管制作质量,定期对导管的进行水密、接头抗拉实验和管壁磨损程度进行检验,确保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导管不会出问题。
        (2)加强设备的保养维护力度:确保混凝土生产设备在浇桩过程中不出现故障。
        (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拌制质量: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能,减小堵管几率。
        (4)严格监控混凝土的浇注过程,确保首批混凝土的浇注效果,将导管的埋深始终控制在2~6m以内,防止提空导管和混凝土浇注困难。
        (5)加强施工组织,钻孔桩混凝土浇注是多工段、多工种配合的施工生产,每根钻孔桩浇注时,均要有现场负责人现场组织协调,确保施工顺利。
2.3防止沉渣过厚
        钻至桩底高程后,冲击钻采用冲击锥低冲程的反复冲搅,循环出浆的方式清孔,旋挖钻采用钻机空转不进尺,循环出浆的方式清孔,清孔完毕后,停机检查,此时若不到孔底标高,差多少,钻具再下多少。通过以上工艺来保证孔不会超钻,导致出现沉渣少的假象。
2.4防止声测管孔底堵塞
        声测管施工时接头要牢固,不得漏浆,顶、底口封闭严实,声测管与钢筋笼用粗铁丝软连接,确保声测管根根能够检测到底。
2.5防止钻孔灌注桩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堵管
        堵管现象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气堵,当混凝土满管下落时,导管内混凝土(或泥浆)面至导管口的空气被压缩,当导管外泥浆压力和混凝土压力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出现气堵现象,解决气堵现象的措施有:上下提动导管,平衡水压。首批过后正常浇注时,将丝扣连接的小料斗换成外径小于导管内径的插入式轻型小料斗,使混凝土小于满管下落,不至于形成气堵;另外一种堵管现象为物堵,混凝土施工性能不好,石子较多,或混凝土原材料内有杂物等,在混凝土垂直下落时,石子或杂物在导管内形成拱塞,导致堵管。物堵现象的控制措施为:由于桩深较长,混凝土自由落至孔底时速度较大,易形成拱塞,要求混凝土有较好的流动性、不离析性能和丰富的胶凝材料,同时加强现场物资管理,使混凝土原材料中不含有任何杂物,并在浇注现场层层把关。确保混凝土浇注顺利。
2.5防止钢筋笼上浮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由于钢筋笼在桩孔内处于悬挂状态,浇灌混凝土时,经常会发生钢筋笼上浮,从而引起桩身配筋发生改变,影响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顺利进行及施工质量。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控制钢筋笼上浮的具体措施十分必要。


        防止钢筋笼上浮的措施有:
        (1)浇筑砼前,将钢筋笼与钢护筒顶口连接并焊接牢固。
        (2)在混凝土灌注前,先通过置换孔内泥浆来进行清孔作业,使孔内残留的钻渣能够尽量随泥浆排出孔外,以免在混凝土表面形成“垫层”,从而避免托起钢筋笼上浮。
        (3)调整好混凝土的塌落度。浇注桩基的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8~22cm,浇筑桩基的混凝土都要求有很好的和易性与流动性,以此来保证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能有很好的“泛浆”。否则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不好,先浇筑的混凝土已经快要凝固成整体,而将钢筋笼子整体托起,从而引起其上浮。
        (4)浇灌混凝土时,合理控制导管埋置深度,导管埋置深度过大将导致钢筋笼上浮。灌注混凝土时,随时掌握混凝土浇注的标高及导管埋深,当混凝土面于钢筋笼底端2-3m时,及时减缓混凝土灌注速度,待混凝土埋过钢筋笼底端4m后,方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并根据导管埋至深度,适当提升导管,以避免钢筋骨架上浮。导管的埋置深度一般控制在2~6m较好,小于2m易产生拔漏事故,大于6m易发生导管拨不出。当发生钢筋笼上浮时,立即停止灌注混凝土,并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混凝土面的标高,提升导管后再进行浇注。
2.4防止断桩
        (1)材料方面
        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导管内径的1/6~1/8以及钢筋最小净距的1/4,同时不大于37.5mm。拌和前,检查水泥是否结块;如果在冬季施工,拌和前还将细集料过筛,以免因细集料冻结成块造成堵管。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在18~22cm范围内,混凝土拌和物有良好的和易性。在运输和灌注过程中,混凝土严禁有离析、泌水现象。
        (2)混凝土灌注
        a根据桩径和石料的最大粒径确定导管的直径,尽量采用大直径导管。使用前要对每节导管编号,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以防导管渗漏。导管安装完毕后建立复核和检验制度,尤其要记好每节导管的长度。
        b若使用传统的运输车从拌和站运送混凝土,为保证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导管的埋置深度,可在施工现场设置两条运输便道,前两辆运输车同时从两条便道运送混凝土,连续灌注。?
        c混凝土运至灌注地点时,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等,如不符合要求,进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时,不能使用。
        d下导管时,其底口距孔底的距离不大于40cm(导管口不能埋入沉淀的回淤泥渣中)。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
        e关键设备(如混凝土拌和设备、发电机、运输车辆等)要有备用,材料要准备充足,以保证混凝土能够连续灌注。
        f首批混凝土拌和物下落后,连续灌注混凝土。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一般控制导管的埋置深度在2~6m范围内,要适时提拔导管,不要使其埋置过深。
        g当钢筋笼卡住导管时,要尽量先采取转动导管的办法,使导管脱离钢筋笼。
        
        
3 结论
        钻孔桩作为现代最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在工民建、桥梁、铁路等施工中有着重要地位,一般也是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的主要因素,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施工中我们应对各个环节严格把控,以保证成桩质量,为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7
[2]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T 3610-2019
[3]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