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探析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5期   作者:张佳奇
[导读] “十四五”,碳中和、碳达峰已成为国家战略目标

        张佳奇
        上海雅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1108
        摘要:“十四五”,碳中和、碳达峰已成为国家战略目标。“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建筑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结构性调整,装配式建筑能够减少原材料消耗,降低施工污染、提升施工效率,是建筑业建造方式上达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面对新格局,应进一步加强装配式建筑施工水平,技术人员要重视结合有效的施工技术方式,科学的开展施工实践与质量控制研究,从而制定更加完善的施工方案,进一步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建设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技术保证。本文在实践研究过程,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特点,研究了提高装配式建筑建设水平的途径,希望分析能全面提高实践研究水平。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探究
        引言
        按照现有的建筑施工标准和类型进行划分,建筑单位遵循装配式建筑的标准进行调整,以降低成本缩短工期为目的,确保最终获得的建筑质量达到要求。针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问题,施工单位要对特定的环节做相应的流程分析,参考建筑物的结构内容进行相应的工艺升级,消除施工污染,保证整体施工流程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
        1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特点
        (1)所谓装配式建筑,是在对企业设计标准和工程信息进行相应调整的过程中,按照不同的构建标准进行合理化搭配,设计出符合工程需求的装配式建筑,并对相应的结构进行质量监督,对具体的施工构建信息和过程进行交流,搭建信息平台,利用沟通软件进行管理,保证整个系统能够科学的对建筑信息进行使用和分析,最终使整个过程更加高效;(2)装配式建筑功能要不断研发和升级,让其更加符合科技性特点,针对施工中的配件选择以及相应的系统构建,施工单位要协调相关部门对特定细节进行完善,对于工程项目需要进行的保温节能以及降噪吸声等要求,可以根据相应的系统化环节进行调整,在符合智能化建设标准的同时,不断优化科技建筑技术,最终使建筑的功能更齐全。
        2工程概况
        此处列举单一项目为169873 m2的项目。这个项目分为地上和地下两个建筑区域,地下有负2层,其中包含车库和相应设备以及储藏室。对于特定的结构要符合剪刀强的结构类型,而对于地上的建筑,可以在特定楼层设定相应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以更好地对外部应力进行承载。
        2.1预制构件及现浇构件划分。?
        预制构件:外墙、太阳能悬挑板、空调板、预制楼梯。
        现浇构件:内墙、承重墙体、外墙边缘节点、坡屋面。
        2.2气候影响
        由于建筑施工过程中会应用到多种材料,不同材料在特定气候和温度影响下会呈现相应的变化,进而对后续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3月份早晚温差较大,所以不利于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材料的安装与建筑。4月份夜间温度偏低,同时三四月份普遍降雨量较小,所以在工程安排阶段可以采取白天灌浆施工,并同时完成预制构件的准备工作。
        3技术准备
        厂家对特定预制构件进行深度的质量检查和设计处理,按设计方提供的图纸进行质量审核,对委托方给予的图纸改进并进行校对,参照委托方给出的图纸对尺寸更改,确保构建以后的产品质量得到保障。建筑单位会提前与委托方对图纸进行确认,当图纸完善调整以后,将已经完成的图纸交由厂家进行设计,最终构建出相应的部件。图1水平及竖向构件拆分平面。
        按照特定建筑的装配比例和技术要求,要对原图纸做进一步优化,合理建模并拆分以后,技术人员按照图纸要求预留相应的钢筋位置,对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沟通和处理,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避免因沟通不畅而对实际的工期造成影响,具体的拆分图如图1所示。
        图1水平及竖向构件拆分平面
        图纸设计过程存在着许多变量因素,所以整个过程的工作量较大,在设计的同时要注意关注以下重点问题:第一,施工过程很容易出现设计图纸与施工现场不匹配情况,第一时间查询原因并对现图纸做深度优化,按工程的需求做相应的调整,使其具有更高的可实施性;第二,施工现场存在的技术问题,可以根据竖向墙体斜支撑的点位需求进行点位预埋,以起到更良好的支撑作用;第三,已经完成的设计图纸在装配同时,要考虑多种变量因素造成的影响,特定的尺寸仍然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所以需要选择的构件想要大批量生产,仍然存在技术难度。
        4重点分析
        预制构件施工过程中会存在相应的技术风险和加工风险,在施工的同时也存在相应的技术难点,要对特定环节进行控制。
        (1)对工程中出现的大体积预构件,装卸会存在相应的技术难题。预构件装配时,要使用大型塔吊进行配合作业,由于需要完成多个点位的吊装处理,所以在进行点位布置时,一定要确保预构件的多个点位布置受力均匀,避免预构件整体出现质量问题。具体吊装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预制构件吊装示意
        在相对狭窄的施工场地进行预构件的堆放,需要提前进行仓位的处理,对预构件的堆放过程要合理且安全,保证在二次使用过程中方便拿取,同时不会对预构件的质量造成影响。
        (3)装配时结构很容易出现因防水措施不当而产生相应的质量问题,对于特定的节水防水点要做好监控,消除潜在的质量风险。
        (4)对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进行保障整体施工流程要统一,指派专人完成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安全第一为主题,保证零事故。现场指挥人员合理指挥,让整体施工过程有序的进行。


        5难点分析
        根据存在的技术分析和难点问题探究,施工方总结出以下问题:首先,对施工现场出现的预构件质量进行检查,并同时优化相应的施工工艺,在验收过程中也要提高相应的检测标准,让最终完成的施工区域能达到标准化要求。建筑物功能要相对完善,对特定区域的预制构件,妥善保管和存放在应用阶段,也要提前预留好相应的钢筋位置,确保在吊装过程中匀速进行,避免预构件本身损伤而影响质量。
