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为丽
上海思优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200233
摘要:公建项目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持续保持相当的比重,施工图设计是房地产开发商完成项目建造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控制建设成本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控制好施工图的设计与图纸质量,就意味着控制了建造成本,减少了因施工图设计问题造成的施工图设计变更,同时也可以控制施工的工期不会因设计变更而延期。
关键词:公建项目;建筑施工图;交圈问题;控制要点
引言
随着近年来各地先后取消施工图审查要求,房地产开发商(以下简称甲方)限于各种压力,不得不寻求他法来控制施工图质量。为控制成本,越来越多的甲方,选择精细化审查公司介入施工图的质量控制。本文以精细化审查建筑师的视角,分析一下公共建筑项目(简称公建项目)建筑施工图中常见的设计、质量问题及具体的控制措施。
1、公建项目施工图常见设计及质量问题分析
(1)消防设计不满足规范的问题,包括总平面与单体设计、建筑构造和防火分区、安全疏散、设备消防等。
(2)无障碍设计不满足规范的问题,主要包括无障碍设施和无障碍标识系统等。
(3)节能与绿建设计不满足规范的问题。
(4)建筑专业内部图纸不一致问题,主要包括总体与单体的一致性,平、立、剖面图之间的不一致及平、立、剖面图与大样详图不一致的问题。
(5)专业间交圈问题,指建筑、结构与机电各专业之间的配合不一致的问题。
2、公建项目建筑施工图设计中的具体控制措施
2.1消防设计
是公共建筑设计的重点设计内容,牵涉到建筑、结构、水、暖、电气、动力等各个专业,本文主要分析建筑专业施工图中的控制点:
a.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首先是建筑高度的计算问题,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附录A中不计入层数的情况,和台地建筑高度计算的不同规则,如何确定消防设计需特别注意;其次是规范中未明确的建筑类型的消防设计,应按哪类公建要求进行消防设计,如公寓式办公楼、公寓式酒店、酒店式公寓、无治疗功能的修养性质的月子护理中心等;最后就是多种功能组合的公共建筑下部的附属建筑的消防设计。
b. 总平面布局,主要指消防车道、转弯半径、消防回车场地、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灭火救援、防火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原则上应设置在用地红线内,如果因用地限制或总平面布置等原因确需要设置在红线外时,应征得相关主管部分的书面认可;另外还需注意的一点是,如果有地方性的消防控制标准,可按地方标准执行,如浙江省能够利用丁字形、Y字形等满足消防车回车要求的不规则场地作为消防回车场地,即:从交叉点起算车道长度不应小于12米;还有就是可不设穿过建筑物消防车道的情况,这在商业综合体项目中经常遇到;再就是灭火救援,虽然规范要求的比较简单明了,但实际项目中常常出现漏设救援窗口,或者消防救援窗口不满足要求的情况。比如,救援窗口设置某些防火分区设置个数不够,或某些楼层漏设,消防救援窗口单边尺寸小于1米,或者设计的救援窗设置在外墙装饰格栅后面紧贴的外窗处,实际操作中人员无法进入格栅,因此也无法作为救援窗使用,所以建议施工图设计时一定要平、立面及门窗详图一并对消防救援窗口进行校核;最后就是防火间距,主要是要注意相邻建筑转角部位、汽车库的顶板开洞与组合建筑上部建筑之间、建筑屋顶与地下室顶板开口之间防火间距的控制问题。
c. 防火构造和防火分区,防火构造主要是控制防火墙、防火卷帘、防火门窗等防火分隔的构造控制和外墙、屋顶及室内装修等构造做法、燃烧性能等级的控制;防火分区就比较复杂,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除防火分区面积要求不同之外,因公共建筑类型较多,情况也比较多变,尤其是防火分区较多较复杂的公建项目是控制难点,如商业综合体项目,需要建筑师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和当地消防及审图部门紧密沟通才行。
d. 安全疏散,一是包括安全出口、疏散宽度与疏散距离的控制,重点需要控制首层安全出口疏散宽度、疏散门的设置要求及利用室外开场空间的门或疏散楼梯、通往避难走道的门可以作为安全出口的条件;二是疏散楼梯,主要是首层楼梯间如何通往室外的,剪刀梯首层什么条件可以共用同一门厅和可作为两个安全出口的条件及疏散楼梯间是否可以借用的问题;三是消防电梯、普通电梯、无障碍电梯等,注意消防电梯的设置个数规则及合用的条件和消防电梯前室的门的要求,还有就是直升机停机坪的设置要求,是否允许仅预留停机坪设计条件,允许二次深化设计。
