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解析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5期   作者:覃光艺
[导读] 现如今,我国城市发展的十分迅速,城市中工民建施工项目越来越多

        覃光艺
        广西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广西省南宁市530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城市发展的十分迅速,城市中工民建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较为常见的施工现象。倘若建设工程出现混凝土裂缝就会降低工民建物抗渗能力,还会对工民建物后续使用功能产生较大影响,严重影响工民建物承载能力。为此,文章以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为着手点,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在此基础上阐述混凝土裂缝较为常见的修补方法,以此提高施工建设工程质量。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处理解析
        引言
        混凝土裂缝一直以来都是工程师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从工程实践的角度来看,现阶段的多数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几乎已经成为常态化,只是其中部分裂缝较为浅显因此极难被人们所发现,并且不会对整体结构造成明显的损伤,因此允许其出现。部分裂缝长期处于高强度的荷载状态下,且在物理与化学因素下不断扩大,长此以往将会增大钢筋锈蚀或混凝土保护层剥离等不良现象的发生风险,甚至影响到结构的强度与刚度,缩短结构的使用寿命,因此根据不同裂缝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处理措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
        1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
        1.1混凝土防裂缝方案设计存在不足
        部分混凝土防裂缝方案的设计缺乏对应力集中情况的考察和分析,未能有效评估各类构件对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导致设计方案难以根据混凝土的断面特征实现对裂缝的合理控制,无法为裂缝识别及控制措施的改进提供必要支持。部分混凝土防裂缝策略的设计缺乏对裂缝扩大措施控制需求的有效研究,预应力分析缺乏对裂缝防控举措的精准考察,导致预应力无法与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实际需求相符合,无法为裂缝防控提供必要支持。一些混凝土裂缝防控方案缺乏对构件设置合理性的分析,混凝土整体形变情况的考察存在不足。一些防裂缝方案对于混凝土灰量特征的分析存在不足,缺乏对混凝土收缩原理的必要考察,导致混凝土裂缝管控措施无法与工民建工程的实际需求相适应,无法为工民建工程相关管线的合理配置提供支持,也使得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因素难以全面规避。
        1.2混凝土收缩原因
        笔者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得知,施工工民建中混凝土裂缝主要产生原因是混凝土收缩。对裂缝分析得知,混凝土中含有的水分通过大量蒸发以后,就会出现收缩情况产生混凝土结构裂缝。通常钢筋混凝土工民建内部抗拉力强度出现反差以后,就会使混凝土结构收缩应力产生适当变化,引发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当前,较为常见的收缩裂缝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中钢筋混凝土工民建结构中最为常见的裂缝是干燥裂缝,这种裂缝通常发生在早期工民建使用过程中,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结构内部因未能予以完全硬化而产生裂缝,与外部环境引发的钢筋混凝土裂缝毫无关系。温差裂缝通常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硬化以后,因内部温度急剧变化而出现的裂缝。塑性裂缝则是受环境因素影响使得混凝土表面大量失水,从而引发的裂缝。
        1.3温度裂缝
        部分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是所处环境具有温差较大特点的地区混凝土结构中,温度裂缝的发生风险较大且出现的较为频繁。而由于温度裂缝的自身特殊性使得其走向一般没有固定规律。表现出来的裂缝形状与特点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种。第一是在大面积的混凝土结构中,呈现出了纵横交错的特点;第二是梁板类的具有长度与尺寸较大特点的结构,其产生的温度裂缝以平行于短边为主;第三是若温度裂缝为贯穿性或深入性,则其方向一般为接近平行或平行。而若是沿长边出现,则将会以分段的形式展现出来,在中间部位的裂缝则较为密集。导致裂缝出现宽度与长短各不相同的主要原因为温度,其自身的结构特性使得其受到温度的影响较为明显,这些裂缝在冬季要宽些,而在夏季要窄一些。受高温影响所导致出现的膨胀裂缝表现出了中间粗、两端细的特点,但受到低温影响所导致出现的粗细变化影响却不大。此类型裂缝地出现将会增大钢筋的锈蚀或混凝土的碳化风险,其整体的抗冻融或抗疲劳能力均会降低,甚至会缩短结构的整体使用寿命。