        (1)根据工程特点和装配要求,在装配式施工过程中存在相应的难点问题,重点为转换层的施工。对特定的墙体进行定位,按照钢板的位置需求进行连接,保证转换以后的钢筋能够预留相应的长度,使上下层之间能够紧密连接以达到标准的承载力需求。焊接过程中要进行二次复检,利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增强其承载力,最终使钢筋在特定位置发挥预定的固定和连接效果。
        针对转换层钢筋位置的预留,要提前根据图纸进行相应的布置,每个预留钢筋的孔洞,要做好模板和模具的定型,根据长度要求选择合适的穿插区域,以确保剪力墙的宽度达到标准要求,并使钢筋起到相应的连接固定作用,某些区域的剪力墙插筋位置直径大于4mm,此时可以利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方式对相应的孔洞进行填充,让填充以后形成的剪力墙能够更好的围住模板。为进一步提升剪力墙的力学承载效果,混凝土强度也要达到标准要求,对实际承载力测量达标以后,才能移出模具,具体的定位钢板详见图3、图4。
        图3定位钢板施工
        图4定位钢板示意
        现浇带及现浇暗柱处应做好节点位置的施工处理,对钢筋捆扎过程以及后续的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开展合模施工。
        6讨论与建议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要对具体的建筑流程和存在的差异进行讨论,根据相应的设计标准和质量要求,施工单位要不断优化并深入施工细节,对图纸出现的问题及时讨论和纠正,按施工工序采取相应的配置,能让被优化以后的图纸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对于图纸本身的质量一定要用严苛检查,按照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和要求施工单位要顾全整体质量,对比较大型的体系构件进行运输、起调、安装的过程中要文明施工。本文对主体施工流程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不断完善建筑过程体系和管理标准,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重点及要点严格把控,按照标准化流程指导施工,以控制施工进度和质量。
        6.1加强采购验收管理,严抓安装质量不放
        对于施工中出现的质量以及装配式施工可能存在的问题,上述进行了相应的讨论,而往往为了降低建造成本,也会在建筑过程中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成本压缩,以避免出现严重的成本浪费问题。为了保证现有的建筑质量,验收人员会根据材料的应用状况以及零部件,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质量检查。解决相应的质量问题以后才能进行验收,验收过程要对实际的对应方案以及验收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具体的措施如下:
        第一,建筑施工会耗费企业建筑成本,所以要不断优化相应的管理理念和施工流程,根据施工需求安排相应的人数,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施工工序。根据零部件的购买标准,在避免成本过多投入下,选择适合工程需求的高质量产品,使整个施工成本降到最低。
        第二,采购员要对实际的采购制度和流程做优化。根据工程要求选择相应的产品,保证其质量的同时严格进行验收不断优化验收流程,确保自身职责得以展现。采购人员要严格约束自身的行为,除了使用专业的仪器进行产品质量检测以外,还可以对批量产品进行抽样检查,对实际产生的检查数据做完整的记录,同时与上层领导讨论对不合格产品及时退货处理,以免对后续的建筑施工造成质量影响。
        第三,已完成施工区域,要指派专业工程师进行验收,当质量达到合格标准以后,才能予以签字确认。
        6.2加强施工安装标准,加强对建筑施工细节排查
        施工单位根据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高标准要求,消除传统建筑施工的造价低廉特点,按照目前我国的建筑领域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乡村建筑标准,使最终获得的建筑质量达到领先化水平。根据实际调查发现,多数建筑企业存在偷工减料问题,虽然降低了成本,但会存在相应的安全风险,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决:
        第一,自检。工程团队指派专人完成质量监督和检查,按照标准化流程对隐蔽施工进行相应的检查,并对真实的检查数据进行记录,采取自我检查的方式,以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为后续工程建造夯实基础,创造更有利的施工条件和环境。
        第二,专检。项目工程管理部门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完成施工现场质量的二次复审检查,对出现的质量要一一指出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利用完整且严格的检测数据,作为分项和检验质量的结果判定依据。
        整体施工流程要采取严格的质量管理标准,按照工程部监管体系规定,施工方应对施工人员的图纸进行研究,高效执行的同时,保证后续的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结束语
        总之,装配式建筑施工需要运用到高效的技术方式,在研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技术人员要结合具体工程实际,有针对性的加强技术实践与创新应用能力,从而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建设效率。同时,为了加强装配式建筑施工水平,施工人员要全面落实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科学的完善施工质量体系,从而进一步推进建筑企业稳定发展,为建筑业建造方式“碳中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夏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发展研究[J].四川建材,2019,45(11):86+92.
        [2]邓海明.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实践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149.
        [3]苏鹏.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工艺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1):31-32.
        [4]王渝.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74+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