e. 设备消防,包括消防给水、消防电气、防烟、排烟机供暖和空气调节及动力专业相关内容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建筑专业与设备专业配合一致性的问题上,尤其是暖通专业的防排烟设计往往牵涉到建筑专业的平面布局及立面设计,建筑专业施工图需满足设备专业提资的前提下,保证施工图深化设计仍能保持方案设计时建筑的造型和使用功能的要求。
2.2无障碍设计
除了一般规定以外,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要求也有所不同,主要控制点如下:
a. 盲道和坡道,主要是遇高差时轮椅坡道要满足规范要求,盲道除了城市广场及盲人专用图书馆使用较多之外,另外,在电梯入口处、无障碍楼梯的踏步前也宜设提示盲道。
b. 无障碍出入口, 无障碍出入口分为平坡出入口与台阶与无障碍坡道组合的出入口,公共建筑主要的出入口宜设置为平坡出入口。
c. 无障碍楼梯,设置要求对不同公共建筑也有所不同,分为全部应设、部分应设、至少设置1部和宜设无障碍楼梯几种规定;如:福利及特殊服务建筑的楼梯应为无障碍楼梯,体育建筑供观众使用的楼梯应为无障碍楼梯,文化建筑、 商业服务建筑、汽车客运站供公共使用的主要楼梯应为无障碍楼梯,医疗康复建筑、教育建筑中主要教学用房应至少设置1部无障碍楼梯,办公、科研、司法建筑供公共使用的楼梯宜为无障碍楼梯,实际公共项目中,应对号入座,根据具体项目情况,合理设置无障碍楼梯,避免出现漏设,或设置的无障碍楼梯不满足要求的情况。
d. 无障碍电梯,一般规定为:建筑内如果设置有电梯时,至少应1部是无障碍电梯,这也是最低的要求,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对无障碍电梯的要求程度也不同,如:福利及特殊服务建筑的全部电梯应为无障碍电梯,对于医疗康复建筑的要求则是:建筑内设有电梯时,每组电梯至少设置1部无障碍电梯,体育建筑中场馆级别不同则对无障碍电梯的要求也不同,特级、甲级场馆对观众看台区、主席台、贵宾区等各个区域均有要求,乙级、丙级场馆则要求较低,满足赛事和观众需要的前提下,最少可设1部。
e. 无障碍卫生间,主要是门宽、回转半径、楼地面防滑、安全抓杆、无障碍标识等设置需到位。
f. 无障碍客房,首先就是无障碍客房套数要满足规范要求,无障碍客房要靠近出入口,便于到达与疏散,最主要就是房间内应保证轮椅进行回转,卫生间需符合无障碍卫生间的要求,床高450mm、床间距不小于1.2m,客房及卫生间需要设置救助呼救按钮,门铃应有闪光提示功能,方便为听力障碍者提供服务。
g. 轮椅席位,位置要便于到达及疏散距离尽量短,不能占用公共通道空间,除席位数要满足规范要求外,还应设置数量相同的陪护席位,轮椅席位在施工图设计中,主要是无障碍设计成系统的全面考虑问题,很多项目轮椅席位形同虚设,使用很不方便,比如:室内高差处坡道的设计容易忽略,标识指示不清楚,陪护席位设计不到位等,曾经一位老建筑师给我讲过他的亲身经历,他用轮椅推着老伴去国家大剧院看演出,需要几次人抬着轮椅上下台阶,到观众厅,轮椅席位无法使用等等,国家级公建项目尚且如此,普通的公建项目可想而知。
h. 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首先是设置比例问题,国标和地方标准有所不同,实际项目中要注意按哪个标准执行。其次是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尺寸问题,国标图集《无障碍设计》12J926第N1~N2页中,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是2.5m宽6米长加1.2m宽的通道,但很多地方外审单位认可2.4m宽5.3长的车位加1.2m宽通道,具体也是按当地惯例执行;无论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设置在地面还是地下室,都应注意轮椅通道的设计应合理、通畅,与其他无障碍设施成系统设计;
i. 低位服务设施和无障碍标识系统, 低位服务设施主要指为乘轮椅车使用的场所及设施,如:问询台、各种业务台、饮水机等,也应有直径不小于1.5m的回转空间;无障碍标识系统主要包括无障碍标志、盲文标志、信息无障碍,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和城市及建筑内部的引导标识形成完整的系统,导向要清楚明了;无障碍标识要在施工图中有相应的说明或图纸表达。
2.3节能与绿建设计
主要体现在节能计算书、节能设计专篇、绿建专篇内容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及图纸一致性问题,控制要点不多,但比较重要:
a. 节能计算书,节能计算书是满足节能计算的模型直接生成,无造假情况,这一点各地控制力度不同,有的省份外部图审需要提供节能模型,有的省份不需要,所以也就有可能存在节能计算书造假的问题,通俗来讲,就是实际节能模型无法通过节能计算,但是节能计算书经过人为改写,满足节能规范要求,这种情况实际项目中并不少见;建议实际项目中尽量避免造假情况,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b. 节能设计专篇,主要是控制图纸中数据与节能计算书保持一致性,实际项目中会出现节能计算书有多个版本,因最后送审版本节能计算书更新,图纸未更新导致不一致的情况,建议项目送审图纸上传之前,节能设计专篇进行核对更新,以保证数据与节能计算书保持一致。
c. 绿建专篇,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施工图设计院直接进行设计出图,此种情况需控制绿建专篇数据的真实性,与设计的一致性,打分事实求是,结论真实有效;另一种情况是绿建设计部分是外包的,需要绿建设计院深化设计,这就要求施工图设计院需参与控制,保证绿建设计与是施工图设计的一致性,有效性。
2.4建筑专业内部图纸
以上三点主要是针对施工图设计的控制要点,以下内容则是针对施工图质量控制的要点:
a. 总体与单体的一致性, 主要是总平面图中的建筑单体长宽尺寸、轴号、建筑层数、建筑高度、正负零标高与单体图纸是否一致;总平面图中,汽车坡道、非机动车坡道、出地面楼梯、风井、天井、采光井、下沉庭院等与地下室图纸是否一致;建议出图前,总图设计人与单体设计人拍图确认,保持图纸一致性。
b. 平、立、剖面图之间的不一致,首先是同一子项单体内图纸不一致的问题,一个单体的平、立、剖面图无论是一个设计师画图还是多个设计师协同画图,都需要注意保持一致性,尤其是标高问题,另外立、剖面表达不应有遗漏,比如出地面风井及其百叶窗,剖面应注意表达内容应与剖面剖切位置一致,且表达应全面完整,剖到的电梯基坑高度还需与电梯大样及电梯选型表一致,各处雨篷、造型构架及女儿墙顶标高不应遗漏。
c. 平、立、剖面图与大样详图不一致,首先是,平面图中索引的图号要与大样详图一致,大样详图应全面,尽量覆盖所有部位,其次就是墙身大样图信息应表达完整,尤其是屋顶构架及女儿墙向大屋面找坡不应遗漏,楼梯间大样图中,楼梯出屋面处台阶、门高、上翻梁(如有)表达应明确,门窗详图应与门窗表一一对应,避免出现重复、不一致与遗漏的情况。建议建筑师培养良好的专业素养及制图习惯,尽量做到面面俱到。
2.5 专业间交圈问题
专业间交圈问题主要指建筑与结构、建筑与电气、建筑与给排水、建筑与暖通专业图纸不一致的问题,及建筑与以上多个专业图纸同时不一致的问题,控制点主要有:
a. 建筑与结构专业图纸不一致,包括地下室底板、楼板留洞、屋面留洞不一致,地下室顶板、楼板局部降板不一致,建筑图梁上翻,结构图梁未上翻的情况及结构梁高影响室内空间使用、影响开窗、影响立面效果的情况,建议建筑专业对结构专业的提资要完整,并保持多次校核及拍图确认。
b. 建筑与电气专业图纸不一致,主要是指建筑图强、弱电井楼板留洞不应遗漏,建筑图应表达强、弱配电柜的位置,并复核其合理性,比如不宜靠近用水点,要便于检修等,并与电气图纸保持一致,建议电气专业对建筑专业的提资要准确,并与建筑专业确认其合理性。
c. 建筑与给排水专业图纸不一致,通常是消火栓位置、各种水立管位置、通气管位置、地漏位置,建筑图与给排水专业不一致,或者不合理的情况,建议给排水专业参照最新建筑底图,如发现不一致及不合理情况与建筑专业及时沟通调整。
d. 建筑与暖通专业图纸不一致,涉及到建筑开窗面积是否满足暖通专业要求,风管墙体留洞,建筑图是否表达,并与暖通图纸一致,地下室风管位置是否影响建筑净高要求等;建议暖通对建筑反提资要及时,不要因为反提资太晚,导致建筑图调整余地很小,甚至不法调整的尴尬境地。
e. 建筑与多专业不一致,通常是是因为连锁反应,导致多专业同时不一致,或者因建筑专业提资不完整,导致多专业同时漏表达的情况,或者是各个专业均不一致,这种情况不多见,但也不是没有,建议各专业对提资与反提资的图纸深度与时间节点要控制得当。
3、结束语
公共建筑项目不断更新发展,建筑体量及建筑高度也不断创新高,建筑形态也百花齐放,新材料新技术也不断涌现,同时国家的规范也不断的更新。在工程实践中,公共建筑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及质量控制要点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我们的建筑师把握时代脉搏,掌握最新规范的精髓,不断的总结设计经验,持续积累施工图设计经验及控制要点,在施工图设计时尽量做到,方能做出优秀的项目。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
[2]《浙公通字(2017)89号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
[3]《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4]《无障碍设计》12J926