        2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2.1设计层面
        尽可能防止构件截面突变后引起的应力集中,导致拉应力过大,若由于某些原因必须突变时,需选择适宜的防范策略。设计时如果遇到纵向超过10m的剪力墙,则要注意选择防范开裂的策略;此外,要仔细勘察地基是否适合,并注意构件的受力点、以及钢筋的位置和数量是否正确;注意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水灰比是否合适;管线的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等。
        2.2提升混凝土配料的搭配合理性
        在制定混凝土配料的改进方案时,人们要重视混合料的构成,有效分析不同形式辅料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以此满足混凝土制备和应用需求。一是要加强对引气剂和塑化剂特征的关注,评估新型材料对原有材料的替换性,使水泥材料的替代品可以得到有效的价值认定,为混凝土配料的高水平选取和应用提供帮助。二是要加强对混凝土拌合技术的重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冰块拌入方案,确保碎石等关键材料得到有效冷却,更好地适应混凝土浇筑的需要。在制定混凝土配料搭配方案时,要加强对夏季施工特征的关注,对浇筑质量的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使配料搭配更加合理。
        2.3控制温度与施工质量
        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要想降低混凝土裂缝出现概率,就要减少混凝土温度应力。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改良初级料的配比份额来控制混凝土温度。在天气炎热时,需要对混凝土浇筑工序做好散热措施,并使用冷水管对混凝土浇筑层进行散热,以便用凉水带走混凝土多余热量;在天气寒冷时,需要对混凝土设计提高强度,防止混凝土出现热胀冷缩现象。根据相关数据研究结果表明,90%的混凝土裂缝都与施工质量把控不严有着极大关系。为此,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监督管理,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确保混凝土实际施工配比与设计配比相吻合。待施工结束以后,施工人员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养护,确保混凝土能够正常予以使用,对混凝土存在的病害做好相关防治工作。
        3裂缝的处置方法
        一般情况下,裂缝可采取下列的处置方法。
        (1)表层修补:对于处在表层的细小裂缝,可涂抹环氧黏结剂,或填入水泥灰后压实抹平,这样处置后,就会使表层的裂缝消失。
        (2)充填法:对于比较深的裂缝,可轻轻剔除缝隙附近的松动混凝土,然后,向缝隙里面注入细砂浆来进行弥补。
        (3)灌浆法:灌浆法分为两种,一是压力灌浆法;二是化学灌浆;前者一般用于修复宽度超出0.5mm的裂缝;后者一般用于修复宽度在0.05mm-0.5mm之间的裂缝。
        (4)外包钢筋法:如果裂缝宽度过大。并且对结构稳定性有所危害,就需在裂缝上外加钢筋,然后再浇筑混凝土来进行修复,这样处置后,可增强整体刚度,利于结构的稳定。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裂缝在工民建物施工过程中属于较为常见的施工现象,由于混凝土裂缝产生因素过于复杂,要求施工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时对可能存在的混凝土裂缝因素予以充分考虑,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依照施工设计图纸要求,严格掌控好混凝土各种材料配比。在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同时,还要对混凝土质量予以控制,以此提高钢筋混凝土工民建物施工质量,确保后续施工工程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松辉,王智阳,杨莉英,等.高碾压混凝土坝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7(1):63-66.
        [2]徐益.地下室连续墙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措施[J].中国高新科技,2018(24):106-108.
        [3]高虎,张玮.路桥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8(13):245-246.
        [4]袁媛.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成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交通世界,2019(16):32-33.
        [5]张国胜,陈国祥.普通混凝土空心预制桥板裂缝成因与防治研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2):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